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单若瑜与太子

独孤鹤解释完又笑着说:“所以在我开始赚钱之后,我便在心里默认我的产业有一半是属于狄飏的。”

“你是说,你如今偌大的产业皆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田荞问。

她不是质疑,而是惊讶。

她原以为此人一副世家公子做派,如今经手的产业之中会有一部分是祖上传下来的。

独孤鹤点头:“独孤家是从我这开始经商的,当年家里人都很反对,差点因此与我断绝关系。我不服,独自一人跑了去南边,才会身无分文流落街头的。”

“要说我经商的本钱,我是一点没拿家里面的。一定要论的话,独孤家给我的身份为我经商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没有独孤家公子的身份,我也做不到如此。”

要说独孤鹤那些年有什么改变了,大概就是变成熟了,从年少轻狂变得知道怎么利用自己身份的先天优势了。

听到这里,田荞不由发自内心地佩服道:“独孤公子好本事,令我钦佩。”

独孤鹤听着夸奖便笑得花枝乱颤:“哪里哪里,弟妹过誉了。”

狄飏对独孤鹤说:“不用算我的,你的家业是你自己挣来的,我给你的盘缠仅仅是我对故友的赠与。”

独孤鹤却不干:“还故友呢,这么多年也没见你找我!”

狄飏无奈道:“你在北辽我在大魏,还要如何联络,通敌叛国吗?”

独孤鹤轻哼了一声,虽然心里知道狄飏说的是事实,却也不想在嘴上落了下乘。

随后他又道:“不管你认不认,我有我做事的原则。”

然后独孤鹤转头对田荞说:“弟妹,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好。”田荞一口应下。

独孤鹤满意地笑了,接着问二人:“你们现在是打算继续北上还是返回楚州?”

田荞道:“我们打算还是去一趟辽京。”

此行的最大目的已经提前完成了,最大的心事已经了却了。

但因为母亲提及的“大旱三年”,他们还是得再去见一面单若瑜。

作为原着的女主,她的身边是有很多机缘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老弟再去见一面单若瑜,虽然老弟嘴上没有说过,但她知道老弟心里面是想的。

既然都到徐州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

当然还有他们对萧怀瑾安乐公主等人的承诺,北上之路凶险未知,他们也该尽到保护萧怀瑾安乐公主等人的职责。

“如此我便与你们一同北上,既难得重逢,我也该尽一尽地主之谊。”独孤鹤道。

###

北辽皇宫,东宫。

单若瑜的面前站着三位老臣。

分别是户部尚书。、司农寺的司农寺卿以及司天监的司天监监。

“所以依邱爱卿之见,来年大旱,雨水减少,粮食会出现欠收?”单若瑜询问道。

司天监监邱大人是通过夜观天象呈上奏疏,预言明年会出现大旱,粮食收成会锐减,望朝廷提前做准备。

当今司天监监是北辽建国以来的第二任监,他师承上一任监,才学出众,任职以来帮北辽预示了好几次重大事件。

现在北辽皇帝身体抱恙,太子监国,而太子各方面能力上并不足,故而很多事情都由太子妃单若瑜代为处理。

邱大人的话单若瑜自是不能不当一回事的。

所以今日她特地将户部尚书和司农寺卿一并叫了过来。

如果来年当真会出现粮食欠收的事情,那么就当与户部和司农寺一并商议。

“回娘娘的话,兹事体大,臣不敢妄言,奏疏上所言,句句属实。”邱大人回答道。

单若瑜接着询问户部尚书齐大人和司农寺卿程大人:“二位大人,如果明年当真会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眼下二位大人可有什么好办法提前做好准备,以将来年的灾害降到最低?”

农业乃国之根本,不管是北辽和南魏的矛盾,亦或者大辽内部的安定,都依赖于农业的稳定。

户部尚书和司农寺卿对视了一眼后,由司农寺卿向单若瑜汇报道:“禀娘娘,百姓每年能种植的粮食都是固数,朝廷能收上来的粮食也是固数,想要在此上做文章怕是没有可能。但臣听闻,近来南魏有人从西洋寻到了一种新粮食,产量大增,或许可以养活更多百姓。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南魏定不可能将新粮食的粮种给到我们。”

“不会明着给,就想办法偷。”单若瑜道。

紧接着单若瑜对户部尚书道:“齐大人,本宫命你清仓查库,盘点各地常平仓、义仓的存粮,确保账实相符,粮仓完好;动用国库资金从南魏大量采购粮食,充实储备。”

然后单若瑜又对司农寺卿道:“程大人,本宫命你提前劝谕农桑,明年开年之时鼓励百姓多种植粟和黍。”

齐大人和程大人都诧异地看着单若瑜。

没想到太子妃虽为女流,却颇有见地,粟和黍更为耐旱,在春忙开始前让百姓更多的选择种植粟和黍,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旱灾带来的影响。

“臣等领旨!”齐大人和程大人一起回道。

随后单若瑜便让三位大人先行退下。

单若瑜明日还准备召见工部尚书,与他商议兴修水利和开渠打井的事情。

虽然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杜绝大旱带来的影响,但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旱带来的影响。

即便司天监的判断有误,来年并无大旱,她的这些举措除了会让国库空虚之外,并无其他坏处。

单若瑜继续批阅奏疏,翻看书籍。

这时门卫报了声:“太子殿下到。”

单若瑜听到了,却没有抬头,继续批阅。

太子颜宗恒走了进来,他站在单若瑜跟前看着她。

他的目光并不和善,眸光流转,似有恨意在其中汇聚。

忽然,他猛地上前一步,将单若瑜书案上的奏疏尽数推翻在地。

“你发什么疯?”单若瑜没有生气,只是用一种严厉的目光看向颜宗恒。

“徒单若瑜你什么意思?你召见三位朝中大臣都不问过本宫?”颜宗恒愤怒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