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惊天言论

第272章惊天言论

苏耀阳那掷地有声的八个字——“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喧闹的宴会厅里激起了千层浪。

前一秒还热烈交谈、推杯换盏的将领们,动作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筷子悬在半空,酒杯停在嘴边,所有人的脸上都凝固着一种混杂着震惊、错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在了苏耀阳的身上。

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现在是民国二十九年,公历1940年。

这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最为黑暗、最为艰难的时期。

在座的每一位将军,都对当前的局势有着切肤之痛。

沿海最富庶的地区已经全部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龟缩在西南一隅,依赖着三峡、秦岭等天险,才勉强维持住一条摇摇欲坠的防线。

国际援助的通道,随着法国的投降和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几乎被完全切断。

国内经济早已崩溃,从今年开始,法币的贬值速度如同雪崩,重庆的米价比起战前已经暴涨了五十多倍!。

后方民众在饥荒和日复一日的重庆大轰炸中苦苦挣扎,疲惫与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就在前不久,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刚刚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给全国的抗战士气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而汪精卫之流更是在南京粉墨登场,成立伪国民政府,大肆宣扬“曲线救国”的卖国言论,让本就弥漫的投降风气愈演愈烈。

失败、牺牲、崩溃、背叛……这才是他们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的现实。

在这样一片愁云惨雾之中,苏耀阳,这个年轻的民团军官,却石破天惊地喊出了“中国必胜”

一众将领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这是哪里来的底气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狂妄还是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的得意忘形

就连对他最为欣赏的李宗仁,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他当然希望中国能胜,可现实的沉重压力,让他不敢有丝毫的乐观。

苏耀阳这番话,听起来更像是一句鼓舞士气的空洞口号,而不是基于现实的冷静判断。

最先开口的孙连仲,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以为苏耀阳是喝多了,在说醉话。

苏耀阳当然将一众将领们眼中那包含了悲观、迟疑、不解、甚至是一丝怜悯的复杂眼神尽收眼底。

但他并不生气,反而很理解众人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那句话在他们听来,有多么的石破天惊,又有多么的……不合时宜。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1940年的中国,究竟有多么困难,有多么绝望。

就在几个月前,东北抗联的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

苏耀阳从一些零星的情报中拼凑出了那段悲壮的末路。

从去年年底开始,将军的部队就从上千人锐减至几十人,到最后阶段,身边仅剩下几名战士。

最信任的警卫排长叛变了,携带着机密文件和最后的经费投靠了日本人,将将军的行踪彻底暴露。

在被包围的最后日子里,他甚至遇到过上山打柴的同胞,那个村民劝他投降,而将军的回答是:“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可那个老乡下山之后,立刻就向日本人告了密。

最终,那个饥寒交迫、身患重病的铁血汉子,在冰天雪地里,独自一人,用两把手枪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据说,残忍的日军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能消化的树皮和草根,就只有一团团的絮。

连最英勇的战士都会被自己人出卖,连最坚定的将军也只能靠吞食絮果腹,这就是如今的现实。

敌人步步紧逼,国土不断沦丧,希望在日复一日的轰炸和牺牲中渐渐渺茫。

在这种情况下,绝望就像一种会传染的瘟疫,普通人被感染,军人被感染,甚至连在座的这些高级将领,也无法幸免。

想通了这一点,苏耀阳心中最后的一丝波动也平复了。

面对满堂的质疑,苏耀阳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清了清嗓子,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宴会厅里尴尬的寂静。

“诸位……”他环视众人,目光坦诚,“大伙也别觉得我是在说大话,我刚才的话,是有完全依据的。”

他顿了顿,给了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用一个极为生动的比喻,开始了他的论证。

“在我看来,日本就好比那说书里的程咬金,看似威猛,实则就会那么三板斧。

一旦这三板斧劈完,它就没有别的牌可打了!”

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让不少将领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动了一些。

苏耀阳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立刻抛出了他的第一个重磅炸弹。

“别的不说,那就拿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来说。

从去年开始,日本国内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罕见旱灾,粮食普遍歉收。

为了维持战争,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在本土实行严格的粮食配给制度,限量购买。

同时,他们还在国际市场上,动用宝贵的外汇,紧急购买了数十万吨的面粉,以补充国内物资的紧缺。”

这番话一出,在座的将领们脸色微变。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人,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粮食出了问题,对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正在进行全面战争的国家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一清二楚。

苏耀阳看着他们的反应,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于是乘胜追击,抛出了更具杀伤力的第二个数据。

“再说说他们的钱袋子。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拥有约3.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黄金储备约有400吨。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他伸出三根手指,然后猛地收回两根。

“而到了今年,也就是短短三年时间,日本国内的黄金储备已经降到了不足一亿美金!”

“轰!”

这个数字,就像一颗真正的炸弹,在所有人的脑海里炸开了。

不足一亿美金!

整个宴会厅瞬间炸开了锅,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再也无法保持安静。

“什么不足一亿了”

“这……这怎么可能三年就烧掉了这么多钱”

“如果这是真的……那小日本岂不是……”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是傻瓜。

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

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工业,归根结底,打的就是钱。

像日本这样资源贫瘠,一切都要靠买买买的国家来说,如果没有了钱,没有了黄金和外汇,就买不来石油,买不来钢铁,买不来橡胶,那它前线的飞机坦克大炮,就全都会变成一堆废铁!

全面战争才打了三年,日本的经济形势就已经恶化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苏耀阳说的是真的,那傻子都知道,日本人绝对支撑不了太久了!

苏耀阳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最后做出了总结性的发言,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我想请问诸位,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还能维持多久

只要咱们再支撑几年,日本的崩溃,指日可待!”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震惊过后,一个更大的疑惑,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问题。

日本的粮食储备、外汇储备……这些数据,绝对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核心机密,除了裕仁和他身边极少数的几个核心重臣,根本不可能有外人知晓。

他苏耀阳,一个偏居山西的民团头子,究竟是怎么知道的

众人再看向苏耀阳的目光,已经彻底变了。

从最初的感激,到后来的欣赏,再到刚才的质疑,而现在,则变成了一种混杂着敬畏、惊疑和深深忌惮的眼神。

他们看着苏耀-阳那信誓旦旦、不似作伪的模样,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难道……他神通广大到了连这种级别的绝密情报都能弄到手这个年轻人背后,到底还隐藏着怎样恐怖的实力和背景

一时间,苏耀阳在众人眼中,变得愈发神秘莫测起来。

良久,一直没说话的白崇禧神情严肃道,“明曦……你也是一名军人,当知军人无戏言的道理。

如果你不能为你刚才的话负责,我可以当你刚才的话是喝多了醉话,只要你向在座的各位道个歉,我可以当做没听到,可一旦你承认了刚才你所说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数据的真实性,将来要是发现数据有较大的初入,你是要负责的!”

看到白崇禧肃穆的表情,苏耀阳目光从在场众人身上环视了一圈,突然展颜一笑:“白长官言重了,如果您认为职部的话不可信的话,那您就当我在胡说八道好了。

毕竟职部刚刚喝多了酒,一时间说了些胡话也是有的。”

“嘿……你小子……”

白崇禧差点没被他的话气乐了,指着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而李宗仁、孙连仲等人看向苏耀阳的目光里却带上了一丝欣赏,这小子拿得起放得下,不会因为面子而硬撑,仅凭这点就比许多人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