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采访
第307章采访
“苏长官,我们可以开始了么”
“当然。”
苏耀阳望着面前这位身材微胖,面带风霜之色的中年女记者,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示意了一下,侍立一旁的一名勤务兵立刻会意,端着早已备好的茶水,迈着轻盈的步子,分别为两人添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
一股渺渺的茶香,在简朴却整洁的会客室内弥漫开来。
子兰对勤务兵礼貌地点头致谢,随后将目光重新聚焦在苏耀阳身上。
随后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硬皮笔记本和一支派克钢笔,动作干练而沉稳。
“苏长官,外界对您和您的山西民团充满了好奇与猜测,就连我也不例外。”
子兰没有丝毫拖沓,开门见山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说实话,我很好奇,您这样一位数年前只是一名常德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今却独自创建了山西民团,还成了国内抗战的一面旗帜。
旁人想要走到这一步何其艰难,可您却轻轻松松的办到了。
在您看来,民团能在短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真正的秘诀是什么”
苏耀阳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热气氤氲了他的脸庞,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
指挥部外,训练场上传来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天上还隐约能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地方,与这个时代大多数地方的暮气沉沉截然不同。
“秘诀”
苏耀阳收回目光,看着子兰那双写满求知欲的眼睛,缓缓开口,“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秘诀,我想大概是两个词……‘科学’与‘信念’。”
他将茶杯轻轻放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子兰记者,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您觉得,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人吗我们有四万万同胞。
是广阔无垠的土地吗我认为都不是。”
苏耀阳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指尖交叉置于桌上,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油然而生。
“我们缺的,是科学的制度、科学的训练方法、科学的后勤保障体系,以及……”
他顿了顿,才道,“以及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坚信我们这个民族绝不会亡,坚信侵略者必将被赶出我们家园的钢铁信念。我的民团,不过是把这两样东西,执行得比别人更彻底一些罢了。”
子兰握着钢笔的手指微微一紧,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苏耀阳的回答超出了她的预料,没有吹嘘战功,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
“苏长官,此次您指挥山西民团联合了八路军、晋绥军对太原发起进攻,可谓是轰动全国。”
子兰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过,留下一行行流畅的字迹,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着苏耀阳,“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山西,您认为这次作战能成功么”
“胜利是肯定的,对此我坚信不疑。”
苏耀阳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子兰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下一个问题才是她真正想挖掘的。
“那又是什么促使您发动这次战役呢要知道,这可是一场牵动数十万兵力的大会战,任何一个微小的决策都可能影响整个华北的战局。”
苏耀阳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嘲般的弧度,他身体向后靠去,整个人陷入了椅背里,目光坦然地迎向子兰探究的视线。
“说来惭愧,我之所以发动这次战役,是因为日本人对我发动了一次暗杀。愤怒之下的我,这才决心发动一次大规模报复。”
会客室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子兰握着派克钢笔的右手猛地一顿,笔尖悬停在笔记本上方,一滴小小的墨水因为停滞太久而晕染开来,在纸上留下一个突兀的黑点。
她甚至忘记了呼吸,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震撼。
前所未有的震撼。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她采访过无数军政要员。
他们谈及发动战役的理由时,无一不是慷慨激昂,引经据典,将动机包装在“为国为民”、“收复失土”、“民族大义”的光辉外壳之下。
她早已习惯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并擅长从这些话语的缝隙中去寻找真相。
可苏耀阳,他竟然……就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
因为一次暗杀因为个人的愤怒
这听起来简直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任性之举!
“你可以说我任性,也可以说我乱来,但我从来不后悔。”
苏耀阳的声音平静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响,他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话会带来怎样的惊涛骇浪,甚至还端起茶杯,悠然地喝了一口。
子兰的大脑飞速运转着。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男人,试图从他平静的脸上找出一丝说谎或炫耀的痕迹,但什么都没有。只有坦然,纯粹的坦然。
他就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将一场足以改变国运的战争的导火索,归结于最直接、最原始的个人恩怨。
这究竟是何等的狂妄又是何等的……诚实
子兰猛地吸了一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握紧了手中的钢笔,正色道:
“苏长官,《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意思是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怨恨而贸然出战。
这是千古名将都奉为圭臬的用兵至理。您……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将数万将士的性命和整个华北的安危,系于您一人的怒火之上,这……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吗”
然而,苏耀阳听完她这番引经据典的质问,非但没有丝毫被说服的迹象,反而像是听到了什么极为有趣的笑话一般,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忍不住轻笑出声。
“呵呵……”
他的笑声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会客室内,那笑声里充满了不以为然。
“子兰记者,你说的道理,我也能理解你的心情。”
苏耀阳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脸上带着一种玩味的笑容,直视着子兰错愕的眼睛,“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
“倘若不能随心所欲,我干嘛还要这么努力”
一句话,让子兰刚刚建立起来的气势瞬间崩塌。她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苏耀阳摊开双手,做了一个理所当然的手势,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谈论晚饭吃什么。
“我就是要因怒而兴兵,我就是要因愠而致战。
为什么因为我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底气。
都是杀鬼子,都是为了把这群畜生赶出我们的家园,那我为什么不选择一种能让我自己念头通达,随心所欲的方式来杀呢”
他的目光扫过子兰因震惊而显得有些呆滞的脸,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遵守那些条条框框,把自己憋出内伤,然后打一场所谓的‘理智’的胜仗
抱歉,我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迂腐。
我的人,我的兵,我的枪炮,听我的。
我的怒火,就是他们的战意。日本人让我不痛快了,我就要拉着他们整个华北方面军一起不痛快。就这么简单。”
疯子!
