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遭人惦记的聚宝盆
“爹,真的。”陶才礼满是嫉妒,把粉条往前一递,“这东西叫白玉粉条。
最近在镇上可火了,就没人不知道,酒楼食肆都抢着买这个粉条。
您别看它平平无奇,一斤可是要卖二十五文呢!”
“一斤二十五文?你没听错?”陶里正神色正了正,坐直身子,接过粉条仔细端详。
又掰断一根放到鼻尖闻了闻,没什么特别的味道,他又塞进嘴里嚼了嚼。
依旧没什么特别的,纳闷的不行,“这东西能卖二十五文?”
他实在是想不通。
买东西的莫不是傻子?
“儿子也想不通啊,但它确实能卖到二十五文一斤。”陶才礼跑渴了,一屁股坐下,抱着茶杯一饮而尽。
陶里正不得不信,又问,“这是什么做的?”
“粉条如今是那伙流民的聚宝盆,咋能让外人知道秘方。”陶才礼觉得老爹问这个问题有些傻。
“啥也不知道,你回来吱哇乱叫个啥?”陶里正瞪着眼骂人,嫌弃人蠢,“再说人家不说,你就不知道动动脑子想想办法?
东西如何做的外人不知道,但是他们这段时间买什么最多总知道吧?”
经老头这么一提醒。
陶才礼想到什么,一拍大腿激动的站起来,“爹,我知道了,他们这段时间老去各个村收地蛋。
他们拢共才二百号人,哪能吃得了那么多地蛋。
肯定是用来做白玉粉条了。”
越说他越觉得这东西是粉条做的,以拳击掌,双眼放光的看向老爹,“肯定是用地蛋做的,一定!”
陶里正若有所思,看看手里长条白色粉条,想想地蛋土不拉几的样子,怎么都没法把二者联系起来。
可他又觉得三儿子说的没错。
东西只要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一定有原材料。
就像麦面是用麦子磨出来的,豆面是豆子磨出来,都是一个道理。
“爹?”陶才礼看老头神色变来变去,半晌没说话,不由急躁的催促,“爹?您说话啊,咱接下来咋办?”
“啥咋办?你想咋办?”陶里正没好气的看人。
“爹,你老糊涂了?”陶才礼勾个凳子,一屁股坐到老头面前,压低声音说:“如今粉条在镇上卖的好,一斤就要二十五文。
那伙流民指定挣了不少银子,这要是卖出几千斤几万斤,得有多少银子啊?
堆一块都能成山了,您老就不眼馋?
这么挣钱的营生,要是能握到咱陶家手里,那咱家岂不是要发了?”
陶才礼说着嘿嘿笑出声,一脸陶醉样。
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就已经开始做躺在金山银山上的美梦了。
大哥在镇上当官忙的很。
二哥自从娶了二嫂,就彻底住在了二嫂娘家,跟入赘岳家没两样。
爹身旁只剩他一个儿子。
若是能把这门营生抢过来,爹不交给他还能交给谁?
这营生可比开赌围子挣钱。
“爹,如今镇上的酒楼食肆都买这粉条,听说连下坎儿住着的胡商都买呢。
说是做起来省事方便,开春商队出发都打算买粉条当口粮,这可是一门大生意……”陶才礼越说越兴奋,压根没看到老爹黑沉的脸。
陶里正忍无可忍,一拳头砸到儿子头上,“你少做梦!这营生是人家的你想怎么抢?”
陶里正不是不心动,可这秘方岂是说抢就能抢的?
仗着里正身份,还有大儿子的户房典史身份,他圈了不少地,征徭役的时候顺带借大儿子的势贪点银子。
再要么就是收粮税的时候做个大斗小斗,贪点粮食。
这些说来说去都是小事,大事他还没真没干过。
“光知道贪?也不动动你那猪脑子,你都知道挣钱的营生,那伙流民能把摇钱树拱手让人?”陶里正气的又锤人一拳。
“爹?你怕啥啊?我怎么觉着您越老胆子越小?”陶才礼不愤,抱着头站起来,离老爹远远的,“我大哥的女婿可是镇丞,这个镇子最大的官。
有他老人家撑腰,谁看对咱陶家出手?”
“闭嘴,别一口一个女婿的,你知道镇丞大人有多少房小妾吗?
十八房,整整十八房,你大哥在他面前啥都不算!”陶万山说的呼哧带喘,“兰柔如今又不得宠,你少打粉条的主意。
要是给你大哥惹了麻烦,老子打断你的狗腿!”
陶兰柔是大儿子陶才仁的大闺女,也是他的头一个孙辈,在家也是宠着长大的。
本想好好给他寻个女婿,谁承想镇丞竟看上了她,陶家惹不起镇丞大人,只能把兰柔嫁过去。
好在兰柔嫁过去头两年老头子稀罕她,也愿意给陶家一些好处。
他的里正之位,才仁的典史位置,都是镇丞给的。
这些年过去,镇丞一房又一房往后院抬人,兰柔也逐渐失宠。
若不是生了个闺女,才仁的典史位置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老爹为了大哥竟要打断他的腿,陶才礼的脸一瞬扭曲,嫉妒、阴鸷在眼底一闪而过。
又是大哥。
难道只有大哥是爹的儿子,他和二哥就不是了?
他受够了老头子的偏心眼。
要不是老头子满心满眼都是大哥,二哥能一成亲就住去岳家?
可心里再恨他也没办法,谁叫大哥有本事呢。
他和二哥还得仗着人家的势过日子。
要不然他们兄弟俩早就和大哥撕破脸了。
陶里正察觉到自己话重了,想找补,但他一个当爹的怎么可能跟儿子低头。
只哼了一声,睨着儿子,“咋?我这个当爹的还不能说你两句?跟爹还记仇?
再说,爹不光为了你大哥,还为了你和你二哥。
你大哥倒了,咱家没了靠山,你以为你和你二哥能有好日子过?
别忘了咱是一家人,真出事了一个也跑不了。”
陶才礼嘲讽的扯扯嘴角,一甩袖走了,没再多说一句。
“听爹的,别惹事!犯些小事你大哥能兜住,大错别说你哥了,就连镇丞大人都兜不住。”陶万山不放心,又扬声叮嘱一句。
回应他的只有越走越快的身影。
“唉~”陶万山长叹一口气,肿胀的眼袋越发明显,余光看到手边的粉条时,眸底却划过一抹深思。
他想再看看这粉条是不是真如老二所说的是个聚宝盆。
若是真的,倒是可以谋划一二。
陶家一家吃不下,可以多拉几家入伙啊。
甜丫不知道粉条已经被人惦记上,也没精力多管。
因为腊月初五悄然而至,今天是穆家来桑家下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