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二百万石的大名俸禄幕府给不起
幕府这边的表演,也就是个走过场。·我!的!书¨城^ ^无¨错.内\容-
接下来要看到的,就是“水星记念”号护卫舰,要炮轰一艘幕府拉来的日式大型关船。
索洛维约夫让别林斯高晋亲自指挥,他在舰尾指挥发炮,在一众幕府旗本的目定口呆当中,这艘船就被撕成了碎片。
甚至一起来的水户藩众人,还在考虑这是什么神道流的法术,当然也是脑补的。
幕府虽然顽固,但是兰学本当上手,总还是知道南蛮人有多厉害的。
只是他们这个认识,看起来还是不如清朝那边。
杨芳后来的搞笑表现,完全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他可是带清军官里少有的文化人,是投笔从戎的。
幕府展示自己实力的时候,在用大米,而中国皇帝采用的,就是皇家仪式带来的威严。
德川家齐看了以后,也大为惊叹,甚至想要按照三浦按针旧例,聘请俄国军官以武士身份过来担任教习。
索洛维约夫可不会放别林斯高晋的,甚至德川家齐大概还看中他了。
毕竟也是谈论兵法一套套的,荷兰商馆方面表示几年前索洛维约夫在欧洲就已经小有名气,在俄国也算是汉学家、军事家、教育学家、业馀历史学家
柳生家的兵法指南役这类,都是小意思了。
德川家齐想聘请索洛维约夫,甚至以他“花将军”的外号,表示来到幕府这边,多迎娶几个侧室也无妨。
索洛维约夫真的很想翻白眼,侧室那是要自己养的,不象是在外面富有的小寡妇小富婆,人家都有自己的财产。
而且情投意合,在幕府这里,最多也就能够享受到几个顺从的大和抚子祝愿夫君武运昌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样可能没啥意思,而且索洛维约夫看了看德川家齐曾经出席场合的正室和侧室,这个是身高就没有一个超过1米5的。
萝卜腿都不算是啥问题了,在江户大街上看到穿着和服下摆比较短的穷人家女孩子,那小腿还挺结实的。
真正要命的,就是那大龅牙,而且还挺普遍的,矫正都来不及了。
至于德川家齐的招揽,索洛维约夫也亮了大招。
“将军大人若要聘请我来担任兵法指南役,怕是要给大名身份,又要二百万石知行的领地才可。”
“这又是为何?”
看到这位实在是榆木脑袋,索洛维约夫也只能明白的解释了他在俄国的身份。¤+秒~_1章,?.节|小·?说#′o网?? ¥最$!±新)2章-节x更¥-=新{′快$??
“我继母与法国前皇后是表姐妹,因此约瑟芬皇后也就是我姨妈,退位的法国皇帝是我姨父。我国皇上一直让我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多职,指导二位年幼皇弟的功课”
一串下来,德川家齐也知道了,这位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更何况,温柔贤惠的皇后唯一指定的出轨对象,还给他生了两个乖女儿,萨摩藩的女人就不好看。
不要因为宫崎葵演了笃姬,就产生什么幻想,真正的笃姬留下的照片跟个老嬷嬷似的。
日本人又不是都象浅井和织田那样,还能出来几个大个子。
然后朝仓跳下去了,浅井也跳下去了,织田也烧烤了,你们这里就没有什么大个子,至少要等到倒幕前后还能看到点。
这种格列佛游记都能取景的国家,索洛维约夫可能会给幕府找一批俄国和法国顾问,但他本人是不会来的。
“将军大人,如此一来,可曾明了?”
