第1010章 大唐双龙传(双姝)

易华伟伸出两只手指,看似缓慢,实则快得超越了视觉的捕捉。

右手食指与中指,精准无误地轻轻夹住了师妃暄那蕴含着无匹剑气的色空剑尖!

那足以洞穿金石的凌厉剑势,在这轻轻一夹之下,竟如同撞上了无形的壁垒,瞬间凝固!所有剑气、杀意、浩然大势,顷刻间消弭于无形!

同时,左手袍袖随意地向前一拂,动作萧洒飘逸,不带丝毫烟火气,却正好拂在绾绾全力迎击而来的天魔双斩交叉之处。

“嗡!”

一股柔和却磅礴如山岳、浩瀚如深海的气劲骤然爆发!

绾绾只觉得双斩之上传来的并非刚猛的反震之力,而是一股无法抗拒的、沛然莫之能御的柔韧推力,如同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棉花堆中,又像是被整个大海的力量温柔地推开。她惊呼一声,身不由己地向后飘退,足足退出七八步远方才稳住身形,握着天魔双斩的手腕微微颤抖,美眸中充满了惊骇与难以置信。

而师妃暄的感受则更为清晰。她那凝聚了全身功力的一剑,在刺中对方手指的瞬间,仿佛泥牛入海,所有力道被化解得无影无踪。非但如此,一股温醇平和的暖流反而顺着剑身逆流而上,瞬间抚平了她因激战而躁动的气血和真气,让她有种暖洋洋的舒适感,竟生不出丝毫反抗之力。

她心中骇然,正待抽剑变招,却听一个平静温和的声音响起:

“月色正好,何必打打杀杀,大煞风景。”

师妃暄闻声一怔,只觉得这声音似乎有些耳熟,凝神看向那突然插入战局之人。

只见月光下,那人一袭青衫,身形挺拔,负手而立,姿态闲适得仿佛只是偶然路过。面容俊朗非凡,线条犹如刀削斧凿,一双眸子深邃如同星空,正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着她。那笑容温和,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掌控一切的非凡气度。

师妃暄待看清来人面容,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下意识地垂下了剑尖,脱口道:“先生?”

见易华伟突然出现,并以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分开战局,虽惊疑不定,却也下意识地放下了戒备。

而另一边的绾绾,在最初的惊骇过后,待看清那青衫人的侧脸,先是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美眸,随即俏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交加、明媚不可方物的笑容。

“呀!是盟主大人!”

绾绾声音中的惊喜毫不掩饰,甚至还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您怎么来了?是特地来找绾儿的吗?”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将方才激斗的肃杀之气冲淡了几分。

易华伟松开夹着色空剑尖的手指,负手而立,目光在师妃暄与绾绾之间流转:

“月色澄明,山河静好,二位何故在此兵戎相见?”

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情绪,却自然有一种让人心绪宁定的力量。

绾绾抢先一步,足尖轻点,如同暗夜中翩跹的蝴蝶,轻盈地掠至易华伟身侧,竟是毫不避嫌地挨近了他。仰起那张颠倒众生的俏脸,撅起嫣红饱满的唇瓣,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声音又糯又媚,带着勾人的尾音,指着师妃暄娇声道:

“盟主大人~您可要替绾儿做主呀!就是这位师仙子,自以为是,蛮不讲理!一路上追着人家喊打喊杀,非说我们阴癸派是什么歪门邪道,祸乱江湖~可我们如今都已遵从师父之命,归附天道盟,谨守盟规了呀!她这不是连盟主您的面子都不给嘛?”

她说话间,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朝着易华伟飞快地眨动了几下。

绾绾奉师命潜入蜀中,旨在整合益州旧部,此事机密,自然不便当着师妃暄的面明言。只是在来的路上偶然认出师妃暄的行踪,这千载难逢的对手当前,她一时技痒,便忍不住出手试探,一来想掂量这位慈航静斋传人的深浅,二来也是存了搅扰对方心思的念头。谁知两人皆是心高气傲、修为相若之辈,一交上手便难以轻易罢休,竟是边打边追,从洛阳附近一路较量到了这川陕边境,几次交锋,皆是不分胜负。