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子兰的脑海中只剩下这两个字。她感觉自己毕生建立起来的认知、常识、逻辑,在眼前这个男人的三言两语面前,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他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战争法则之上,将“随心所欲”这种极致的个人主义,与“保家卫国”这种最崇高的集体主义目标,用一种近乎诡辩的方式完美地缝合在了一起。
她一时间甚至无法从逻辑上彻底驳倒他。
“我……我……”
子兰张口结舌,那双曾经能言善辩、诘问无数风云人物的嘴唇,此刻却像是被胶水粘住了一般,只能发出几个不成调的音节。
她的大脑乱成一锅粥,无数的道理、准则、信念在其中翻滚、碰撞,却始终无法组织起一句有效的反驳。
看到她这副不知所措的模样,苏耀阳脸上的戏谑之色渐渐收敛,化为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子兰记者,我能理解您的心情。”
他看着对方的眼睛正色道:“您是不是认为我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在肆无忌惮地挥霍着自己的财富和资本,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吗”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出口。在她看来,苏耀阳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如此。
“呵呵……”
苏耀阳又笑了,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慢悠悠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子兰记者,我问你……如果你坐在我这个位置,你遭到了敌人的暗杀,你会怎么办”
他盯着她的眼睛。
“忍气吞声为了所谓的‘大局’,为了那些兵法上的教条,就当一只缩头乌龟还是说,干脆欺骗自己,当作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子兰的心上。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能保住千万将士的性命了是不是就符合你心中那个‘负责任’的统帅形象了”
“我……”
子兰再次语塞。
她的大脑像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个高速旋转的离心机,所有的思绪都被搅成了浆糊。
是啊,如果换做是她,该怎么办
忍气吞声一个连统帅自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军队,士气何在威信何在敌人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下一次的暗杀、破坏会更加肆无忌惮。
这难道不是对将士们更大的不负责任
不忍气吞声,奋起反击那不就又回到了苏耀阳的逻辑上……因怒兴兵
她发现自己被苏耀阳逼入了一个两难的绝境。
无论她怎么选择,似乎都无法跳出他划定的那个圈子。
他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解构了她引以为傲的“大义”和“理智”,让她看到了在绝对的实力和赤裸裸的丛林法则面前,那些高尚的准则是何等的脆弱。
看到子兰不知所措的样子,苏耀阳语气温和的说:“子兰记者,不要急着做出结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亲自捡起了掉落在桌面上的那支派克钢笔,轻轻放回她的笔记本旁。
“我建议您,先在我们这里住下。用您的眼睛去看,用您的耳朵去听。去看看我的士兵,看看我的医院,看看我的工厂,看看生活在这里的百姓。
等您都看过了,了解了,再决定您的文章要怎么写,也不迟。”
说完后,苏耀阳对门外喊了一声:“小赵。”
候在门外的勤务兵立刻推门而入,恭敬地躬身道:“长官。”
“带子兰记者去西院的客房安顿好,吩咐下去,子兰记者在民团基地内可以自由走动,任何人不得阻拦,务必保证她的安全。”
“是,老爷。”赵妈应下,然后走到子兰身边说道:“子兰记者,请随我来吧。”
“不用了。”子兰站了起来,深吸了口气后才道:“苏长官……我是一名记者,有着自己的职业操守,按照报社的规定,记者在外出的时候,是不可以随便接受当事人的照顾的,所以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会自己去外面找地方住下的。”
“当然,这是您的自由。”苏瑜表示理解。
几分钟后,苏耀阳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这才转身朝指挥部走去。
刚一踏入指挥部,就看到几名身着不同制服的将领正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看到苏耀阳进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头,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白崇禧打趣道:“哟,我们的总座回来了
怎么样,把那位大名鼎鼎的女记者给‘说服’了”
他旁边的陈旅长哈哈一笑:“白长官此言差矣!依我看,苏团长这哪是去说服,分明是去吓唬人家的!
你那套‘随心所欲’的歪理,别把人家写文章的笔杆子给吓断了!”
杨爱源则是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点酸味:“跟个娘们费什么话,有那个功夫,还不如跟我们多推演几遍攻城的方案。这太原城可不是靠嘴皮子能拿下来的。”
面对三位大佬的集体调侃,苏耀阳丝毫不以为意,他笑着走上前去,一巴掌拍在沙盘边缘。
“三位老哥就别拿我开涮了,笔杆子也是战斗力嘛。怎么样,我不在的这会儿,鬼子的布防有什么新变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