“明白了,都明白了。”
还有,就是幕府对于旗本铁炮的更新,还是很上心的。
但现在幕府的财政不好,各藩的财政也很差。
索洛维约夫看清楚了这一点,也考虑到日本此时唯一在世界上有点竞争力的,就是和清朝抢市场的生丝贸易。
另外,就是趁着这里的矿产还没枯竭,抓紧开采,好有些原始积累。
要不然,以后等到幕末的时候,连混吃等死的机会都没有了。
至于二百万石大大名的待遇,这个要求,在索洛维约夫看来并不高。
上杉景胜当初给直江兼续的俸禄,占据了上杉迁移到会津以后多少比例,这个幕府比他更清楚。
二百万石不多,但足够吓退德川家齐了。
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在江户又吃了几顿饭以后,索洛维约夫等人也踏上了新的旅途。
在返回欧洲以前,索洛维约夫的整支舰队要在广州汇合,和新任两广总督阮元交割通商一事。
之后,索洛维约夫才能够出发。
至于这段时间内,广东这边的总督更替,他也是出发前才知道的。
毕竟清朝的人事安排,除了眼前的接待官员是直观体现的,其馀人等,那是一概不知。
不过阮元上任也是个好事,他是主动去找那些鸦片贩子麻烦的。|?2天±禧~小¨说d网~ <无?,[错[内}容?±
而且甫一上任,就遇到了俄国战舰横在虎门炮台与英国兵舰之间解斗的事情。
英夷自然是不敢动,不敢动,于是离开虎门南下。
对于俄国战舰,阮元就赞同搞这种水师巨舰,而且还有的是办法和手段。
只是他现在刚刚上任,对于此事尚不把握,只是经常邀请潘家兄弟到总督府叙谈,了解西洋情况。
潘有为是很赞赏索洛维约夫的,称“索郎学贯中西,虽不能通达,亦人才难得”,而潘有度总算是遇到了个同文行能接手的,不干走私的正经养商,因此也多有赞誉。
至于嘉庆皇帝的诏书下达以后,阮元也意识到了,俄国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他这边也在等待,不想索洛维约夫去了琉球以后,耽搁了很多时间。
前后往返,要是再晚来上几天,大概就要错过返航的风信了。
而这次到了广州,两广总督这边接待的规格也有所提升,新任广东巡抚陈若霖也是精心准备。
原因除了嘉庆皇帝的诏书,还有礼亲王和大清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使团,也来到了广州。
这个接待规格,就更要提升。
广州的士绅也是要出席的,不过他们见识也比较多,至少知道洋人都是什么样子。
索洛维约夫这种会作诗,还能提笔写字,能文能武,相貌还不错的洋人,确实也少见。
他们一家在广州又团聚了,甚至还添了一个娃。
说起来,这洋人的娃娃,可要比成年的好看多了。
索洛维约夫虽然经常不在家,但是孩子们教育的很好。
走了一路,这一双儿女的官话说的倒是更溜了。
阮元之前也只是听说,现在见了,也是称奇。
“制台大人,我此次来广州,不似前次,交割以后,就要踏上回国旅途,又要护送王爷往西洋而去,也不过停留几日。”
“前次砺堂与索将军会见,本督尚在湖广任上,一时未曾得见。如今得见,也是三生有幸。”
“制台过谦了。”
互相还礼以后,还是要先办正事。
索洛维约夫能够任免随行官员,于是他派遣了外交部的一位四等文官负责管理广州俄国商馆的事务,由于俄国的文官等级有十四等,四等文官在清朝这边被视为布政使级别,倒还在总督和巡抚之下,没有太多问题。
至于条约当中涉及到的通商问题,阮元之前领受了圣旨,自然也知道情况。
“皇上已有明诏,将军无需忧虑。只是在广州通商,也要按照大清律法行事,莫要做违禁之事,如英夷一般。前番巨舰阻隔于两军间,解斗之事,砺堂与本督俱已知晓,对贵国解斗之参将,以下官兵也有犒赏。”
这事儿小克朗还给索洛维约夫报告过,伙食待遇到了中国人过年的时候,那是一直都给提升的,等到了中国人的二月以后才有些下降。
不过补给管够,日常的接待,很显然中国官员因为皇帝的态度,都很殷勤。
现在正主回来了,阮元提到这些事情,也是在密约的规定之内的。
“只是英夷在天竺有兵将,若其来犯,需要固守各处炮台,海防紧要之处,也要盘查。索郎久历行伍,通晓兵机,不知各处应当如何应对。”
“以某所见,制台加固海防,自然是应对之策。炮台上的各型火炮,若能射程超过英夷巨舰,则彼必不敢单船来犯。若是集结舰队,又携带数千人马,于炮台守备则有不利。”
“本督也是此见,不知英夷之兵,步战如何?”
