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1034章 在清朝过年的体验(上)

嘉庆在圆明园住着,都知道索洛维约夫这边扮旦的事情。

“竟有此事”

“皇上,在庆郡王府上,大家都见到了。”

“倒是有趣,不想索卿的爱好,还这么特殊。”

索洛维约夫甚至还在和演员们讨论步伐,这不同的角色,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像是旦和风尘女子相关的青衣呢,多少是步态上要浪一些,前者通常是要活泼一些,后者是身份属性,而且浪的也要恰到好处。

但是,苏三就不行了,她总是戴着枷,而且戏份当中,她和三郎的故事,显然也是要从良上岸的。

至于里面用词,其实也要注意一些。

杂剧当中已经有了的,另当别论。

但马谡这种,显然不是无能,演义里都是言过其实,要是真的要有人唱空城计,大概也可以斟酌一番。

甚至这些说戏的内容,嘉庆在宫里都知道了。

他简直是在清朝开直播,虽说总是在当榜一大哥。

“若是如此,过年的时候,畅音阁也要有一出戏码。”

嘉庆这么说了,宫里自然也是要点戏的。

他平日里事情多,自然也没多少时间来编戏。

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够轮上他来看看。

言官们也不会在过年的时候扫兴,皇上他表现还不错,至少没闹出来什么大事,如今四夷来朝,自然也是好事。

这些人,也都识趣的闭嘴了。

倒是荷兰人这边,他们之前见识过乾隆的内禅大典,不过当时的使团成员,并没有再度来到清朝。

这一批人,已经换了。

他们在清朝这边,和葡萄牙算是被特别对待的小国。

毕竟不长眼的英夷做生意,就是不如荷兰和葡萄牙这两家恭顺。

他们来了,也没见清朝皇帝怎么找他们麻烦。

雍正已经就差送个锦旗给葡萄牙国王了,而一向傲慢的乾隆,都让荷兰人在乾隆六十年来到了北京城,而且事后还给了荷兰人一些优待。

如今在这里过年,海淀那边招待一直也没有中断,倒是各国使者在京城也不曾惹出麻烦来。

索洛维约夫此时也等着过年,先是1817年的到来,然后是俄历的圣诞节。

一向虔诚的卡佳,就是眼看着在正月间要生产了,她还是去教堂做了祷告。

索洛维约夫也是服了她,到了这时候,还是更相信上帝。

但是也无法反驳,毕竟他一直有个保命的圣像。

因此他也陪伴卡佳去了教堂,只不过东正教这样日常能够在京城驻扎的教会组织,他们还不像是耶稣会,因为教皇作死总是惹来麻烦。

他们居然在这里,毫无建树。

也就是索洛维约夫是世俗官员,又是军人,要不然可要盘盘道了。

大牧首要是知道了,大概也会认为教会在这里实在是不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哪怕给清朝皇帝带个话,他们也经常做不到。

这种事,也是哭笑不得。

索洛维约夫只是给他们签了一张支票,算是维持东正教会在京城的存在。

至于以后他们要怎么做,也是不知道的。

转眼间,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北京城内也是张灯结彩。

索洛维约夫也收到了请帖,这一次是皇帝在乾清宫摆开宴席。

进宫了,不见得能够吃到好的。

但和皇帝之见的接触,总是能够提升或者降低两国之见的外交关系。

索洛维约夫每一次觐见,都是能带来正向结果的。

他在清朝的使命,也已经快要结束了。

双方在正月间差不多要重开谈判,最后确认几个各自关心的事项,以后就要在清朝和各国之见签订通商章程。

这个条约,分为俄国和那些亲戚关系的德意志诸侯国,法国,瑞典,荷兰,葡萄牙各自的独立条约。

自然,这个是平等环境下的通商章程,双方之间各自是要做出让步的。

以后清朝大概会蹭船往欧洲去,还要“宣慰”欧洲各国一番。

虽然嘉庆看明白了情况,也算是要“来而不往非礼也”,大出血的赏赐是没少上,连带着嘉庆年间出品的景德镇瓷器,别管是官窑民窑,甚至是官窑烧制的一些有微小瑕疵的,都给搜罗起来装上。

