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春联风靡大明

除夕夜,张无忌一家人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之中,正忙着张贴那红彤彤、透着喜庆劲儿的春联。

这贴春联的一幕,恰巧被一位路过的宫中侍卫瞧见。

侍卫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与新奇,赶忙一路小跑着回去,将此事添油加醋地讲给了朝中大臣们听。

大臣们听闻后,先是一阵面面相觑,随后眼中纷纷闪过一丝兴奋与效仿之意。

不多时,朝堂之上便炸开了锅,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自家该贴什么样的春联,那热闹劲儿,丝毫不亚于早朝时的激烈辩论。

没过几日,皇宫之中便处处张灯结彩,红彤彤的春联挂满了各个宫门,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皇宫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

大臣们纷纷带着家眷,在自家的府邸门前忙碌起来,有的亲自爬上梯子张贴,有的在一旁指挥着位置,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时不时地帮着递个东西,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这股贴春联的热潮之中。

这股风潮很快便吹到了民间。

百姓们听闻皇宫里都贴上了春联,个个都好奇不已,纷纷效仿起来。

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互相交流着贴春联的心得。

只见那集市上,卖春联的摊位前围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春联,仿佛晚一步就抢不到这过年的喜庆与好运。

家家户户,不论贫富贵贱,都忙着在自家大门上贴上那红彤彤的春联。

有的家庭,父亲站在梯子上,母亲在啦”。

有的家庭,全家老小齐上阵,一边贴一边念着春联上的吉祥话,笑声回荡在整个小院。

最终,这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便在这股热烈的氛围中,深深地扎根在了人们的心中,流传至今。

除夕过后,京城里那红艳艳的春联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而一场更为深远的文化风潮正在悄然兴起。

京城国子监内,一群身着青衫的学子围坐在暖阁之中,面前摊开的红纸上墨迹未干。

为首的是一位面容清癯的年轻学子,名叫陈子昂,此刻他正提笔挥毫,笔走龙蛇间一副对联已然成形。

"好!'春风化雨千山秀,福字临门万户欢',子昂兄这对联既应景又大气!"

一旁的同窗拍案叫绝。

陈子昂搁下毛笔,谦逊一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听闻前些日子张真人家贴的春联,那才叫一个妙绝。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短短十四字,道尽人间至理。"

"说起这个,"另一位学子插话道,"我叔父在礼部任职,说这几日翰林院的大人们都在钻研对联之道,连圣上都亲自题写了'国泰民安'四字,赐给了几位重臣。"

暖阁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声。

要知道,在以往,春联不过是民间小技,如今竟能得天子垂青,可见其地位已今非昔比。

"不如我们也办个'新春联会'?"陈子昂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邀京城各书院学子齐聚,以文会友,共赏佳联。"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不出三日,消息便传遍了京城各大书院。

到了约定的日子,翰林院外的空地上搭起了彩棚,来自各处的学子们或站或坐,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高声吟诵,好不热闹。

彩棚中央悬挂着几副墨宝,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副金边红底的对联:"梅开五福临门第,竹报三多到户庭"。

笔力雄浑又不失灵动,落款正是陈子昂。

"子昂兄这对联,将梅竹二君子的品格与新春祝福融为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位白须老者捋须赞叹,正是国子监的周祭酒。

陈子昂深施一礼:"学生惭愧,不过是借古人智慧罢了。

梅开五福取自《尚书》,竹报三多典出《诗经》,学生只是稍加变化。"

周祭酒满意地点点头:"不骄不躁,是为君子。

对联一道,看似小巧,实则包罗万象。

从天文地理到人情世故,无一不可入对。

你们年轻人能热衷此道,实乃文坛幸事。"

这场联会持续了整整一日,直到夕阳西下,学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然而春联文化的种子,却已随着这些读书人的脚步,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

陈子昂的书箱里除了几册珍本外,还小心翼翼地放着一叠红纸——那是他精心收集的京城各家春联佳作。

"子昂,这次回去可要把京城的春联之风带到江南啊!"同窗们打趣道。

陈子昂笑着应承:"一定一定。待来年开春,我必带回江南才子们的佳作与诸位共赏。"

乘船南下,陈子昂望着两岸渐次出现的村落,发现越往南走,贴春联的人家就越少。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播这一习俗的决心。

回到苏州老家,陈子昂第一件事就是拜访了当地最有名的松鹤书院。

书院的王山长是他父亲的故交,听闻京城兴起的春联之风,也颇感兴趣。

"贤侄所言极是。"王山长捋着花白胡须道,"对联一道,最能考验学子才思。平仄对仗,意境相合,非通晓经史者不能为之。明日我便召集书院学子,也来个'斗联大会'如何?"

消息一出,苏州城的学子们沸腾了。

江南文风鼎盛,才子辈出,谁不想在这样的场合一展才华?

这一天,松鹤书院内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

院中搭起了十多个凉亭,每个亭子里都备有笔墨纸砚。

学子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五成群讨论,时不时爆发出喝彩声。

陈子昂作为京城来的"春联使者",自然成了焦点人物。

他站在主亭内,面前的长案上铺着一张巨大的红纸。

"今日我出一上联,请诸位才子对下联。"

陈子昂提笔写下:"雪里梅花传春讯"

一时间,亭内鸦雀无声。

这对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雪与梅是冬春之交的意象,"传春讯"又暗含报春之意,要对得工整又不落俗套,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