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第271章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两天后归州
长达数公里的钢铁长龙,卷着一路的风尘,终于缓缓驶入了这座扼守长江要道的古城。
成百上千辆军用卡车和装甲车,如同归巢的巨兽,在城外有序停靠,引擎熄火的瞬间,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连续数日行军,即便路上没有遭遇大的战斗,也让所有人的神经紧绷到了极限。
苏耀阳推开车门,从吉普车上跳了下来,军靴踏在归州坚实的土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直到这一刻,那股始终悬在心头的、若有若无的危机感,才彻底消散。
他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噼啪”的脆响。
“总座!”
黄观涛快步走了过来,敬了个礼,“部队已经全部进入指定区域,随时可以休整!”
“干得不错。”苏耀阳点了点头,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让弟兄们好好放松一下,但警戒不能松懈。”
说完,他便带着几个卫兵,朝着归州城门走去。
他需要和第五战区的高层见个面,协调一下后续的防务以及撤离问题。
然而,当他走到距离城门还有百米之遥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停下了脚步。
只见高大的归州城门下,竟然黑压压地站着一大片人。
为首一人,穿着笔挺的二级上将制服,身姿挺拔,面容坚毅,正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而在他的身后,白崇禧、李品仙、孙连仲……数十位在后世鼎鼎大名的国军高级将领,齐刷刷地站成几排,肩上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组成了一道由将星构筑的城墙。
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苏耀阳愣住了。他预想过各种会面的场景,却唯独没想过,李宗仁会用这种近乎迎接凯旋英雄的最高规格礼遇来欢迎他。
没等他反应过来,李宗仁已经带着他身后那群将星闪烁的将领们快步迎了上来。
“明曦……我们可是在此恭候多时了!”
李宗仁的声音洪亮而真诚,他走到苏耀阳面前,不等苏耀阳敬礼,就抢先一步,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苏耀阳的手。
“李长官,您这是……”苏耀阳受宠若惊,连忙想要抽出手来行军礼。
“诶……不必多礼!”
李宗仁用力地摇了摇他的手,眼神里充满了复杂而真挚的情感,有感激,也有一丝愧疚。
“我代表第五战区,代表身后这数十万已经安全转移的将士,感谢你!
感谢你和你的山西民团,为了掩护大军撤退,不惜以身犯险,孤军断后!此等高义,德邻铭记于心!”
他的话音刚落,他身后的数十名将领,齐刷刷地对着苏耀阳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看着朝他敬礼的李宗仁和一众将领们,苏耀阳突然觉得眼眶有点湿润,仿佛这些日子的辛苦和牺牲全都得到了回报。
阳光下,数十位高级将领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他们的对面是立正还礼的苏耀阳。
夜幕下的归州城灯火通明,一扫战争的阴霾。城中最大的酒楼“望江楼”今日被第五战区司令部整个包了下来,门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楼内却是人声鼎沸,暖意融融。
李宗仁为了表达自己最真挚的谢意,特地在此设下盛宴,款待苏耀阳以及他麾下所有团级以上的军官。
宽敞的宴会厅里,十几张巨大的红木圆桌拼凑在一起,形成一张足以容纳近百人的超长宴席。
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归州特色菜肴。
有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秭归粽子。
还有口感香甜酥脆的三峡苕酥,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伸手去拿。
以及肥瘦相间、晶莹剔透的腊肉,散发着浓郁的烟熏香味;
还有那用清凉井水制作的凉虾,盛在玻璃碗里,如同剔透的白玉。
更有那用本地豆渣和鲜嫩蔬菜一同烹煮的合渣,以及从长江里现捞上来的、做法各异的江鲜鱼肴……
满满当当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盛宴图。
对于在宜昌前线啃了半个多月干粮和罐头,时刻在泥浆和炮火中打滚的苏耀阳等人来说,眼前这景象简直不亚于天堂。
“弟兄们,别客气……开动!”