至于其余的赏赐,嘉庆也让造办处,按照欧洲这种国礼勋章的标准,打造了大清第一款自己的最高荣誉勋章“双龙宝星章”。

这玩意儿提前了快一百年出现,大清却还没有药丸。

要知道还原历史的话,那这个玩意儿出现的时候,大清药丸已经是时间问题了,仅仅存在了三个月。

索洛维约夫又不能说什么,他自己还获得了一枚一等黑龙勋章。

毕竟他是武官,给大清和俄国之见的外交关系做出突出贡献,得到这奖章倒也没啥问题。

尤其是如今,马上也要过年了,倒是喜庆一些。

“这宝章,是皇上所赐,索将军领受以后,自当入宫在乾清宫赐宴时谢恩。”

托津这么说了,索洛维约夫也明白。

他们是一次赠礼完事儿了,皇帝还要招待他们过冬,这拜年倒也算他们家一份。

乾隆作为太上皇驾崩,在嘉庆四年正月初三。

他那也是在宫里的活动,实在是太消耗精力,休息不好,又已经八十九岁,最后算是寿终正寝。

之后,和大人也下去陪他了。

嘉庆年间,这过年的时候,倒也还有些操办。

只不过已经不像是乾隆年间那样,这会儿相对都简朴了一些。

索洛维约夫入宫拜见的时候,倒也不用带什么礼物。

皇上自来富有四海,而且还接受了贡献,这一次可能还要反过来给发红包呢。

而索洛维约夫此时,倒也因为瓷器烧制的事情,多少是想要跟嘉庆来说明一下。

就是纯色的那些瓷器,总是能够在一定温度下烧制出来,这里面就要规范大清这边的度量衡了。

市制和旧制自然还是要存在,但是公制.他想的倒也不少,不过到时候能够兑现多少,也要看情况。

不过他想要做的事情,大概不少还要通过清朝官员来干,到时候还要和他们接触。

而进宫之事,索洛维约夫也是携带家眷。

卡佳每一次进宫来,都得是别人抬着。

相比之下,俄国的贵妇,就是到了快生的时候,也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就这点也是让中国人感到懵逼的。

至于她们快的可能十几天就能够活动自如,几个月内就能够恢复社交生活,然后第二年一部分人就要和丈夫继续抓紧时间,那也是很多人理解不了的。

而且预产期还有些时间,索洛维约夫自己都干过好几次接生的活,自然也清楚自己老婆现在的身体状态没问题。

这一次他又不是没有带医生来。

当然了,卡佳进宫以后陪坐,也是在进宫拜谢的贵妇们旁边。

偏巧她和米赫丽玛说话也越发流利了,在这个环境下,倒是能够和她们交流。

皇后钮钴禄氏倒也对她有些好奇,之前召见时说过些话,但是因为贡物和热气球升空,也没有多聊。

今天是乾清宫内,嘉庆摆下宴席,邀请了不少王公贵族和亲信大臣。

至于都出来见礼,也难免要说一些吉祥话。

索洛维约夫这边,都已经安排好了。

毕竟他是带着儿子来的,儿子在关键时刻,还是要出来显摆的。

至于他本人,倒是其次。

嘉庆这边摆下的宴席,菜肴倒也是考虑到了各方面的感受。

宫殿当中,此时也热闹非凡。

乾清宫上面的匾额是“正大光明”,匾后便是一般放遗诏的地方。

如今按照嘉庆的安排,以爵位最高,又是已故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智亲王绵宁,最有资格继承大统。

