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气氛回归

第734章 气氛回归

关键这钱他们都花掉了,查帐的时候回不来了。庆幸的是事发的早,储户的钱还在。

央行那边着急了,这钱得要回来啊,至于储户的死活,那与我何干呢?

李琬看了奏本之后很是恼怒,却有点尤豫,毕竟赖掉储户的钱这个事情,央行没损失,黑锅还是沉家人背了。

看似怎么都不亏,只是总觉得事情有那么一点蹊跷。

思之再三无果,想起昔日银行是贾琏首倡成立,解决了承辉帝的财政危机。

于是便让人请贾琏进宫,当面请教。

贾琏入内,看了奏本之后很是无奈,这事情吧,央行也没做错,收回本钱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沉氏族人不愿意把这个窟窿补上么?”贾琏很好奇的问一句,这家人是到底有多要钱不要命?

“看奏本上说,确实是这个意思。央行收回本金,福兴银行宣布破产。”李琬无奈的点点头,也觉得沉氏族人不理智。

贾琏笑道:“此事,陛下不如交给换一个人来处理!这么大的篓子,居然还想破产了之,还是陛下之罪坐实了!”

嗯?李琬一时没听明白,下意识的疑问看来。

贾琏进一步解释:“负责办事的人收了沉氏的好处,所以才如此处理。将来储户闹事,那也是央行的决定。”

贾琏也没提钱是央行高层担保的结果,想必李琬能想明白的。

“储户闹事?闹什么事?”李琬还是不明白,贾琏叹息一声道:“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千万不是一家一户能有的,其中涉及者少说三五十万。有权有势的人存的款子,优先还回去了,还不差利息。剩下的都是普通人,他们能怎么办?这是他们的血汗钱,是养老钱,是棺材钱。“

李琬瞬间浑身冰冷,几十万普通人的血汗钱没了,这是何等的大事啊。奏本上居然说的如此轻描淡写。

不对,督察院的人呢?他们怎么不负责监督,不上奏本说清楚此事,还是说他们知情不报。

“黄瑾,去督察院问问,沉氏之事,他们的奏本怎么没来?”李琬还是比较冷静的,没有立刻发作。′d小[说)`C′mu¢s, ??最¢|?新1??章;=:节-更+??新¨快?{u

贾琏笑眯眯的站在一边看着,皇帝成熟了,这是好事。只能说,从承辉帝到当今,李家三个皇帝都不错。

至于说到对贾琏的手段,那太正常了,谁当皇帝不用自己人啊。

“先生为何发笑?”李琬见了顿时错愕不已,贾琏收起笑容正色抱手:“微臣为天下万民贺,陛下遇事不乱,兼听则明,圣君之相也。”

一般人说这个话,真没啥杀伤力,最多就是开心一下,贾琏这个三朝元老,公认的天才能臣这么说,杀伤力太大了,这是核武器啊。

李琬瞬间陷入了一种强烈刺激之后的飘然,这—,贾先生这么看朕的么?

这种强烈的认可感,真是,太爽了!

“这个,都是先生教导的好啊。朕不敢比肩皇爷爷与父皇。”李琬回过神来,赶紧谦虚一句,但话音有点飘,馀韵太强烈了。

“陛下不必妄自菲薄,微臣辅佐三代陛下,亲眼见证本朝三代雄主,实在三生有幸。至于两位先帝在天有灵,看到陛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会含笑九泉,庆幸李氏有后,中华有幸,万民有福。”

李琬还是头一次听到贾琏这么夸人,前所未有之举啊。

黄瑾回来报告,督察院的奏本已经送到了内阁,欧振东还在审阅,所以没能及时送进来。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并未评价。李琬眼尖,看见了便问:“先生,是不是有说法?”

贾琏笑道:“许是巧合呢?”

