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技术进步的意义

巨大的订单把中央帝国的军工产能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给新技术新发明带来了发展空间。第一看书旺 庚新最全

皇家陆军学校决定派遣三百新生前往东华国实习,并且针对新式武器的出现对于战术的影响,进行专门的研究。

年过六十的贾琏,每日依旧照常去内阁点卯,然后出门办别的事情。

今日的第一站是军校,针对新武器的出现的战术研究课题,就是在贾琏的倡议下开启的。

根据各方数据统计,新式火炮在战场上的威力巨大,尤其是面对线列阵敌军时,霰榴弹效果绝佳。加之坚固阵地不熟的重机枪配合,攻方继续采用线列阵,无疑是一场灾难。

既然作为进攻方时,现在欧洲流行的线列阵无疑不合时宜,那么散兵阵线就出现了。

进攻时步兵与炮兵之间的结合,这也需要训练,如何架设机枪位置进行掩护,这也需要研究,重机枪不方便伴随步兵前进,要求兵工厂研发一款轻便的机枪,可以伴随步兵班组前进。

这个战术研究中心并不是一个组,而是分成多个小组,自行研究,然后进行对抗,事后进行分析总结。

贾琏抵达军校时,这里的演武场上正在仿真一场进攻。一个连的步兵围攻一个排坚守的阵地。

贾琏一直没有说话,而是耐心的用望远镜观察战场,经过两个小时的实验演习,进攻方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并未能攻克守军的阵地。

军校的几个研究员表情很难看,执行校长站在贾琏的身边,轻声为这些研究员缓颊:“大家也是才开始研究,经验不足,想当然的地方太多。”

这场演习的特点在于,防守的一方凭借两个坚固的碉堡和两挺重机枪,就将整个攻势给化解了。

贾琏把几位研究员叫来,这些人之中,有的人面带喜悦,说明是守方的,有的人面色沉重,说明是攻方的。

“诸位都是长期研究战术的专家,请问这次的攻防战有何心得?”

进攻方的专家苦笑道:“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过程看,进攻的一方缺乏可以击毁碉堡的直射武器,这是需要加强的一面。”

贾琏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笑容,而是平静的看着诸位,另外一个专家道:“你差不多就行了,都是多年行伍的老人,别人尊称一声专家,你还当真了。/鸿¨特^小·说+网* -免+费^阅`读+在贾相面前,扮什么高深?我的观点,进攻方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困难,以为三倍的兵力可以轻松拿下阵地。还有,进攻的时候机枪掩护也不到位,迫击炮也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结合这两点,如果有烟雾弹屏蔽视线,进攻应该更容易接近敌军阵地。”

贾琏则看向那位面带微笑的“专家”,这些人都是多年的老士官了,属于军队中经验最丰富的一批人。

“首相大人,卑职在设计防御阵地的时候,一开始考虑过机枪阵地的摆位,放在中间的时候,怎么摆都觉得别扭。最后放在两侧,舒服了。防守方如此,进攻方也应该如此。

刚才两位同僚提到了直射炮和烟雾弹,卑职以为都是可以考虑进去的重点,还有一个建议,尽量缩短发起攻击的距离。也就是说,在炮火准备结束之后,进攻方就能将手榴弹投进防守一方的阵地。”

“你这个说法太过理想化了,炮兵误伤己方怎么办?”

“如果误伤的损失不大,也不是不能接受。”

“派胡,兵的父要知道你这么讲,他们定打死你。”

几个人忍不住吵起来了,贾琏笑眯眯的看着,这些经验丰富的军士长,把他们放在军校搞战术研究,真是用对地方了。

几个人继续吵的热火朝天,贾琏却悄悄的走了,他还有别的事情。

京城大学某光电实验室,一个年轻人紧张的看着面前的设备,回头看看贾琏等大佬,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后,语气沉稳道:“合上闸刀!”

随着电闸合上,一盏灯突然亮了,这是一盏电灯,经过了上千次实验后,最终拿出来的可以量产的产品。

年轻人颤斗的给贾琏讲解:“首相大人,我采用了十几种材料,进行上千次实验,最终选定用钨丝作为发光体。经过实验,可以连续工作三百个小时以上,最长的一次达到了五百一十个小时。“

贾琏则笑着问身边的学校领导:“实验记录都确定了?”

学校领导严肃的点点头,贾琏笑道:“那就开始推广吧,我去见陛下,咱们从皇宫开始安装。现在最关键的工厂,不能实现量产的意义不大。这个电灯公司,我建议让皇家基金占一点股份,只分红,不参与管理。其他的股份,要充分考虑到专利所有人的利益。“

贾琏一番话,直接给实

验室的负责人脸都涨红了,有了这番话,学校方面就不敢忽略他这个实验室负责人的利益。,e~z/小/说`网+ `更~新*最`全*

“大人放心,校方一直在鼓励年轻人的科研成果出现和落地,一定会保证发明者的利益。”

贾琏先敲打了校,然后才对那个年轻:“你叫温有良对吧?我看啊,你该叫温有才!哈哈哈!”

电灯有了,电机还运么?

年轻的温有才脸都快熟了,激动的只是使劲的点头,贾琏等他冷静了一会之后,笑道:“你在这方面很有才能,不能因为挣钱了就此荒废了。我以前有过一个想法,线圈通电之后,可以让一根轴转动。接下来,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向。还有啊,现在用的是直流电吧?以后若是有交流电的技术出现,一定不能为了利益去打压新技术。”

懂一些基本原理的贾琏,看似在随意的说一句,但是对于温有才而言,这就是黑夜中苦苦追寻的明灯。同时还不轻不重的敲打了一下,免得特斯拉的悲剧在这里上演。毕竟资本家为了挣钱,管你什么新技术。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要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外形很漂亮,续航也很强,最终悄无声息了。

原因嘛,我猜是因为石油巨头的利益所致。

就现在,特朗普还在鼓吹石化能源,什么大势所趋,哪有个人利益重要呢?

