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讨伐萨摩专用的小曲儿
第1042章讨伐萨摩专用的小曲儿
因为是突击检查,萨摩藩的马鹿们,也想不到大清国居然还有这么一手。
至于列队整齐的南蛮人,也让他们有点搞不清楚情况。
“铁炮队,预备。”
索洛维约夫自从和大姨夫在贝蒂讷会战大打出手以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
他让两千俄军,六百清军八旗下船,也是担心像是现在这样,小日子过的欠揍的一群人,还要和他塔塔开。
至于真的有人过来,他这边也要应战。
“离着这么远,想要给老子来个狙击么”
索洛维约夫可是散兵战的好手,新战术都是围绕着新武器来的。
“阁下,应该怎样下令”
海军步兵的少校,以前没有和索洛维约夫一起作战过,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打法。
毕竟这些日子俄军在船上的时候是操练,下了船还是操练,只不过清朝这边给提供的伙食还不错,反而比在家的时候待遇还要好。
索洛维约夫骑在马上,用双筒望远镜看着对面的阵势,多少觉得有点好笑。
“居然还有那么几百人,安军门。”
“末将在。”
安成虽然没有他爹海兰察能打,但也是清军这个阶段少有能身先士卒的勋贵军官了,而且他还是老爹一辈子武功挣来的公爵。
“军门带一佐领人马,去水兵队左翼,那边草丛里似乎有埋伏。等到接战之时,军门看到草丛里有倭兵出来,就用强攻射他。”
“嗻!”
随后他又看看德麟,给他也下达了部署:“贝勒带一佐领人马,在炮队右侧,负责保护炮兵。”
“军门莫非以为我不敢战”
“非也!俄军作战当中,所恃者有三:步兵耐酷战而不畏死,游骑机警而多变,以及炮兵火力之凶猛。保护炮兵,也是一件要紧的事情。尤其我军炮兵,还要随战线前移,就更要保护炮兵了。”
虽说是个轻快活,但是整场战斗下来怕是都要听着大炮轰鸣,也捞不着近战的机会。
至于他到了清朝这边的匹配机制下,倒是颇有些儒将风范。
昭梿是王爷,从来没有经历过战阵,虽说打猎他经常去,但这种大阵仗,千人规模的都是第一次见。
他也难免会有些疑问
“将军如此布置,可谓成竹在胸。只是倭人在彼,若是埋伏人马,又当如何”
“王爷,这独角兽炮,也不是摆设。”
他本人也在大炮附近摆下来队形,倒是想要看看,这萨摩藩这一次能够在琉球一个小岛上摆多少人出来,给八旗刷军功。
蔡闵派回去的属吏,把事情告诉了三司官以后,三司官和摄政尚荣也在商议。
现在的三司官,虽然是萨摩藩统治琉球的工具,不过他们对于尚王也还算忠心。
为了避免出事,他们这边已经把清朝王爷前来问罪的事情,告诉了萨摩藩的奉行。
只是没想到,萨摩藩的人,向来头铁,这个时候居然还要募集奉行手下的藩士和足轻,以及在琉球的萨摩人,居然要和天兵较量。
向承训听了以后,坐在尚荣面前都直摇头。
“司官这是为何”
“摄政公有所不知,我派心腹家人去通告在番奉行,要他们远走北山,要么就收敛武装,不要被天朝人看到利刃。是不曾想,奉行居然要点起兵马,要和天兵较量。”
“那就让他们去较量,向卿又不是没有通报他们。”
“是啊,若仅仅是奉行,又可伪托商馆之说,天朝上邦,也未必会怪罪,只是呵斥几句。可是萨摩之人,素来剽悍而不听人言。”
那就是他们活该要死,听人劝吃饱饭,好言难劝送死的鬼。
三司官奇怪的事情是,为啥这次天朝能够察觉了萨摩藩的事情
毕竟天朝上国,到琉球来的人并不多,出海的商人也多去日本和朝鲜贸易,琉球就是一些商品的二道贩子中转站。
一定是有些商人,打听到了消息以后,就上报朝廷。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确实是个奸商家庭出来的,但是他是预先知道了日本这档子事情。
