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和
宁家女眷们后来又在庄园里住了好几天。+芯·丸*夲`鉮′戦* /芜.错·内~容+
伽蓝寺里大做一番佛事,对外说是为宁老太君祈福,愿老人家病体痊愈。
这些天女眷们都在田庄居住,每天往寺里走走还算不得辛苦。
倒是国公爷不能告假,每天要进城上早朝,下朝后出城来拜佛。
让朝廷里的同僚们看在眼里,都恨不得竖起拇指,夸他当真是孝顺。
这些日子里,梨月几次想寻机会,对覃乐瑶说说那位不着调荣三郎的事。
却可惜一直寻不着空子单独说话,毕竟这事不能让旁人知道。
覃乐瑶带着采初采袖,一直忙着调度佛事,早晚忙的脚不沾地。
梨月想对采初采袖说,又怕她们嘴里不严,告诉别的丫鬟更是不好。
二小姐已陷在了这般尴尬境地,梨月觉得这件事不能随意出口。
宁老太君派老嬷嬷来,其实是给了两个守节的办法。
一是宁二小姐终身不嫁,搬到兰若庵里代发修行,终身为何家祈福。
二是仍旧按照婚礼仪程,让宁二小姐抱着未婚夫排位嫁到何家守节。
估计是老太太恨透了这个孙女,再不想活着见到她了。
但宁家长房的所有人,上到宁夫人与国公爷,下到覃乐瑶与大小姐。
都坚决反对让二小姐守节,就连跟随来的齐姑爷,都委婉劝了几句。
“论理我是女婿不该多言,但二妹妹与何家已经退亲,事情已过去半年多,何苦又突然提起此事?咱们这等公侯世家,婚姻之事并非儿戏,但也不必依那些腐儒之言。京师里的官宦人家,多少年不曾出过这样的事,反倒与人家做了笑谈。老夫人如今年迈且身体有恙,自然是费不得心的了。二妹妹的婚事,由兄长与岳母大人做主,才是正当的道理,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齐家姑爷是镇南侯府世孙,父母已经不在世,祖父母疼爱异常。
他倒是没什么纨绔习性,但论起习文练武却都是平平无奇。
未到弱冠的年纪,因祖上袭的是武将爵位,原想着要武科出身。
结果连考两年没能中武举,只好暂时放下这条路,转头又去攻书。
若论读书这道,虽比他习武还好些,可终究从小未下苦功。
去年参加了一回承天府秋闱,文举人也没能考得上。_比!奇*中?雯^枉* _耕?新·蕞?哙/
上半年成亲,便专注亲戚间往来庆贺,读书的事儿又放下了。
待今年秋闱时,正是小夫妻蜜里调油,心思更不在这里,便没去考。
宁大小姐嫁过去,偶尔看他写几篇文章,就知晓夫婿不是这块料。
看这个意思,大约只能将来讨个恩荫官职,等着承袭爵位了。
齐家姑爷文武两道都欠缺,不过胜在脾气秉性柔和。
而且他是十分闲在的人,宁府有事无事相邀,他们夫妻时时必到。
他还是新姑爷的身份,年轻尚未到二十岁,在女眷中也不避讳。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倒是没看出,在场的宁二太太脸色十分不好。
宁大小姐与他同坐,却早已看出端倪,装作递茶捏了他手一把。
齐姑爷到底年轻,不知是哪句话说错,朝妻子讪笑两声,低头喝茶不语。
关于宁二小姐要不要守节,宁夫人与宁二太太,已经闹了不和。
虽然没有当面撕破脸吵闹,言语上已相互辩驳了好几次。
宁二小姐的婚事如何,与她们二房原本没什么直接关系。
但现在宁老太君这般一闹,宁二太太却生出些别的心思。
她生怕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影响了自己宝贝儿子的婚姻大事。
她的嫡子二公子小和尚,今年快十六岁了,正在赶着商议亲事。
毕竟宁老太君的身体摆在那里,万一有个好歹,孙辈都得守孝。
宁家小辈三代人,小国公宁元竣居长,接下来就是大小姐、二小姐。
二公子小和尚只比宁二小姐小一岁,正是要议亲的年级。
若今年何家没有闹出事,何大公子不曾死在诏狱,二小姐应是早已完婚。
那么接下来宁国府要办的,便是二房嫡子小和尚的婚事了。
虽然宁二爷宠妾灭妻,对嫡子的宠爱远不如钱姨娘所生的一对庶出儿女。
但对于嫡子的婚事,被宁二太太哭诉了两回,倒还算是上心了的。
如今宁二太太派媒人相看,要给小和尚议亲的,都是京师勋贵宗亲。
二房想高攀个儿媳妇娶进门,自然是特别尽心竭力,生怕家里闹出笑话。
前些日子宁三爷纳妾,太太为娘家出头闹事,宁二太太听说都极为反感。
一直到城门揭帖妖言案,牵出沈家、何家、魏家这远近几门亲戚受罚,宁二太太更是心里不爽。
宁国府这样的世家,族内兄弟姊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小和尚正要议亲的时候,若家里有个婚事不明的堂姐,让亲家如何看待?
这些话宁二太太与宁夫人当面不曾说明,私下对丫鬟婆子已说了无数次。
“我们小和尚是二房嫡出的公子,婚姻大事如何能够马虎?现在派媒人的相看的几家小姐,不是勋贵嫡女就是宗室女儿,都是最看重名誉的人家。咱们府里顶着个国公府名头,相与的亲戚也都是一等二等的人物,若族里出了二嫁之女,那可成什么体统?”
“元竣这孩子心疼妹子,我做婶子的心里自然明白,可我的小和尚也是他正经的骨肉兄弟呢!二丫头再亲近些,不过是个庶出丫头,在这宁国府内宅里,难道还能越过小和尚去?让二丫头嫁去何家守节,那是老太太的心意,不听就是不孝顺。不是我说句丧气话,将来老太太归西,这事不办好她老人家也比不上眼。”
“他们长房的人只怕心里也知道,与老太太的心意扭着来是不孝,自家娘母几个不吭声,让新姑爷一个外人来说。齐家姑爷自己还是个毛头小子,说话办事着三不着两,满嘴里说的是什么胡话?他自己怎知道娶咱们宁家长房嫡女,怎不讨个死过未婚夫的丫头去!我们小和尚将来娶亲,难道还让新媳妇进门,与个许过两家没脸的丫头论姑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