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再度扩张,蔬菜供应基地
三天后。(新#a(完.本,′\神?÷a站u ^¤+免ˉ费^??阅?读·
杜婉怡抵达了社里,方唯经过面试,认可了对方,让对方暂时担任自己的秘书。
董事长秘书的到位最开心的莫过于杨峰,他将手里大部分的事务性工作交给了对方,自己也能更好的完成助理的工作。
要知道之前他可等于是把助理和秘书的工作一肩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方唯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育种工作中,虽然具体的事情不需要他动手,但时不时的对研究项目进行指导,无形中加快了各个项目的进展。
时间匆匆。
方唯这段时间都没有离开社里,但和海水稻试验田那边一直保持着联系。
据王木齐反映,试验田里的海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再有两个月就可以进行收割。海水稻一般的生长周期在4到5个月,试验田里的海水稻生长速度要快一些,大致在三个半月就能成熟。
毕竟现在还处于海水稻的筛选阶段,这个速度已经可以了。
这天一早。
方唯去了林业公司位于红旗乡的承包林地,这一带虽然没有大的山脉,但伍家岭绵延数十里,搞植树造林还是不错的。
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大面积的种子油茶树,树苗选用了方唯培育出来的改良品种,放眼望去,一大片一人多高的树苗整整齐齐排列在山上,显得生机勃勃。
经过县林业局的批准,原先各家各户在山上种植的杂木和果树,正在有计划进行砍伐。
这一带的山上可没有野生林和野生林木,山上的树种早就换了一茬又一茬。山上没有什么珍贵的树木,杂木多以速生品种为主。
“支书,我们规划了油茶树林、其中会搀杂一些楠木、松柏、银杏、红豆杉等几十个珍稀林木品种。
在半山腰的位置,会种植草药。头几年我们需要的人手比较多,公司除了新聘用了一部分员工之外,还会根据生产情况大量雇佣临时工。精武暁税罔 勉肺越独”
林业公司的的负责人陪同方唯进行了考察,并介绍了相关的情况。
目前油茶树的树苗完全可以跟得上生产所需,但珍贵林木的树苗供应稍微有些紧张,目前公司的苗圃正在加紧时间进行培育。
不过,无论是之前的树种替代计划还是新增的植树造林计划,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倒也不用太着急。
承包山林本来就是长线项目,方唯自然能理解。
“不要太赶,要把工作做扎实,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多关注生态环境。”
林业公司之所以要在山里穿插种植珍贵林木,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山上的林木品种太单一,从而影响整个生态。
物种的多样性还是需要的,方唯并不急于从这些承包林地中榨取利润。
他更在意可持续发展。
“好的,我们会注意的。”
负责人赶紧表态,然后又带着方唯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次承包的林地并不是完全连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五大片区。不过这对于植树造林倒没有啥影响,就是管理上更需要细致一些。
临近中午。
方唯结束了考察,驾车去了二姐家。
二姐一家同样住进了新房,田炳义买了一辆大排量的摩托车,整天忙来忙去的。
“老三,你怎么突然来了?我这就给你姐夫打电话,让他快点回来,等会我搞几个菜,你俩喝几杯。”
二姐见了方唯很高兴,马上给田炳义打了电话,然后又出去了一趟,回来就开始准备午餐,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田炳义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方梅很快炒好了几个菜,方唯觉得大家下午都有事就没有喝白酒,而是和田炳义一起喝了一点米酒。?2·8~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姐夫,我看你那边的情况不错,回头要不要再增加一些蔬菜种植面积?”
方唯先和二姐聊了一会家常,然后扭头看向了二姐夫,很认真的问了一句。
“我们的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都卖的很好,产量早就不够了,我和林总说过一次,当时他在忙其他的事情,让我缓缓再说。”
田炳义实话实说,他觉得现在的蔬菜面积起码还应该翻一倍。
方唯点点头,让田炳义先去和几个乡镇谈一谈,他回头会和林炳坤说这事儿的。
田炳义很高兴,当即又干了一碗米酒。
“老三,听说你在搞什么海水稻,整天往
粤地跑,那玩意真有那么神奇?”