李琬嘿嘿嘿的冷笑了起来,贾琏告辞退下,李琬让黄瑾送出去后,坐在书桌前,重新看央行的奏本。

内容是电报传来的,再三确认无误。电报真是好东西,第一时间就能上报。

现在电话技术落后,只能保证在京城内清淅通话,远了不行。

尽管贾琏说的含蓄,李琬已经信了他说的话。所谓的巧合,不过是人为制造的。现在贾琏不管事情了,两份奏本同时送到,内阁两位阁臣只要勾兑一下,分个先后送到。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大有文章。如果李琬沉不住气,当即就处置了,下午督察院的奏本才送到,想改变就难了。

想到昔日沉磊与费云关系莫逆,手法上帮忙一下是可以理解的。a:5d4.看¥书%?d -{?追d最?新1_章a\°节§:有的事情一旦定下了,皇帝要面子,没准就不改了。

督察院的奏本也送到了,贾琏特意提前离开,就是不想看。这一坨屎,能不碰就不碰。

督察院这边果然是另外一个意思,说的很清楚,要求沉氏变卖家产也要把钱还上,否则几十万储户闹起来,江南大乱是一定的。

李琬很失望,登基之后大肆提拔自己人占据要害的位置,但是他们就这样回报自己的信任。

以央行为例子,一正三副,其中三个人不是皇族就是外戚。给沉氏担保的就是皇后的族人。想必这个担保是要收钱的,不然谁办事。

也就是说,李琬的“自己人”联合起来,给皇帝挖了个坑。出了事情,他们是不担责的,到时候挨骂的肯定是皇帝。

好好好,都这么玩是吧?

愤怒的李琬已经有点上头了,但是想到此前贾琏对他的称颂,随即又冷静下来了。

李琬特意等了一天,情绪稳定之后,紧急召开内阁会议,拿出两份奏本给几个阁臣看了。现在内阁缺一人,新来的还没到任呢。

此前分管礼部和户部的费云,看了两份奏本之后沉默不语,暗暗叹息一声,没能糊弄过去。但他也不慌,毕竟他的行为完全可以解释清楚。

奏本是先来后到的,事情紧急,肯定及时传给皇帝。

“朕先说一件事情,今后外地省份的急报,电报房多抄一份送到朕这里来,”开场白不轻不重的,很明显费云和欧振东的表情变了变。

“再说第二个事情,央行负责查福兴银行的案子,是朕思虑不周,换审计局的人去查吧。”李琬倒是没批评任何人,但是这个决定比批评更吓人。都不说怎么处理了,直接换人重新查,这说明对此前查案的人不信任了。

审计局的侍郎,那是贾琏的门生故吏,这个部门能出现,都是贾琏搞出来的,虽然只是侍郎级别的部门,但是重要性日渐显现。

“陛下,审计局一个部门查案,到落实的阶段怕是要生波折,可令两江总督协助查案,再调驻军一个团,将沉氏人看住,免得转移资金。”贾琏难得开口,补上这一刀。如果李琬不提这个,贾琏肯定是不开口的。现在他干的就是查遗补缺的活。

“先生所虑极是,朕还是经验不足啊,就这么办了。”同样是列席会议的费云和欧振东,居然没有发言的机会了。君臣二人就这么定了!

“陛下,央行那边事关重大,应该让审计局也去查一查,免得再出现别的乱子。”贾琏不动声色的又补一刀。

“没错,审计局和银监会组团去查,嗯,央行那边,让夏刚配合一下。”李琬咬咬牙,心一狠,就这么定了。

老虎总归是要吃人的,善男信女可做不了皇帝。

先帝李元给李琬的印象是放权太甚,轮到自己想收权才发现,这帮自己不堪大用。

李琬反思过自己,觉得还是太着急了,应该过渡一年两年的,慢慢的了解情况,再行改变朝廷的权利结构。

亡羊补牢,

犹未晚也,好在只动了内阁和央行,别的部门没怎么调整。

散会之前,李琬又来了一句:“先生年迈,日常政务可以撒手不管,涉及急事大事,还是要先生在内阁把关的。”

贾琏听了面露苦笑道:“微臣尽力!”