而嘉庆皇帝生气的地方,就在于区区一个日本
索洛维约夫的举报,也是和嘉庆混熟了以后,这才逐步把萨摩的事情都给拿出来的。
因此嘉庆才把这件事情,以给俄国在琉球开贸易后门为条件,换了俄国舰队搭载八旗兵前往。
也就是顺路的事情,回头索洛维约夫还要在广州补给,他这边的动作也要快。
要不然今年的风信赶不上,就要在广东耽搁很多时日了。
现在俄军在中间列阵,而安成率领三百清军已经到了左翼,德麟率三百清军掩护俄国炮兵,而俄军“马队”在右翼。
昭梿这时候坐下来,看着索洛维约夫骑在白马上,倒是指挥若定。
他也不知道,这一仗要打成什么样,就看到这位真是稳啊,可以说是大将风度。
“还真有埋伏,要独角兽炮对着那边草丛开火。”
榴弹打出去以后,不少在草丛上方爆炸,一时间还真的惊出来了一批日本武士。
只不过这些人穿的铠甲,看起来还像是幕府中期以前的,有的人脑袋上绑着白布,额头上有一片护额来当护甲。
至于这铠甲,就是把大河剧的杀阵指导叫来,可能还要比他们专业不少。
索洛维约夫还记得,以前看过nhk的大河剧,杀阵指导林邦史朗特意耍了一段马上的长枪。
萨摩这些野人,在这里也用不上战马,对于琉球是碾压局,因此也只有足轻和铁炮队。
甚至连弓箭都没有多少,和弓那玩意儿,玩流镝马也是需要技术和成本的。
索洛维约夫的炮兵,就用开弹从草丛里炸出来这么一群人。
然后就能够听到,似乎那边在炮击的间隙,有人在挥舞着武士刀,喊着什么。
“什么,突刺给给”
好家伙,一下子把索洛维约夫,从幕末水准给干到地雷战去了。
但日本兵就是有个优势,他们冲杀起来,是真的敢白刃战,也真的不惜命。
这股子二愣子精神,别处大概是没有的。
“发出旗语,放到一百个阿尔申以内再打。要安成的弓箭手,看红旗为号。”
昭梿在这里,就是个吃瓜群众,他虽然是整个舰队里地位最高的,但是也就是个富贵王爷。
但经历下来,他倒是很镇定。
“将军指挥若定,此战我军必胜。”
说话间,萨摩兵已经挺着长枪,挥舞着武士刀,都往前打过来了。
至于铁炮队,还远远的落在后面。
也不像是俄军这样,列队整齐。
萨摩藩的在藩奉行,看到了俄军全军都是铁炮,便想出来了突击的办法。
索洛维约夫都想骂这个家伙无谋,岛津家祖传的“钓鱼执法”难不成还要我教你
然后这些“突刺给给”的家伙,就在靠近到70米的时候,被俄军赏了一次密集的自由射击,不少人都给放倒在地上了。
后面的萨摩兵还在这样突击,他们就是想欺负铁炮队这玩意儿,装填要时间,近处一定是刀快。
然而索洛维约夫鼓捣的步枪,主打的就是一个装填迅速,众生平等。
很快他们就继续挨打,不少人冲到了三十米左右,就又被俄军士兵密集的弹雨打倒在地。
这下子,就是日本武士当中最为凶顽好战的萨摩野人,也顶不住这么猛烈的射击。
更何况在这里的也不是萨摩的正规军,在番奉行凑出来的人虽然多,但是也没啥用处。
至于后续的铁炮队,他们要射击之前,先要吃一轮俄军的炮击。
逃跑中的萨摩兵,还要被安成用八力弓的弓箭手从背后钉在地上。
“现在可以追击了么”
“要骑兵出击,快速解决战斗。还有,要小心有伤兵从地面上爬起来还击。”
索洛维约夫对于小日子,总是有些心理阴影,他们手上没有手雷,手雷都是俄军这边的标准装备,之前演习的时候,还给嘉庆皇帝,大清的文武百官,小规模的演示过一遍。
至于日本人这种顽抗到死,也不是哪个地方都这样,九州有些地方就特别严重。
索洛维约夫的安排倒也没错,后面穿着甲的八旗兵,在放箭以后,就过来打扫战场。
当然了,有可能的,还是要抓活的。
俄罗斯和清朝,以前在战场上有过交手,西伯利亚哥萨克vs八旗+福建藤牌兵+高丽火枪兵,这倒是第一次协同作战。
很快,就给萨摩人打成了萨摩耶。
