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军备竞赛
第737章军备竞赛
生产力的发展,注定了皇权要被侵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高效的同时,也注定会引发反噬。
帝制还能持续多久,贾琏心里也没底。现在的中央帝国就是一个怪物,因为其发展极其的不平衡。
皇帝为了稳定边疆,就一定会向边缘地区进行财政上的倾斜。
国家是一个整体,发展不平衡,分配上就必须进行调整。
远在大洋彼岸的贾芝读了贾琏的屠龙术之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母亲的关系,贾芝在贾家的地位不及贾荃和贾荫,但同样是因为母亲出身商贾之家,贾芝敢于冒险,选择来到了北美发展,成就了一片名义上属于东华国,实际上掌控在贾家手里的地盘。过分一点,这是贾芝的领地。
如何治理这片领地,贾芝一直都在思考,最终大致上有了个模糊的概念,那就是保证相对的公平。
公平没有绝对,只能相对。
新纳入贾芝领地的白皮移民,基本上来自义大利和爱尔兰。
这两个新加入群体,很快发现这里的不一样,这地面上就不允许有黑帮的存在,最多是灰色地带。
爱尔兰人适应的很快,他们从欧洲过来,在北美一直是最底层,都是干苦活累活的底层。
加入东华国之后,他们还是在工地上干活,但是只要主动去登记注册之后,干活的工钱都能多一些,明确干满五年没有犯罪记录,还能分地。
没错,还能分地。
尽管不是很理解,新加入的义大利裔和爱尔兰裔,融入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在这片土地上,至少不会被歧视。
东华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要是登记在册的公民,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当然这是法律,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有歧视。那些来自本土的国人,就是会居高临下的看待其他移民。
尽管如此,有了明确法律,执行就有了依据。当然东华国还是有潜规则的。
怎么说呢,东华国南部则无所谓,只要是愿意加入者,一律接纳。
东华国内部,因为东华王与贾芝在治理过程中的政策差异,也导致南北的发展出现了差异。
目前看不出太大的区别,时间长了影响日渐增加,差异渐渐加大。
美国方面,五大湖地区的工业基础遭到重创之后,想要恢复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即便如此,资本也不愿意进入五大湖地区,这就给美国的新兴的实业资本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无法像历史上那样孤悬海外,放肆的野蛮生长,只能尽量的把工业放在东部。
但怎么说呢,五大湖地区是发展工业最佳的地区,这里的水资源取之不绝,没有充分的水资源,谈何工业发展呢?
说起来因为五大湖地区的工业发展受到了影响,该地区的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变得没那么严重了。
芝加哥和底特律这两座城市,正常的发展会是巨大的工业城市,现在则变成了前线,随时要应对可能打过来的东华军。
美国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偏偏打又打不过。还有数百万土著,满怀对美国人的仇恨,随时准备报复。
北部和南部的做法区别,在土著上也体现了出来。北部的做法是将土著纳入居民体系,该有的社会待遇都有,南部则走的另外一个路线。土著只有两条路走,要不去种地,要不去当兵。
南部的土著基本都选择了当兵,拿上武器去找白皮报仇。北部则一半一半,关键是北部推出了义务教育,小孩子无论男女全部都去学中文。
此举,无疑加速了融合进度。加上官方口径一直都是只要是在册公民,都是东华人,不分种群族裔。
南部则没有搞义务教育,小孩子读书要出钱去读私立学校。这样做的目的,从东华王的角度看,就是省钱嘛。
进入三十年代后,北部边境相对的平静,南部边境则一直在动荡之中。在东华王的支持下,南部的土著以及墨西哥人,频频越境袭扰搞破坏,导致停火线附近五十公里之内,美国居民锐减,东华国则以土著填充,不断的蚕食。
平静的北部则是表面上平静,水下则是一直在放备,美国人不断的构筑坚固的堡垒,将芝加哥打造成一个刺猬。
这个举动让贾芝笑了,这种城市一旦被围困,几十万人不得迟早饿死啊。
关键是野战要能打的赢,襄阳城何其坚固,与樊城互相呼应,最终还是被蒙古人打下来了。
美国这种海盗基因的国家,一旦不能出去抢劫,发展注定要出问题。因为他解决不了内生的矛盾,历史上但凡内部矛盾激化,美国政府就会对外发动战争。这都形成路径依赖了,这个时空的美国也是如此,可惜被打的连滚带爬,惨不忍睹。
大批逃难的美国人来到东华国,进一步导致了五大湖地区的美国人口下降。
冬天过去之后,少量美国人选择了回去,他们不是很适应东华国这边的一切。
最难以适应的还是这边的人信的比较杂,家里摆关公像的,摆妈祖像的,还有摆招财猫的。
还有一点,政府部门内每个月的假期也不一样,奉十才休息。信教的人想要做礼拜,都得请假。
别看北美初代的移民很能吃苦,碰上东华人照样要差一些。比卷,中国人真是世界第—。
铁路修通到圣保罗之后,贾芝的目光开始朝东看去,五大湖地区实在是太诱人了。
这帮只感激一个虚无缥缈的神的人,不配拥有这片土地。
东华国北部发展至今,有三百万左右的土著,他们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后,喊出了「回归故土」的口号,用的居然还是中文。
土著叫喊著要回归故土,日裔东华人也跟著凑热闹,他们跟著一起喊昂撒鬼畜滚出北美。
东华北部的总人口随著几十年的发展达到了四千五百万,来自本土的华裔最多,达到了三千万人。剩下的全是其他移民和混血后代。
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在东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任何地方,都可能遇见混血。
小学里的混血儿,校方明确的严厉禁止歧视,一经发现,请家长,让倒霉熊孩子吃笋炒肉属于正常操作。
没法子,混血太多了。中日中朝混血还看不出差异,好些个穷人买了个白皮老婆,生出来的孩子可不是混血的有特点么?
