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真实目的
第411章 真实目的
众人离开纪府,慕燕追问道:“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会跟这群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粗也武夫动起手来?”
“这可不像是你往日的行为啊!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是啊!”大珊也好奇地追问道:“而且你这次下手这么重,那十几个人都被你掰断了胳膊腿,我想你肯定在打什么歪主意。£?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杨小龙一甩折扇道:“一群无知武夫,练了几天功夫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今天对他们出手,就是想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厉害。”
身后除了杜灵儿不了解杨小龙外,其余众女不约而同一起发出一声“切”字,明显就是不信杨小龙所说的鬼话。
杨小龙一看这架势咳嗽一声道:“好吧!好吧!我说实话。”
“半月前我收到瑶景玉传信,闽地剿匪已经接近尾声了。“
“我团练虽然取得整合战场的大胜,但人员损耗极大,需要补充大量有经验的老兵才能重新整编成军。”
“你们知道老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生死搏杀出来的,哪能想招募就有的呀,所以我才将注意打在江湖人身上。”
大珊摇摇头道:“江湖游侠虽然各个都是单兵作战的高手,也都是经过无数次的生死搏杀后活下来的精英。`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
“可他们也经常仗着武艺高强就以武犯禁,再加上他们喜欢无拘无束,想把他们整合起来成军恐怕很难。”
慕燕也跟着道:“你这种不通过南京兵部审核就私招兵马的行为,可是会被有心人扣上豢养死士意图谋反的罪名呢!”
“再说江湖上那些人,哪个身上不背着几条人命官司。”
“你将他们收整入编,三大司的那些官员恐怕也会站出来反对,甚至上奏参你一本的。”
杨小龙摇了摇折扇道:“我已上疏陛下写明原尾,陛下不但会同意,而且还会鼎力支持我这样做。”
慕燕又问道:“你不会以陛下惜才为由而广招天下豪杰参军吧!”
“可据我所知,天下豪杰追求的是名满天下,你这种恐怕很难招到人啊!”
杨小龙摇摇头道:“非也!民生多艰,哪个人生来想做贼寇,每天过着颠沛流离、朝夕不保的日子啊。”
“而且一旦被官府抓住,重则是身死,轻则脸上留下两道金印。”
“他们都不过是为现实所逼,无奈落草为寇或成为游侠,四处游荡,不得安稳。”
“而我正好给他们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他们不光可以名扬天下,还可以升官发财,这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可不小呢。?*6/#~1%看=)?书ad+网=|| #}更\新-^最?·快-(?”
慕燕想想道:“团练在东南沿海抗倭剿匪,已经在整个大明打出了名头,现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你是想从军中推出几名江湖出身的士卒,把他们作战英勇的事迹宣传开来,让天下人都知晓,吸引那些为名为利而来的江湖人士前来投军?”
杨小龙点头笑笑道:“不错,江湖这些人一开始必将不屑一顾,我先将自愿前来投军的送去东南沿海。”
“再把他们推到无限风光的位置,如民族英雄、抗倭英雄、为民除害、替天行道,让他们受万人景仰,到那是其他人又会作何?”
大珊抢答回道:“追名逐利乃是人之本性,若真是如此,怕是江湖之人都会蜂蛹而至,倒是军营恐怕都放不下这群江湖勇士。”
韩飞云道:“可此事一旦泄露,引起江湖中人不满,导致江湖人与朝廷关系破解,他们四处惹是生非的话…”
大珊打断道:“这有什么好怕的,江湖之人图的不就是行侠仗义,替天行道。”
“只要朝廷论功行赏,给他们扬名立万,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如若真有的话…也会被其他江湖人士所干掉。”
慕燕道:“这可真是无解的阳谋啊!草莽侠义之名启能抵得过为国捐躯、征战沙场、光宗耀祖的诱惑!”
“就算不能让天下人都知晓自己英勇事迹,能记录在县志或族谱单开一页,那也会
有无数人为此疯狂,他们谁还在乎这是不是阴谋。”
杨小龙道:“不错!既然律法压不住江湖,那我便以名利做刀,用受人敬仰为饵,斩断这江湖九分天下气为我所用。”
慕燕不解道:“为何是九分,剩下那一分是什么?”
杨小龙一脸正色道:“那一分是少年心气,是斩不断的。”
杜灵儿拍手叫好道:“秒!甚秒!杨大哥居然能相处这种无解阳谋,真是太聪明啦!”
“不过,杨小龙那又为何今日要在纪家武馆大打出手,这难道又是什么阳谋吗?”
杨小龙回道:“纪家武馆是襄阳府有名的武馆,而楚地又是自古出勇士的地方,我今日看在纪楓的面子上没有踢馆,只是出手教训下他这群弟子。”
“我想这群人心中必定不服,肯定会四处摇人前来再跟我比试一番,这样就会有不少游侠为了名声而来寻我挑战。”
“那我就可以借此机会吸揽一批江湖人士为我所用。”
“等我回到杭州就让他们与倭寇交手,从中选出几人来做宣传,这样看起来就不会唐突也不会被人质疑在作秀。”
杜灵儿茅塞顿开道:“是这样啊!我还担心你是生他们气,所以才打断他们手脚呢!看来是我误会杨大哥了。”
杨小龙摆摆手道:“好了!我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会小心眼,灵儿带我们去寻一家本地菜做的最好的酒楼,我带大家尝尝新味道。”
杜灵儿带众人来到一处酒楼道:“杨大哥这家酒楼的菜品最正宗,是襄阳府远近闻名的正店。”
“您和众夫人想吃本地菜这家店最合适不过了,如果想吃一些特色小吃,灵儿知道几家脚店等会让他们送过来。”
众人一时没有听懂正店和脚店的意思,毕竟这两个词出自据今三百多年前的宋朝,多数人听不懂其意太正常。
杜灵儿所在湖北襄阳,这里是军事重镇当年抵抗蒙元的重要要塞城市。
在蒙元统治期间当地人拒绝接受异族习俗和词汇,所以保留的宋朝文化传统也因此为傲。
杨小龙家里开酒楼的自然听得懂这句宋朝使用的词句,再看看酒楼的规模也非常满意的点头。
堂倌见这么一大帮人站在店门口,在看众人穿着打扮和言吐就知道来人非富即贵。
尤其那公子身后站着十多名艳丽的女子,和同样数量的貌美丫鬟,绝对是世家子弟出游的架势。
堂倌在酒楼中地位不低,手下指挥着数名小二,见到杨小龙众人站着对话小跑上前轻声询问道:
“这位公子是要用餐吗?小的店里有最全的本地菜和脚店的各类小吃,保准您尝了后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