甚至于行进中吹奏的小曲,都是打萨摩藩的专用小曲。
德麟这边要割人头,除此以外,就是看看有没有那种还能抢救一下,用满清十大酷刑,或者大记忆恢复术能够套出来点情报的。
要割人头,日本人也说不出来什么,一般的杂兵,割了人头以后就扔到坑里,焚烧尸体,这样也可以避免疫病流行。
这些人头,倒是要检查一下的,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大官。
然后,据活着的萨摩兵交待,萨摩在本地的代官、奉行之类的,全都交待在这里了。
嗯,收拾的干干净净,至于逃跑的那些家伙,慌慌张张的就奔向首里城。
尚灏王听了以后,先是惊讶,然后狂喜,最后是忧虑。
这天兵带着南蛮人来组队,威力可是真的恐怖。
双方大概列阵,二十分钟左右,萨军的战斗力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三司官和摄政合计以后,也觉得不能放这些倭人进来,于是琉球这点可怜的战斗力,还需要用来关上首里城的大门,严加防范。
至于久米村那边,见到了有败逃过来的萨摩足轻和藩士,那是毫不客气地请他们尝尝老乡锄头的厉害。
萨摩人在战场上一向都是战斗力爆表的代名词,这一次倒是体验到了,在安土桃山那会儿,岛津都很少遇到的“落武狩”。
这也不奇怪,因为久米村虽然琉球人也不少,但是这里定居的闽地汉人,也是有相当规模的。
至于这种800+比0的战斗结果,索洛维约夫自己都没想到。
这明治小曲,不光是记得旋律,他居然还会唱,一看就是残留了过去的记忆,应该是没少板载。
至于六百八旗在前面开路,两千俄军跟在后面,中间是俄国将军和中高级军官、大清王公大臣,这个阵势对于琉民来说,也是第一次见到。
只不过天朝上国,怎么还有南蛮兵跟着一起过来
甚至有些琉民还在谐音梗,那就是俄军的制服除了近卫猎兵的黑色,都是绿色外套。
“这是不是也算绿营”
索洛维约夫知道了,又得哭笑不得。
而俄军的乐手,还在后面吹奏着明治小曲,他们刚刚讨伐了萨贼,而且还都是官军。
这乐子,要多大有多大。
至于这些俄军士兵,对于日本人的武士刀很好奇。
刚才在那里打扫战场的时候,清军和俄军的不少官兵,都在收集完整的武士刀和长枪。
只不过俄国人这边觉得胁差这种切腹的小刀,用途还更多一些,于是收集的比较多。
而清军这边,他们收集的倭刀,纯粹是备用武器。
倭刀虽然加工工艺也要落后了,不过也算是比较好用的,对付无甲兵的利器。
虽说八旗更喜欢骑射,但是有好刀的时候,他们也会给好评的。
等看到了大清天兵到来的时候,首里城也很快打开了城门。
然后昭梿和索洛维约夫,还有他们以下的清俄两军官兵,随军的俄国外交官,来宣谕的大清文官,看到了让他们迷惑的一幕。
尚灏王亲自率领琉球的官员出来迎接,而且拜伏在地,泣不成声,举起来双手三呼万岁。
昭梿多少还有点心理准备,毕竟大清是天朝上国,这一次算是给琉球去除了祸患,萨摩藩将来被驱逐,还少了一大恶政。
至于索洛维约夫,他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呢!
他不过是沙俄的步兵上将而已,不要弄得这么大阵仗。
当然,这里面还有些年轻的女孩子,大概就是琉球当地被成为“祝女”的巫女。
里面还有些老太太,应该是年纪比较大的祝女,无论虚实,有三十三家之多。
等到了现代,也就剩下了原来尚王祭拜的小岛上,祝女还在营业。
说起来,这琉球的祝女,要是年纪还小的,真的有些模样不错的。
不过索洛维约夫也清楚,自己这次出门,也是不能造次的。
毕竟老婆奔着澳门去了,要是到时候汇合的时候,带个琉女回来这可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