他怎么宠爱小儿子,也要考虑到之前智亲王的表现。

钮钴禄氏自然也清楚,她给自己儿子谋求的,也是在下任皇帝统治的时候,能够求个安稳。

至于皇帝这个差事,谁干了谁知道。

虽然权力欲在那里摆着,可是谁上去谁辛苦。

嘉庆也是到了这种时候,这才有些放松的闲暇,连看着热气球升空的时候,回头都要关照一下各地上来的折子。

今天倒是没有放飞热气球,不过嘉庆倒也想到了,以后要是有一对,能在太和殿升空,那就直接拉一幅对联下来,用布制作的话,消费也不会太贵,看着喜庆还气派。

而赐宴之见,皇子们也都过来拜见,随后是各位铁帽子王,然后才是近支宗室当中爵位较高的。

换成乾隆那会儿,他接待亲戚都要在那里忙活半天。

随后,才是各位大臣。

前头倒是也有个特例,昭梿入见的时候,因为他在宗室当中也是以才名著称的,嘉庆还要他赋诗一首。

听罢,嘉庆倒也满意。

接下来就该各位大臣上场了,但是中间嘉庆还是要给加戏的。

“索卿以为,将来朕派钦差使臣,宣慰各国时,谁人前去更为合适”

其实,这个问题以前还问过,索洛维约夫当时给了答案。

这一次,算是公开的确认。

“皇上,以外臣之见,当有饱学之士,谈吐得体,又要身份尊贵。更兼遇事有些机变,此事非一人可为。”

“知道了,朕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随后他又看看绵宁:“绵宁,你来说说,应当如何”

“皇阿玛,儿臣以为,索将军所言有些道理。然而朝中王公大臣,并无通晓西洋各国语言者,尚需通译,可自粤海关选拔能者,又需要京城洋教修士帮办。”

“有些道理。”

嘉庆听了以后,对于绵宁也很满意。

索洛维约夫听到这里也明白,道光那种奇怪的问题,主要还是清朝面临的信息茧房,自然而然会有些奇怪的答案。

当然了,道光那里,其实也有些幕僚搞清楚了英国人要干啥,行动方向如何。

但就是没有办法,因为有了代差。

这一次清朝王公大臣去欧洲,可是要让他们好好开眼。

但是派什么人去,嘉庆对于王公勋贵的这个文化水平,自然也是不满。

不过他也知道了,中国文化在欧洲非常流行。

还有法国的伏尔泰,这老先生在世的时候,正好是康乾盛世时期,是一个中国吹,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他的政治诉求来讲的理想国。

就是马嘎尔尼来了,他也认为清朝还是很强大的,只不过正在走下坡路。

而这个去欧洲的宗室,必然也要是个有文化的。

昭梿的命运,一不小心就被改变了。

“昭梿,之前殴打大臣,被宗人府圈禁之处,你可知错”

“奴才也自知有些过错。”

“这样也好,朕恢复你礼亲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并不是因你知错,而是如今朝廷需要用人。”

这里面,就要昭梿欠了绵宁的恩情,毕竟最后定论的时候,是他提到的需要宗室中有才干的人前往。

昭梿可能实务不行,但是这个文化造诣那是真的高。

比起来后来传给礼亲王旁系,最后连洋鬼子那里下雪都不知道的奇葩水平礼亲王,这个水平已经是大清朝廷这些王公当中,水平最高的那一档里面的。

听了以后,也是感动的昭梿五体投地。

“奴才谢皇上隆恩。”

“起来吧,只是以后还要循规蹈矩,倒是不要忘了宗室训,办差时也要勤勉。”

给昭梿恢复爵位,也是出人意料。

这位礼亲王,也是泪腺发达,涕泣而拜,谢恩以后才回到了坐位上。

索洛维约夫都吃了一惊,不过以昭梿的水平,他这个文化倒是配得上清朝去欧洲访问宗室的身份。

而且礼亲王算是皇室传下来的铁帽子王中,最为尊贵的一支,中间虽然曾经改叫康亲王。

但是对于清朝的建立,以及康熙年间平定三藩,都是立下过功劳的。

更何况代善这一脉,一共三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算是分量不轻。

至于其他派遣人员,嘉庆虽然还没有确定,但是索洛维约夫也可以预见,这些人想必也是比较得力的人物。

要是水平不行的,到了欧洲只怕也会闹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