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流水席
第434章 流水席
第四百三十四章 流水席
文德帝指尖在车窗上轻轻点着,望着街旁越来越密集的人流,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北境苦寒之地,竟能产出这般清雅的香料,可见老九在那边没少下功夫。`7*k′a¢n-s¨h!u*w,u+.!c¢o.m¨”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当年他主动请缨去北境,朕还担心他吃不了苦,如今看来,倒是把那片荒地盘活了。”
李福在一旁附和:“九王爷有勇有谋,北境能安稳,全靠他镇守。如今这凝香露既能帮军户谋生,又能风靡京城,真是一举两得。”
马车在烟雨楼街角停下时,楼前的流水宴举行的正火热,有不少百姓一边吃着,一边说着“陛下圣明”“镇北王仁义”的夸赞。
文德帝混在人群中,听着这些议论,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他对李福道:“你看,民心可比奏折上的颂词真实多了。老九这流水宴,摆得值。”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见赵诚正指挥伙计上菜,见到文德帝这身打扮,先是一愣,随即认出那藏青色便服下的帝王气度,吓得腿一软就要跪倒,被文德帝用眼神制止了。
“不必多礼。.k·a¨n¢s·h¨u_j*u+n/.*n+e?t\”文德帝微微抬手,目光扫过楼前热闹的流水宴,语气随意得像寻常富商,“朕就是来看看热闹,不必声张。”
赵诚这才稳住心神,连忙躬身引路,声音压得极低:“陛下里面请,王爷正在雅间陪宰相大人说话,奴才这就去……”
“不必惊动他们。”文德帝摆摆手,径直走向另一侧的流水席。
赵诚呆愣在原地,想上去给陈平安汇报,但文德帝明显不想惊动陈平安,一时间也不敢前去汇报。
此时的空地上,百姓们正围着桌子大快朵颐,孩子们捧着馒头追逐嬉闹,连带着那些坐在室外的官员都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烟火气。
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汉正给孙子夹红烧肉,嘴里念叨着:“快吃,这可是镇北王请的客,沾了陛下的福气才能吃上这么好的肉!”
孙子含着肉含糊不清地喊:“陛下万岁!镇北王千岁!”
文德帝站在人群后,听着这童稚的欢呼,他对李福低声道:“你听听,这才是最实在的民心。老九用一场流水宴,比朕发十道惠民诏书都管用。”
李福连忙点头:“九王爷这是把陛下的仁德落到了实处,百姓们自然感念。¢x?x~s/s\y*q′.·c_o^m,”
“陛下,那边有官员认出您了。”李福忽然低声提醒。
文德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吏部侍郎正盯着自己,手里的筷子都停了,脸上满是震惊,随即对李福道:“去烟雨楼里看看吧。”
文德帝刚踏入烟雨楼大门,楼内喧闹的丝竹声、谈笑声便像被掐断了一般,戛然而止。
原本推杯换盏的官员们动作僵在半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门口那个身着藏青色便服的身影上,那道身影虽然没穿龙袍,却刻在每个官员的骨子里,正是他们日日朝拜的文德帝!
“陛……陛下?”有官员下意识地低呼,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酒水溅了满袍也浑然不觉。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膝盖都在打颤,想下跪行礼,却见文德帝微微抬手,眼神里带着“不必声张”的示意。
这一下,官员们更慌了,跪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僵在原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楼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窗外百姓隐约的欢呼还在飘进来,与楼内的死寂形成诡异的对比。
谁也没想到,堂堂天子竟会微服出现在青楼开业宴上,这事儿别说见了,连听都没听过!
三楼雅间内,陈平安正与宰相、勋国公谈论凝香露的工坊事宜,二皇子和五皇子在一旁附和。
忽然听到楼下没了动静,连丝竹声都停了,陈平安眉头微蹙:“怎么回事?”
勋国公放下茶杯,侧耳听了听,笑道:“莫不是太子又派人来闹事?赵诚那小子怎么回事,咋不来汇报?”
话音刚落,雅间门“砰”地被推开,赵诚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色发白,连行礼都忘了,结结巴巴道:“王……王爷!陛……陛下……陛下来了!”
“什么?”陈平安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酒杯差点脱手。
二皇子和五皇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父皇怎么会来这种地方?
宰相和勋国公也愣住了,随即相视一笑,眼底带着几分了然,这位帝王,怕是早就想来看看这场大戏了。
“快,出去迎接!”陈平安反应过来,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率先往楼下走。二皇子、五皇子紧随其后,宰相与勋国公也慢悠悠地跟上,脸上带着看热闹的笑意。
刚下到二楼回廊,就见文德帝正被一群官员围着,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而官员们一个个手足无措,想请安又不敢出声,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儿臣参见父皇!”陈平
安快步下楼,在文德帝面前躬身行礼,声音清晰响亮。
二皇子和五皇子也连忙跟上:“儿臣参见父皇!”
宰相与勋国公随后躬身:“老臣参见陛下!”
这一连串的行礼声打破了寂静,一楼的官员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跟着跪地:“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黑压压的人群跪了一片,连楼下的百姓都察觉到不对劲,踮着脚往楼里张望,不知为何这些官老爷突然全都跪下了。
文德帝看着眼前的阵仗,无奈地叹了口气:“都说了朕是微服私访,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平安身上,“老九,你这楼倒是热闹,连朕都被这人气吸引来了。”
陈平安起身,垂眸道:“父皇能来,是儿臣的荣幸,只是楼内简陋,怕是怠慢了父皇。”
“不简陋,”文德帝摆摆手,目光扫过雕花梁柱和清雅的香氛,“比朕想象中体面多了。看来你开青楼,也真没把自己的名声当回事。”
这话带着调侃,却让在场的官员们暗自松了口气,听陛下这语气,显然不反对九王爷开青楼,甚至还有几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