其实阮元先前也知道些情况,他觉得索洛维约夫能几次击败英夷,肯定也是有破解办法的。
就是还原历史,阮元的第一判断也是,英夷的舰队要是来了,频繁袭扰,海疆必无宁日。
但是他和现在一样,也低估了英国人的陆战水平。
只是区别是,历史上是不知道情况。
现在是因为看到了俄国军舰确实非常强大,英夷一般小船都不敢过于嚣张,而且索洛维约夫还曾经歼灭了近三万英夷。
对于一国军队来说,在阮元看来,大概都算是伤筋动骨的大败了。
因为清军这个构成,野战部队也就西北绿营和关外八旗,以及京营目前还保持战斗力的八旗,关外的蒙古马队,这么几个主要的战斗力量。
一次能出去打仗的,数量也不多。
阮元还是乾隆末年的进士,当时乾隆给他在翰林院单击的时候,是感慨自己八十岁以后还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才,自然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而且他着述颇丰,对于西洋传来的新奇事物也有好奇心,尤其是望远镜。
他总是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和他在历史学以及考古界的成果一样,总是要有些偏差的。
因此,他低估了英夷步兵的战斗力。
至于索洛维约夫说,英夷的步兵水平也不差,轫性略差于俄军,平日训练是欧洲强度最大,只因为英国佬有的是钱,能够养起来精兵,一队兵没了又框一队兵上去打。
但因为本身的体量,还有“英夷小国,水师虽名将辈出,然步军名将,唯一等公威灵顿一人而已”这种评价,陆军实力肯定在俄国和法国之后。
考虑到普奥那拉跨的表现,卡尔大公又带着老婆孩子去西班牙了,英国在欧洲也能排个陆军第三强国。
想想英国佬占了印度,这t就是缘分啊。
索洛维约夫也没有想误导阮元的意思,他还是仔细的讲了一遍。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顿爵士,以后都要评价他精明强干。
那可是真的精明强干,在林大人以前,伍秉鉴就因为鸦片的事情被他收拾过,区区一个十三行的暴发户罢了。
但十三行这里,行商总是有这种短时间能够崛起的,但是像叶家那样能全身而退,潘家能让子弟转型科场的,还是少之又少。
阮元自然有的是收拾他们的办法,至于强化海防一点,在索洛维约夫纠正了他的“错误观点”以后,他也愿意俄国人在这里帮忙来整饬海防。
但索洛维约夫这家伙,有个坏毛病,那就是搞防御的时候,总想着固若金汤,因此他提出的守备方案,那都是一整套的。
阮元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万两银子,还要家里支出,还要给幕僚支出,甚至还要办学,照顾寡妇,在浙江的时候主动掏钱来养育女婴,避免孩子都被溺杀。
别管是官府的钱,还是他自己的钱,开支都非常紧张。
因此索洛维约夫计划的广东海防体系,厦门海防、宁波海防、吴淞口海防
这都是消耗巨大的,甚至最后阮元回头来问的,还是虎门等少数几处地方的炮台加固。
索洛维约夫听了这些,也就提出来了嘉庆已经默许的爱尔兰人迁移计划。
首先,要能把爱尔兰人从英夷那里弄来,他们对英夷有深仇大恨,将来倒是可以用上。
至于广东这边,将来能分到多少潜在的“红夷兵丁”,事情也要索洛维约夫跑去爱尔兰捞人以后才能知晓。
而这些事情过后,阮元更关注的,还是索洛维约夫脖子上的双筒望远镜。
果然是乾嘉学派台柱子,大清国产数学家,孤儿寡母救助者,西洋望远镜深度爱好者,大清国未来的体仁阁大学士,官拜太傅的阮文达公。
而且,他没捞到看热气球升空,对西洋学术倒也有不小的好奇心。
这样下来,索洛维约夫发现,比前面那个不会骂娘希匹但祖籍是奉化的蒋攸铦总督来说,阮制台反而更好说话,甚至聊的尽兴那是无所不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