贾琏还在的时候,还能保证新技术在运用中的落地,贾琏不在了,这个国家现在的制度,能否保证这种恶心人的事情出现,谁知道呢?

贾琏也不知道这辈子能活多久,人都过了六十岁了,在这个时代真是老人了,对着镜子一看,顶多四十岁。

就很神奇!也不知道是不是权利带来的滋润,谁知道呢?

一天走了两个地方,次日贾琏去了皇宫,向李琬谈起电灯的神奇,李琬果然大为心动,立刻同意皇宫做第一个客户。

并且表示:“先生,眼看就要年底了,今年的除夕夜,皇宫要变成一个不夜城。”

工程队进场,活干的很仔细,并且还要开培训班,教大家相关的注意事项,毕竟电是有危险的,不能直接碰触电线。

腊月二十九日夜,李琬在宫里宴请百官,天还没黑呢,百官陆续来到,大殿内摆满了桌子,门外露天也摆了两行长长的桌子。

天色黯淡之际,李琬出现,接受百官的参拜之后笑着大声道:“诸卿,请注意,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所有人都有点蒙圈,这啥玩意这是?

话音刚落,突然周围亮了起来,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扭头看看四周时,发现一个一个的电灯亮了,大殿和户外,真的成了不夜天。

众人骚动,好一会才平静下来,对着李琬三呼万岁,李琬开心的视一安静,继续道:“自承辉帝以来,本朝一直鼓励技术进步,先帝之时,确立了给予科技人员相应的地位。大家都看见了,科技不仅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战无不胜,还展现在大家生活里。让国家更加强大,战无不胜,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科技进步的意义。”

皇帝亲自给电灯打gg,温有才引领的京城大学电灯公司,很快成为了京城里生意最好的最挣钱的公司。

有皇家的基金垫底,外面那些虎狼也只能看着流口水而不敢轻易伸手,就只能耐心的等着公司上市了。

想要提前投资,对不起,人家可不缺资金,毕竟五大行的眼珠子早就盯上了。

最终公司拿出了百分之十的股份,融资两千万估值两个亿,五大行眼皮都不眨一下,快速瓜分了,拿到资金的电灯公司,得以快速的发展。

该公司在次年推出了电动机,并且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这些都是后话了。

开春之时,天津造船厂,一台机器正在调试,贾琏也来到了现场,看着紧张的操作员,用电焊枪点亮第一朵火花时,抬手扶了一下墨镜。

镇定,一定要镇定,其实也没早几十年,这个世界只是被加速了。

电焊的出现,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造船领域,电焊作用太大了。

天津造船厂第一艘铁质的船只正式立项,同时还采用新汽轮机技术,尽管这是一艘实验性的船只,依旧受到了贾琏的高度重视,亲自来到开工现场,并致贺词。

天津还有一家贾琏极为重视的企业,那就是造大炮的天津兵工厂。

架退炮只是实现了后装火炮的第一步,从销售来看,诞生至今生产了五千多门大炮,装备了全国的部队和海军,同时还远销奥斯曼土耳其。

现在每

年卖炮弹,都能卖上万枚,奥斯曼土耳其真的造不出炮弹啊。买回去的二百门新式火炮,又不能就这么丢了,只能继续卖炮弹。

有了这批火炮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对于沙俄的威慑拉满了,短时间内沙俄也不敢开战了。毕竟吃亏太多了。

还有一个大客户就是东华国了,去年下的订单就是两万枚炮弹,大炮二百门。

眼下正在实验的是一门管退炮,其设想来自贾琏本人,意思就是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设备,实现大炮射击之后不用归位?

架退炮的缺点就是射击之后,大炮要归位。现在看着是没什么,毕竟别家的大炮哪怕是前装炮,发射的实心弹,也是这个情况。

但是以后呢?技术肯定是只有不断进步,绝对不能停滞不前的。

还有一个问题,105口径的大炮是不是极限,能不能把炮管子造的更粗一些,放在战舰上呢?

现在这个世界并不太平,美洲在军备竞赛,欧洲暂时和平的原因是几个列强忙着殖民非洲呢。

说到殖民非洲,最大的威胁不是什么土着,也不是什么热带雨林,而是特么的疟疾。

中央帝国生产了一种治疔疟疾的特效药,每年光是卖这个药,薛家名下的制药厂都能挣的盆满钵满。

现在欧洲人大规模殖民非洲,主要玩家就是英法,普鲁士和奥地利,还在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暂时还顾不上。但是怎么说呢,普鲁士的工业化进程也在提速,他们派遣了大量的学生到中央帝国学习,毕业后至少一半人选择了回国,带回去了很多新技术。

从这个角度看,普鲁士是欧洲进步最快的国家。

法国因为巴黎的存在,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入,技术进步也不慢,在工业革命中先行一步的英国,同样也快速发展。

火帽和膛线量产的技术,就是英国人自行解决的。不过英国的技术没啥发挥的馀地,获悉英国人解决技术之后,中央帝国以极低的价格,向普鲁士、奥地利、法国出口了一批设备和技术,英国人搞出来的东西,只能自己用,甚至因为技术还不成熟,导致自己都不喜欢,一些工厂直接从中央帝国采购设备,阿姆斯特朗兵工厂也这么干,拿着内阁提供的贷款去采购设备,真是哭笑不得的一幕。

一切准备就绪,贾琏站在一面胸墙后面,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身边的厂长道:“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