苏耀阳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肥美的腊肉塞进嘴里。
他一声令下,黄观涛、程如风等一众山西民团的军官们,也纷纷甩开了膀子,风卷残云般投入到了这场美食的战斗中。
一时间,宴会厅里只剩下筷子与碗碟碰撞的清脆声,以及众人大快朵颐的咀嚼声。
李宗仁、白崇禧等一众五战区的将领们,只是含笑看着,并不动筷。
他们知道,对于这些刚刚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将士而言,任何客套话都比不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饱饭来得实在。
苏耀阳的吃相虽然豪迈,但并不粗鲁。
他一口气吃了七分饱,感觉胃里暖洋洋的,那股因连日征战而产生的疲惫感都消散了不少。
这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
他抬起头,看到李宗仁正含笑看着自己,眼神里满是欣赏和宽和,不由得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他挠了挠头,带着几分憨厚地说道:“实在是这些日子一直没吃过一顿热乎饭,好不容易能吃一顿好的,故而失态,实在是让长官见笑了。”
李宗仁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
“明曦说的哪里话!
你们都是为国征战、劳苦功高的将士,别说是一顿饭,就算是把这归州城最好的东西都搬来,也抵不上你们的功劳!来,我敬你一杯!」
说着,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耀阳也连忙端起酒杯回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的气氛也从最初的狼吞虎咽,逐渐转为了热烈的交谈。
苏耀阳吃饱喝足,便放下了筷子,开始和李宗仁、孙连仲等一众国军将领们闲聊起来。
宴会厅内酒酣耳热,气氛愈发融洽。几杯烈酒下肚,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
素以善守著称的孙连仲,这位在台儿庄战役中打出赫赫威名的铁汉,此刻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几分忧色。
“唉……”
他感慨道,“明曦老弟此次虽解宜昌之围,挫败了日寇的凶焰。
可放眼全国,战局依旧糜烂。上海、南京、徐州……国都沦陷,大片国土沦丧。这仗,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他这一番话,像是往热烈的气氛里泼了一盆冷水,在座不少将领都感同身受,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孙总司令所言极是。小鬼子的飞机大炮太厉害,一个师团的火力,比我们一个军都强。”
“我部在南线与日寇交手,正面阵地往往一日数易其手,伤亡惨重……”
一时间,乐观的气氛被一股沉重和悲观所取代。
苏耀阳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他将手中的酒杯轻轻往桌上一放,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孙将军,诸位将军,”
苏耀阳环视一周,“诸位之忧虑,耀阳感同身受。然则,耀阳以为,对于战局,我等不必如此悲观。”
众人皆是一愣,连李宗仁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苏耀阳站起身,目光炯炯有神:“诸位请看。
目前形势,我弱敌强,此乃事实,无需讳言。
但战争的胜负,并非只看一时一地之强弱。”
他加大了声音:“日本,弹丸岛国,其国力、资源,皆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它是一个工业国,但它的工业需要从海外进口的石油、钢铁和橡胶来维持。战争每多打一天,它的消耗就多一分,它的国力就弱一分。此乃其天生之死穴!」
接着,他继续道:
“而反观我中华,虽是弱国,却是大国。
我们地大物博,人口四万万,且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有无穷的战略纵深,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兵源。
更重要的是,就算沿海尽失,我们退守内陆,依旧能依靠广阔的土地自给自足。
就像百里将军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用空间换时间,将日寇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拖到最后,先被拖垮的,必然是资源贫瘠的日本!”
这一番话,说得在场将领们频频点头。
苏耀阳话锋一转,更添了几分神采:“前不久,耀阳偶得一篇雄文,名曰《论持久战》。
其文高屋建瓴,将此中道理剖析得淋漓尽致,令耀阳茅塞顿开!
文中言明,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如今,我们正处于最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
但只要我们能万众一心,熬过这段时期,将战争拖入‘战略相持’,届时,此消彼长,便是我们积蓄力量,最终发动‘战略反攻’之时!
故而,耀阳敢断言——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这八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整个宴会厅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