师妃暄闻言,黛眉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却并未出言辩解。缓缓将色空剑归入鞘中,发出“铮”的一声清鸣。随即整理了一下因激战而略显凌乱的袍袖,面向易华伟,郑重地行了一个道家揖礼,姿态优雅从容:

“先生别来无恙。妃暄并非有意寻衅,只是正道魔门,泾渭分明,遇上了,难免要做过一场。此乃妃暄份内之事,与先生无关。”

言语间虽坚持立场,但对易华伟的态度却明显带着敬意,并无丝毫敌意。

易华伟自然听懂了绾绾的暗示,也明白师妃暄的坚持。他目光淡然,并未对孰是孰非做出评判,轻轻颔首道:“过往恩怨,非一言可蔽之。然刀兵终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此地已近川蜀,龙蛇混杂,二位皆是人中龙凤,若在此地拼个两败俱伤,徒令亲者痛仇者快,非智者所为。”

师妃暄默然不语,算是默认。绾绾则撇了撇嘴,但挨着易华伟,却也乖巧地没有反驳。

易华伟转而看向师妃暄,询问道:“师仙子此行,欲往何处?”

师妃暄略一沉吟,并未隐瞒,坦然道:“妃暄奉师门之命,欲往成都一行。”

“哦?”

易华伟闻言微微一笑,发出邀请:“巧了,在下亦欲往成都处理一些俗务。蜀道艰难,前途未卜,若师仙子不介意,不妨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此言一出,师妃暄尚未回应,旁边的绾绾却不依了。

“盟主~!”

绾绾立刻拽住了易华伟的衣袖,轻轻摇晃,声音又娇又嗲:“您怎么邀她不邀我呀?绾儿也要跟您一起去成都!这一路上山高水长的,没人伺候您怎么行?再说了,这荒山野岭的,您忍心让绾儿一个人走嘛?要是再遇到些不开眼的坏人,或者…或者又被人追着打,可怎么办呀~”

她一边说,一边用那双水汪汪、媚意天成的眸子幽怨地望着易华伟,红唇微嘟,楚楚可怜的模样,足以让天下九成九的男人心软融化。

师妃暄看着绾绾这般作态,清冷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不屑,却依旧保持着静默。她心知肚明,有这位深不可测的无名先生在侧,绾绾绝不敢再轻易动手。而与此人同行,或许能更深入地了解天道盟,了解这位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人物。

易华伟低头看了看拽着自己袖子耍赖的绾绾,又看了看静立如荷的师妃暄,不禁莞尔一笑。

这蜀道之行,看来是不会寂寞了。

…………

夜色如墨,星垂平野。

易华伟与绾绾、师妃暄三人并立于一座不高的小丘之巅。

在星罗棋布的璀璨夜空映衬下,大巴山脉的巨大轮廓如同一位远古巨神沉睡的脊梁,沉默地横亘在广阔的平原尽头,彻底阻断了前路。那绵延无尽的黑影,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原始气息,仿佛自天地开辟以来便已存在,是凡人难以逾越的天堑。

夜风自山间吹来,带着林木的清新与深谷的寒凉,拂动三人的衣袂。

易华伟居中而立,青衫微动,神色平静地遥望着那黑暗屏障。两股截然不同却同样清雅幽远的淡淡香气,随着风,一丝丝飘入他的鼻端。

左侧传来的是师妃暄身上那若有若无、澄澈空灵的馨香,似雪后初绽的寒梅,又似幽谷深潭中的净莲,能涤荡人心,令人神清气明。右侧萦绕的则是绾绾那略带诱惑、甜而不腻的幽香,如同暗夜绽放的优昙,带着一丝丝的暖昧与神秘,勾动着人心底最原始的涟漪。

这两种迥异的女儿香,若是寻常男子身处其间,只怕早已心猿意马,难以自持。然而易华伟历经数个世界沉浮,阅尽人间绝色,心志早已磨砺得如同万载玄冰,澄澈通透,不为外物所动。只是淡然呼吸着,目光依旧深邃地投向远方山脉。

绾绾赤着双足,俏生生立在易华伟右侧稍靠后的位置,月光洒在她如玉的足踝上,泛着诱人的光泽。她歪着头,看看易华伟英挺的侧脸,又瞟了一眼左侧清冷如仙的师妃暄,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娇慵无限:

“唉,这山看着可真高真远呀,走得人家脚都疼了~盟主,要不您发发慈悲,带着绾儿飞过去算了?”