关于海水稻的事情都在县里传开了,据说可以用海水灌溉,大家都觉得很稀奇。
方梅同样很好奇,今天见到了三弟就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那玩意有啥神奇的,用海水直接灌溉肯定不行,就是不挑地,在盐堿地或者滩涂也可以生长。不过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培育成功,得等几年。”
方唯哈哈一笑,给二姐和二姐夫简单的做了一下科普。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完了午饭,方唯也没多呆,随后就去了县城。
他今天之所以这么关心种植蔬菜的事情,是因为林炳坤虽然没有马上同意田炳义扩张的计划,但也没有把这事儿扔在一边。
在对方提交的报告里面说过这事儿,杨峰还特意摘出来给他看了。
方唯到了县里直奔大型农贸市场而去,县里的农贸市场还是瑶岭集团投资兴建的,如今的生意越发的红火。
房产公司随后又投资兴建兴建了农贸市场二期,二期的位置在城关镇的边缘,交通很方便。
他在农贸市场二期附近停好车,走下来一看,只见这边车水马龙,甚至比农贸市场一期还要热闹。
而且主要是以批发蔬菜、特色农产品以及当地的土特产为主,零售生意也做,只不过是兼顾的。
瑶岭农业出产的蔬菜远近闻名,再加之还有大棚出产的特色农产品,吸引了无数的客商前来进货。不仅有周边县市的客商,而且还有外省的客商。
现在的问题是蔬菜和特色农产品的产量跟不上,别看这会儿还很热闹,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前来采购的本地人,也就是零售客户。
想进货要赶早,大一点的客商都知道。
方唯去里面转悠了一下,很快就转身出来,然后返回到了办公室。
“杨助理,你去把上次林总关于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报告拿来,我签完字你就给他传过去,让瑶岭农业尽快落实。”
方唯一向都是行动派,既然决定了扩大蔬菜和种植面积,就不会拖泥带水。
杨峰很快就处理好此事,林炳坤同意了田炳义的方案,相信要不了多久,田炳义手里的土地面积就会翻倍。
晚上。
阿姐做了几个方唯爱吃的菜,三个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顿晚餐。
盘莲花最近几乎没什么事,所谓的技术顾问也不过是个虚职,刚开始还有人向她请教一些问题,但到了现在她都快变成吉祥物了。
一来二去,她也懒得动辄去竹器厂,说好厂里有啥事就让他们打电话。
“三哥,你不去看看你的海水稻吗?”
吃过饭,夫妻两人坐在堂屋里喝茶,盘莲花突然来了一句。
“等过段时间海水稻成熟了再去,咋了,你想出去转转?”
老夫老妻了,只要盘莲花一开口,方唯基本上就能明白对方想说啥。
“是啊,最近有点无聊。”
盘莲花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正好,我最近打算去天南基地看看,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天南?”
方唯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天南了,他之前还给当地画了大饼没有兑现,是时候把这事儿落实到位。
“好啊,带上阿姐,我们去天南玩玩。”
盘莲花去过一次天南,对那边的印象还不错,值得再去一趟。
方唯点点头,第二天就让杜秘书订票,然后从省城飞往了春城。
这次外出他只带了杨峰没有带杜婉怡,作为秘书,杜婉怡需要留在社里帮方唯处理一些事情。
一行四人来到春城之后,方唯和杨峰直接去了天南基地,而盘莲花和阿姐则在春城和周边游玩。
“支书,杨助理,天南的气候和水土很适合玉米的育种。基地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佳,甚至比新林县出产的玉米种子还要好上一丢丢。”
负责人不停的向方唯和杨峰介绍基地的工作成绩,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实际上方唯也发现了异常,先不说具体的数据,天南基地出产的【玉香二号】种子,仅看卖相就比育种小组的出产更好。
如今的【玉香二号】还处于最后的验证阶段,不过天南基地也开始尝试培育新品种玉米种子,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于培育出来的种子和新林县那边有略微的差异,方唯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
大概是因为两地的气候、水土差异太大,才使得各项数据都有一些细微差别。
总的来说,天南基地培育出来的【玉香二号】种子更优。
“不错,真不错!看来你们是用了心的。”
方唯随口夸奖了对方一句,基地负责人兴奋不已,整张脸都涨红了。
杨峰赶紧记录了天南基地取得的成绩,打算随后就给林炳坤发过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