而且混血孩子比较特别,好看的是真好看,普通的是真普通。关键普通的是多数,好看的是极少数。
进入三十年代中期,美国恢复了一些元气之后,内部先出问题了。南北双方因为生产模式的区别,矛盾日渐的激化。
之所以矛盾提前激化,完全是因为东华国的存在,导致美国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可能,内部矛盾的激化也提前了。
尤其是向西南部的扩张,失去可能性之后,美国内部的松散结构,近似分封制度的各州,注定导致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
南方各州的庄园主,因为棉花的价格上涨,自然不肯向北方妥协,手里有钱有枪,我能怕你?
北方的工业资本,受到了来自欧洲和东华国两股力量的相互挤压,更加迫切的需要内部市场来猥琐发育。
矛盾归矛盾,但是有一个强大的外力在作用,这就导致美国政府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发动内战。
如果美国不发生内战呢,又无法做到南北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整合。没有统一的市场,美国的工业发展就是腐子走路。
无法向外,就只能向内,美国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比起英国资本家还要更进一步。
实在没活路的美国工人,开始选择了罢工之类的抗议活动,但是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大批活不下去的美国人,选择往西边跑。美国政府因此紧急在停火线的附近加强戒备,阻止百姓逃亡。
但是逃亡的人太多了,仅仅一八三三年这一年,就有二十万人成功逃到东华国的实控区,逃亡途中被抓的,死去的更多,这条逃亡的路上白骨累累。即便如此,还是无法阻止大批美国人逃亡。最终美国议会通过法案,修边境墙。
斥巨资在边境修一道五米高的木栅栏。
这一招的效果也不明显,因为还有大量的人往南跑。
工人的流失让美国的资本家们要气疯了,他们在议会的代言人们,最终发起了一项南方也同意的法案,《军备生产法案》。
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出钱,生产武器,扩充军队。缺钱怎么办呢?借啊!向欧洲借钱!
他们倒是想向东华国和中央帝国借钱,人家要借才行啊。
在外力的压迫和内生矛盾的激化之下,美国走向了一条军事优先的道路,因此历史上一直难产的央行,在这个时空意外的早产了。
1834年,联邦第一储备银行诞生了,走的是公私合营的道路。联邦政府占股达到了三成,真是太难得了。
说实话,联邦第一储备银行的诞生,还要感谢东华国发动的自卫反击战,导致了大批的私人银行破产。遭到重创的美国金融业,不得不对政府方面妥协。尽管如此,美国总体上还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各种政府还是死死的抓住手里的权利和利益不放,其中就包括了各州的民兵。
借助国家扩军的行为,美国经济总算是迎来了一波增长期,历史上规模一直很小的美军,仅仅在1836年,陆军达到了三十万,海军达到了二十万人。总兵力达到五十万,一时间武备充足,跃跃欲试。
美国人的举动,无疑引发了东华国的不安,一直都是我按住你打,还能让你打回来么?
新东华王亲自来到新金山城,邀请贾芝当面密会。
两人经过三天的会晤之后,由名义上的东华王发布政令,整顿军备法案。
该法案决定,东华国组建二十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师,斥巨资扩充海军,将新式战舰的数量提高到五十艘,其中战列舰十艘,巡洋舰二十艘,其他小型战舰四十艘。考虑到资金不足,东华王派使者回本土,大举借款。
所谓的借款,其实就是发行国债,东华国在宗主国发行一亿银元的外债,以墨西哥银矿股份做抵押。
这个时候银本位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本土宗主国还是银本位,掌握百分之七十五墨西哥银矿股权的东华国,想要借钱太轻松了。
国内五大民营银行,争相购买东华国的国债,直接给东华国的国债价格推高了两个百分点。
要知道,东华国这批五年期的国债,利息才五个百分点。
财大气粗的四海银行,率先买下了五千万元的东华国债,这批国债将由北部和中部各省承担偿还责任。
拿到这批国债的钱之后,贾芝大肆采购机械设备,其次是采购军舰,以及无法在东华国生产的新式大炮。
东华国方面也给了一个优惠价,卖给奥斯曼土耳其75毫米口径的架退炮,价格是五万银元,炮弹价格三百元每枚,卖给东华国只要三万五。炮弹每枚只要一百五元。这都快打骨折了。
贾芝一口气采购了二百门架退炮,还有大批无缝钢管。军舰则主要采购现役即将退役的老式巡洋舰,每一艘只要三十万银元,一口气采购了二十艘新式巡洋舰,组成了北部舰队。
双方都在备战的本质,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公一母都不行,在北美,必须决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