她这话半真半假,既是撒娇,也未尝没有一丝想试探易华伟深浅的心思。

师妃暄静立左侧,闻言神色不动,只是那双清澈的眸子在月光下微微闪动了一下,似乎也对易华伟会如何回应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易华伟唇角微弯,并未回头,声音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蜀道之难,在于其险,亦在于其趣。一步一景,皆是造化之功。若飞掠而过,岂非错过了其中真意?走吧,路,终归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说罢,他率先举步,悠然向山下走去。步伐依旧不急不缓,却巧妙地迁就了身后二女的速度,既不让她们感到吃力追赶,也不会慢得令人焦躁。

绾绾嘟了嘟嘴,似有些失望,又似早有所料,踩着晶莹的玉足轻盈地跟上,清脆的足铃声中似乎都带上了一丝委屈。师妃暄则默不作声,迈动步伐,保持距离悄然随行。

翌日,晨曦驱散山间薄雾,三人正式踏入大巴山险峻的盘山栈道。

真正的蜀道之难,此刻才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许多地方所谓的“路”,不过是在万丈悬崖上凿孔架木而成的狭窄栈道,宽仅容一人勉强通过。脚下是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幽谷,湍急的江水在谷底轰鸣,声如奔雷。身旁是湿滑冰冷的峭壁,不时有水滴从岩缝中渗出,甚至有小股瀑布从头顶飞泻而下,需得小心避让。

山风凛冽,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仿佛随时会被卷入深渊。

易华伟依旧从容,步履稳健,如履平地。偶有栈道朽坏或缺损之处,或轻飘飘一跃而过,或随手一拍,便有碎石滚落填补险处,动作举重若轻。

绾绾的天魔身法诡异莫测,在这种环境下更是如鱼得水。往往如同没有重量般飘行于栈道之上,甚至有时顽心忽起,故意在险要处做出种种惊险动作,如玉足悬空、纤腰后折,引得身后负责断后的师妃暄眉头微蹙,她却发出银铃般的得意娇笑。只是她的目光,总会若有若无地飘向前方那袭青衫。

师妃暄步法沉稳,气息绵长,色空剑偶尔出鞘,或点开坠落的碎石,或插入岩壁稳固身形,姿态始终保持着那份独有的优雅与从容。慈航静斋的“鸟渡术”在此等险境亦发挥出极大作用,让她能在方寸之间挪移闪转,巧妙地避开所有危险。只是她那清冷的眸光,在掠过前方那总是不安分的妖女时,会闪过一丝不屑。

这一路上,两人虽不再动手,但暗地里的较劲却从未停止。比身法、比耐力、比应对险境的反应,甚至比谁更能吸引前方那人的注意——虽然易华伟似乎从未偏袒任何一方。

如此这般,翻山越岭,涉溪过涧。

易华伟时而会指出某处地质奇特,时而道出某种珍稀植物的名称习性,仿佛真是在游山玩水。绾绾时而娇声询问,时而故意说些歪理逗趣。师妃暄大多沉默,偶尔才会清冷地插上一两句,却往往能切中要害。

一日光阴,就在这险峻与微妙并存的气氛中悄然流逝。

当夕阳再次将天际染成金红色时,三人终于穿过最后一道险峻的隘口。

眼前豁然开朗!

险峻的山势骤然平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阔富庶的平原。田野阡陌纵横,沟渠密布,金黄色的稻田在晚风中如波浪般起伏,远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湿润肥沃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山中凛冽的气息截然不同。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终于到了。

三人立于隘口,眺望着这片被誉为“天府”的富饶土地。

绾绾长长舒了口气,拍了拍高耸的胸脯,娇声道:“总算走出来啦!这路可真不是人走的~”

虽是如此说,但俏脸上却并无多少疲惫,反而因为运动而显得红润诱人。

师妃暄静静而立,晚风吹动她额前的几缕青丝,清澈的眼眸望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易华伟目光扫过平原,最终落向远方那座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的巨大城池轮廓,微微一笑,轻声道:

“走吧,成都已在眼前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