君臣二人实现也没排练,这二人转唱的却很默契。可见贾琏之老辣。

散会之后的李琬,意外的发现,其实他没那么愤怒了,甚至找到了一点做皇帝的快感。就象读书时解题一样,难题做出来也很开心。

经过这么一个会议之后,整个内阁的气氛完全变了,费云和欧振东,每日处理好奏本之后,不再直接送御前,而是先送到贾琏这里。

贾琏对此很明确的表态,陛下说了急报和大事才送来,日常政务就不要送了。

面对贾琏的拒绝,这俩人也只好作罢,他们那点手段,在贾琏面前确实不够看的。

倒也不是说他们蠢笨,只不过惊弓之鸟,一时间乱了方寸罢了。贾琏可从没小看过他们,这俩也不是什么无能之辈。

沉磊因为族人的事情受牵连下台的事情,对外说是病退了,内部却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因为此时,京城高层的官员,加紧了对族人和子弟的管束。皇族以及外戚刚刚起来的气焰,被当头一盆冷水扑下来,又夹着尾巴做人了。

后续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的过去了,央行四个高层,统计局和银监会入驻之后,三个主动避嫌了,只有一个夏刚是无关人事,硬撑着主持工作。事情的发展出乎夏刚的预料,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思来想去,也只有贾琏才能做到这一步。

实际上贾琏做的不多,只是把事情说清楚了,李琬自觉的调整,外人不知道罢了。

这不查帐不要紧,一查帐发现央行出大问题了,半年的时间,无抵押贷款担保了八次,最高的一千万,最低的三百万,总计五千万元。钱都是从四大民间银行借出去的,借钱的人都是皇亲国戚,这帮人拿央行当自家的提款机了。

这钱要是还不上,这三个人最多被罢免,不至于被杀头。至少他们是这么想的,趁着在台上,先捞个够本,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生怕错过机会,再无如此轻松搞钱的机会了。

愤怒的李琬在内阁会议上破防了,除了没骂娘之外,难听的话说了不少。并且下令九门将军,立刻派兵将相关人员拿下,家人管控起来。

李琬激烈的反应,内阁除了贾琏之外,其他人都吓坏了,后宫的皇后和太后也吓坏了。

皇后与太后先后说情,李琬与她们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甚至还拿出先帝留下的小本本,一笔一笔的帐算给两个女人听,告诉她们先帝到底给了皇族和外戚们多少好处。赏赐银钱和物件都是小数字,真正的大头是给他们参股的机会。单单皇家钢铁集团的股份,就给这些亲戚们占了两成之多。还有冬菜的买卖,也都分了三成的股份。央行每年的盈利,还拿出一成来分润给皇亲国戚们。

说到最后,李琬激动的怒吼:“父皇善待皇亲国戚,他们但凡有半点感激之情,也不该给朕玩这一手。朕登基以来,委以重任,他们却拿朕当傻子,拿内帑和国库的钱当自己的钱。”

两任皇后哭哭啼啼的去找老太后求情,却被老太后一顿臭骂,勒令她们闭门思过。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整个天下的人都在等着李琬最终的处置结果。

李琬在内阁会议中签名,把贾琏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后,贾琏表示坚定的支持皇帝的任何决定。

兜兜转转的,李琬才发现,想要做一个有为之君,超越两代圣主,贾琏才是最大的依靠。

没错,贾琏虽然也搞钱,但他不吃现成的,不从国库和内帑里拿钱。

内阁会议上,李琬不给其他阁臣说话的机会,直接说出自己的决定后,贾琏站起来支持。馀者皆不敢言!

最终,央行方面,三位皇亲国戚被罢免,还要负责限期追回贷款,否则抄家流放

。沉氏方面,哪怕把家产全部当掉,三个月内也要把钱补上,否则全族流放。圣旨一下,官场上下禁若寒蝉,无数的官员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才宽松不到一年的工夫,官场的气氛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