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外家
林玲不知道康熙查到了什么,反正一过完年,康熙就下了一连串旨意。
先是章佳庶妃被诏封为嫔,但原先养在她膝下的十三格格,则是交由钟粹宫的荣妃抚养。
是的!
没错。
马佳妃又变回荣妃了。
虽然荣妃按排序,还是排在妃位末位,但好歹又重新获得了封号。
对荣妃来说,也算是开年的第一件喜事了。
有喜就有悲。
也不知道康熙查出了什么,直接下旨把德妃禁足六个月,还让她抄佛经静心。
原先养在德妃膝下的七格格被皇上下令交由太妃抚养,胤禵则是交由惠妃抚养。
而且,林玲还听闻内务府那边的包衣家族势力都被康熙狠狠整顿了一番。
轻者斥责贬黜,重者抄家杀头。
反正开年没有多久,就见血了。
不过,这和林玲也没什么关系。
觉禅家族一向势微,无论康熙怎么整顿,大部分整顿也落不到他们头上,顶多是搞了一小部分。
被殃及连带的话,只能自认倒霉,要是有罪被罚,那就是自作自受了。
林玲也没打算做什么。
因为内务府里几乎所有的包衣家族都受到了影响,不可能他们觉禅家族就独树一帜吧?
林玲是不打算自找麻烦。
毕竟,她难道还嫌她这个承乾宫不够显眼吗?
但林玲也不知道觉禅家族怎么想的,不来找她求情,反而去找了胤祚。
一个还在上书房上课的阿哥管这么多干嘛!
林玲有些恼怒于觉禅家族居然把主意打到胤祚头上就算,还撺掇胤祚出头。
她垂下眼眸,一丝暗色快速划过。
觉禅家族这明显是心大了,再不敲打一下,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林玲在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压下日渐膨胀的觉禅家族,甚至如何敲打的计划都列了一二三四条。
不过,在此之前......
她抬眸看向坐在下首品茶的胤祚。
现在还是得打消胤祚的念头,让他安分守己一些,别想着把他外家给“捞”出来。
旁的事还好说,这事单拎出来,反而容易招眼。
那些包衣家族找不了皇上的麻烦,还找不了他们觉禅家族的麻烦吗?
再说了,这么多天都过去了。
多少个包衣妃嫔去乾清宫求情,皇上都没松口,还严厉斥责了她们。
更甚之,直接贬黜位分,打入冷宫。
林玲暂时不想去触康熙霉头。
这明摆着要受斥责,还赶上去,林玲又不是受虐狂。
最重要的是,得康熙一通训斥是小。
林玲担心康熙会不会借此做什么幺蛾子,把她这个“真爱”做得更实一点。
毕竟,德妃在背后下手的事,康熙想必已经查出来了。
但他并没有让贬黜德妃,还让德妃继续占着妃位。
从这一点上看,就让人觉得康熙很有“深意”。
当然,也可以是因为德妃伺候康熙那么多年,生了那么多个孩子,康熙有了感情,便一时心软。
可康熙那人如果真那么心软,林玲都要怀疑康熙是不是被人给穿了。
林玲琢磨了一会,觉得康熙更像是把德妃立起来做靶子。
就像把她立起来一样。
但与她这个“傀儡”不同。
康熙把德妃立起来,主要目的还是让包衣家族没法抱团,让他们窝里斗。
因为现在任谁也看得出来,内务府包衣家族遭康熙整顿一事,绝对与德妃脱不开干系。
德妃前脚被关禁闭,后脚包衣家族就纷纷被抄家杀头。
这时间点太过巧合,让人不得不多想。
而且这么多年,皇上极为吝啬位分,每个位分都规定了人数。
如今惠妃、宜妃、德妃、荣妃、平妃,妃位不仅已满,而且还拥挤。
康熙虽然规定了妃位四人,但由于一些其他的考量,还是微微破了这个规定。
破了这个规定的人,并不是原来的马佳妃,现在的荣妃。
而是五位妃嫔中资历最浅,也没生育子嗣的平妃。
赫舍里皇后早逝,平妃又是太子姨母,能坐稳妃位,全靠她是“关系户”。
其他包衣家族们没这种关系,自然也不会没将平妃作为列入四妃考虑。
至于她的路子,那些包衣家族们就更难复制。
比起其他妃嫔们身后所代表的势力来说,只有德妃算得上是可以捏一捏的“软柿子”。
其他包衣家族若想往上爬,就必须要努力把占着妃位的德妃挤下去。
况且那些包衣家族本来就有些不忿,更别提现在因德妃遭此大难了。
不过这些事,和林玲关系不大。
她当务之急还是要好生“教育”一下凡事都想大包大揽的胤祚。
“你功课如何了?”林玲轻轻合上茶盖,“怎么突然想着掺和起这事来了?”
“额娘,觉禅家族到底是儿臣外家,儿臣也不能见死不救。”胤祚没和林玲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道。
胤祚这样,林玲也就直言道:“觉禅家族算你哪个外家?”
“你别忘了,你已经过继出去了,”林玲将茶杯放在一旁的小桌上,“要说外家,你不如与董鄂家族多联系一下。”
虽然董鄂家族被频频打压,变得不怎么样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家族之前可是世代掌控炮营兵权。
用现代的话来讲,人家是军事技术世家。
瞧着被她的话给惊住的胤祚,林玲微微抬了抬下巴,“至少比觉禅家族有利用价值多了。”
胤祚张了张嘴,像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他艰难地憋出了一句话,“......额娘,你莫非是不想认儿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