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民政长老也抚掌赞叹:“村长思虑周详!此举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安置了旧部,更能增强北境内部的安定,一举数得!”

北境“威远安保行”正式挂牌成立。凤司瑾亲自出面,向所有旧部说明了安排。果然,老兵们听后,无不感激涕零,踊跃报名。

他们不怕吃苦,只怕无用武之地,成为累赘。如今不仅能继续干熟悉的“老本行”(维持秩序、护卫安全与打仗有相通之处),还能获得丰厚稳定的报酬,子女更能免费读书学艺,这简直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精神抖擞,巡逻站岗,一丝不苟。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纪律性很快赢得了商户和民众的信任与好评,委托络绎不绝,业务蒸蒸日上。

看着昔日部下们穿着笔挺的制服,领着沉甸甸的月俸,脸上重新焕发出自信和光彩,下班后能安心回家陪伴家人,周末还能送孩子去学堂或技校,凤司瑾心中的大石终于彻底落下。

他特意去看了几处技校。看到木工坊里,昔日斥候的儿子正专注地学习刨木;铁匠铺里,那位缺指校尉的女儿毫不逊色地抡着小锤学习打铁。·顽_夲_鰰`戦^ ¢庚`新/最!全,

建筑工地上,老参军的孙子在认真听师傅讲解测量……孩子们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专注。

他也去了官办学堂,朗朗读书声中,那些曾经可能一辈子与书本无缘的孩子们,正贪婪地汲取着知识。

这一切,都是季如歌带来的。

凤司瑾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敬佩。她不仅给了他新生,更给了他所有兄弟和他们的后代一个光明可靠的未来。她用的不是施舍,而是给予尊严和机会的方式,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晚上,他回到家中,季如歌正在灯下查看安保行这个月的收支报表。

凤司瑾走到她身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桌上的手。

季如歌抬起头,看向他。

“谢谢你,如歌。”凤司瑾的声音低沉而真挚,“真的……谢谢你为他们做的一切。”

季如歌的目光落在报表上,语气平淡:“他们值得。北境也需要他们。”

她反手轻轻回握了他一下,然后抽出手,继续看报表:“安保行下个月准备承接西域商队的大型货物押运任务,利润可观。看来,你这帮老兄弟,很快就能给北境赚回一座金山了。”

凤司瑾看着她专注工作的侧脸,灯光下柔和却坚毅的轮廓,心中一片暖意和安宁。

他知道,北境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冷酷地对待敌人,却温暖地接纳每一个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人。它给予的不是施舍,是公平的机会和凭双手挣来的尊严。

而他的妻子,正是这片土地最坚实、最睿智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能追随她,与有荣焉。

“威远安保行”的成功运作,让凤家军那些幸存的旧部及其家眷在北境稳稳地扎下了根,生活有了保障,未来有了盼头。然而,季如歌的思虑并未止步于此。

在一次审阅北境抚恤章程时,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关于阵亡将士家属抚恤的条款上。条款规定的抚恤金标准虽比南境优厚,但也仅能保证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