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文德帝的喜悦
第435章 文德帝的喜悦
第四百三十五章 文德帝的喜悦
勋国公在一旁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楼看着是青楼,实则是九王爷给北境百姓谋生计的幌子,主要是为了销售凝香露。^s^a?n?g_b/o\o+k!.`c?o·m?”
文德帝挑眉看向陈平安:“哦?还有这层深意?你倒是会藏拙。”
陈平安挥手示意,一名亲卫端着锦盒上前:“父皇,这是儿臣给您备的礼,是北境新制的凝香露,特意调了您喜欢的松木香。”
文德帝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青瓷瓶上雕刻的金龙栩栩如生,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你倒是有心,看来这烟雨楼的热闹,朕没白来。”
他环视一圈跪坐的官员和楼外探头的百姓,朗声道:“今日九皇子的烟雨楼开业,朕微服来贺。这楼开得好,既让百官有处相聚,又让百姓得些实惠,更帮北境百姓谋了生计,值得捧场!”
这话一出,官员们连忙附和:“陛下圣明!九王爷英明!”
楼下的百姓虽不知里面是谁,却听出了“陛下”二字,顿时爆发出欢呼:“陛下万岁!镇北王千岁!”
百姓的欢呼如潮水般涌来,“陛下万岁”“镇北王千岁”的喊声震得烟雨楼的灯笼都在摇晃。!j+j·w\x¨c¨.,i¨n^f-o.
文德帝站在楼前,看着百姓们涨红的脸颊、激动的眼神,甚至有老汉抹着眼泪给孩子塞馒头,心中忽然涌上一阵久违的温热。
他已有多年没见过这般纯粹的欢呼了。朝堂上的奏折堆满案头,边境的军报从未断绝,储位的暗斗如影随形,他早已习惯了君臣之间的猜忌、皇子之间的算计,却忘了百姓的欢呼才是最实在的江山根基。
“好,好啊!”文德帝抬手示意安静,声音带着难掩的感慨,“今日见诸位乡邻如此开怀,朕心甚慰!这流水宴,不必停!”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从今夜到明日清晨,凡来烟雨楼道贺者,只管入席吃喝,所有开销,由国库承担!”
“陛下万岁!万万岁!”百姓们瞬间沸腾,有人激动得跪倒在地,连官员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典惊得目瞪口呆,帝王为青楼开业续摆流水宴,怕是千古头一遭!
陈平安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万万不可!这宴席本就是儿臣为百姓设的,怎能动用国库?钱由儿臣出,您能来,已是儿臣最大的荣幸。”
文德帝看着他眼底的坚持,忽然笑了:“你这小子,倒会抢着做好事。??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也罢,就依你。但国库的心意不能少,回头让户部给北境工坊拨些料子,算朕给北境百姓的添头。”
“谢父皇!”陈平安松了口气,连忙示意赵成加桌添菜。
伙计们早已手脚麻利地搬来新的桌椅,后厨的大锅重新烧起,肉香、面香再次弥漫开来,百姓们排着队入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安顿好百姓,陈平安引着文德帝往三楼雅间走。二皇子和五皇子紧随其后,脸上虽带着笑,却明显有些拘谨,父皇突然驾临,还与民同欢,这阵仗他们从未见过。
雅间内,宰相沈正已泡好了新茶,勋国公正把玩着凝香露的瓷瓶,见文德帝进来,两人起身相迎。
文德帝坐下后,目光扫过局促的二皇子、五皇子,又看了看从容的宰相与勋国公,笑道:“怎么都不说话?怕朕吃了你们?”
二皇子勉强笑了笑:“父皇在此,儿臣们不敢造次。”五皇子也跟着点头:“能陪父皇吃饭,是儿臣的福气。”
文德帝摇摇头,没再说话。雅间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凝重,丝竹声从楼下传来,却衬得楼上愈发安静。
勋国公见状,放下酒杯笑道:“陛下,今儿高兴,老臣提议个事,把当年跟着您打天下的几个老兄弟喊来如何?就英国公、成国公那几个,咱们老哥们许久没凑齐喝酒了,今日借着九王爷的场子,一醉方休!”
这话正中文德帝下怀,他当了多年帝王,身边尽是谨小慎微的臣子,早已怀念起当年与老兄弟们在军营里大碗喝酒、大声谈天的日子。“好!”
文德帝一拍桌子,眼底闪过少年般的意气,“就这么办!李德,去传朕的口谕,让英国公他们立刻来烟雨楼,就说朕请他们喝北境的烈酒!”
李福连忙应声而去。二皇子和五皇子对视一眼,知道这是老臣们的私宴,自己留在这儿反倒碍事,连忙起身告辞。
“父皇,儿臣去楼下看看流水宴的情况,别出了岔子。”陈平安顺势道。“儿臣也去帮忙!”二皇子和五皇子连忙跟上,如蒙大赦般退出了雅间。
不多时,英国公、成国公等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勋贵便匆匆赶来,见到文德帝都愣了愣,随即跪地行礼:“老臣参见陛下!”
“起来起来,都是老兄弟,不必多礼!”文德帝亲自扶起他们,“今儿没什么陛下臣子,只有当年的袍泽,都坐下喝酒!”
雅间内的气氛瞬间变了,老勋贵们卸下了朝堂上的拘谨,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当年的战事,说
到动情处拍着桌子大笑,说到牺牲的弟兄又红了眼眶。
文德帝端着酒杯,听着他们的讲述,时而插话补充,时而仰头饮酒。
“还记得当年在北境雪地行军,咱们三天没吃上热饭,最后分了半块冻馒头……”英国公抹着胡子笑,“哪像现在,九王爷这小子不仅守住了北境,还弄出凝香露这等好东西,让北境百姓日子都好过了!”
勋国公立即拍马道:“这得谢陛下识人!当年力排众议让老九去北境,才有今日的安稳!”
文德帝笑着与他们碰杯:“是老九自己争气,也是诸位老兄弟辅佐有功,大乾的江山,靠的从来不是朕一个人,是你们,是北境的军户,是楼下这些百姓!”
酒杯碰撞的脆响、老臣们的笑谈声从雅间传出,与楼下流水宴的喧闹、百姓的欢呼交织在一起,成了京城夜色中最动人的乐章。
直到深夜三更,文德帝才在老勋贵们的搀扶下起身告辞,他脚步微晃,脸上却带着难得的醉意与笑意:“今儿……朕高兴,老九,烟雨楼……办得好!”
陈平安躬身相送:“儿臣遵旨。”
送文德帝上车时,楼外的流水宴依旧热闹。百姓们围着灯火吃饭,伙计们还在添菜,连巡逻的兵丁都忍不住驻足,看着这彻夜通明的宴席,脸上露出笑意。
文德帝掀帘望着这一幕,对李福道:“你看……这才是江山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