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文德帝前往北境
第370章 文德帝前往北境
第三百七十章 文德帝前往北境
祖留下的江山气运,跟王爷的‘权’有何相干?”
他凑近一步,压低声线:“何况,陛下亲往,正好看看北境虚实。老臣听说王爷在黎安城清豪强、炼细盐,民心归附,但终究是皇家的兵、皇家的土。陛下去了,住进镇北王府,召王爷议事,看他治下的城郭、粮仓、军备,这不是‘认权’,是‘巡疆’,是天子对自家土地的检视。他陈平安纵有千般能耐,见了天威,还能不认陛下的龙椅?”
陛下!”勋国公猛地躬身,声音带着恳切,“老臣愿陪陛下前往。老臣带三千羽林卫护驾,再请礼部拟旨,明言此行‘为疆土题字,为忠魂昭?
他抬眼,目光灼灼:“再说,王爷是陛下的血脉,北境是大乾的疆土。他打下来的千里地,终究要记在大乾的舆图上,记在陛下的功绩簿上。您去题字,是把这份功绩‘收归’朝廷,收归皇家,这才是最聪明的法子啊!”
文德帝望着舆图上那圈鲜红的“建安城”,勋国公的话像暖炉,烘化了心头最后一层冰。是啊,他去,是为了祖宗的土,为了战死的魂,为了天下人眼中的大乾皇帝,这哪里是陈平安逼他,分明是他自己欠北境的,欠那些亡魂的。
“好。”文德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释然,“就依你说的,三日后启程,你陪朕去合安城,朕要让天下看看,大乾的土地,朕亲自来守。”
“另外传旨朕不在的时间,让太子监国。”
勋国公躬身领命,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心里暗道:“陛下被怪老臣坑您,谁让我那孙女非陈平安不嫁呢!”
……
深夜东宫。#?兰°?e兰d文?t学 太子在大殿内来回踱步着,一脸焦急的神色,眼睛不断的向殿外看去。 他刚从北境回来,就收到圣旨让他监国,这本来是件开心的事,经过打听才知道,不是文德帝向他放权,而是文德帝要去北境,给新建的合安城题字。 太子知道一旦文德帝到了北境,那就承认陈平安夺取北境军政大权的正统性,只主要的是眼下给文德帝下毒,正是关键的时候,要是文德帝不在皇宫,那之前下的毒都已经白费了。 太子已经召见他的心腹周延之来商议对策。 “殿下,周大人到了。”内侍低声通报,话音刚落,一个身着青袍的瘦高身影便躬身而入,正是太子的心腹周延之。 “延之,你可算来了!”太子猛地停步,转身时袍角扫过案几,将上面的茶盏带得轻晃,“你可知父皇要去北境?给那座什么合安城题字!” 周延之抬头,见太子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焦虑至极,连忙拱手:“属下刚收到消息,正想入宫禀报。” “我这就去见父皇!”赵衡猛地一拍案几,茶盏里的水溅出大半,“我去劝他!北境苦寒,路途遥远,监国之事繁忙,何必非要亲去?让翰林院拟个匾额送去便是!” 周延之却上前一步,沉声拦住:“殿下不可!” 赵衡一愣:“为何不可?” “殿下忘了北境那几座城的旧事了?”周延之的声音压得极低,目光锐利如刀,“禹水城,渭水城这两城,当年是在陛下手里丢给突厥的!这事成了陛下心头的刺,这些年多少次在御书房对着舆图叹气,说失地未复,愧对先帝,如今九王爷不光夺回来了,还新筑了合安城,这对陛下而言,是何等大的慰藉?” 他顿了顿,见太子脸色? 微变,又道:“您去劝陛下不去,陛下会怎么想?他会觉得您不懂他的心病,甚至会怀疑您是不是怕九王爷得了正统性,怕他在北境立威!您想想,当年陛下丢城时,多少言官骂他失土之君,他憋着一口气这么多年,如今有机会亲手给收复的城池题字,昭告天下失地已复,您这时候拦着,岂不是往他心上捅刀子?” 太子的脚步僵在原地,后背沁出冷汗,他自然知道父皇对失地的执念有多深,是啊,那是父皇的遗憾,是他作为帝王的污点,如今陈平安帮他补了这个窟窿,他怎么可能甘心只让翰林院拟个匾额? “可……可他这一去,就等于认了陈平安在北境的军政大权啊!”太子声音发颤,捏着袍角的手指泛白,“镇北王是父皇亲封的,可军权、税权全被他攥在手里,这父皇从来没明着认过!这题字一写,天下人都会说陛下 都去了,自然是认了!” “所以更不能明着劝。”周延之摇头,从袖中取出一卷密报,“陛下的心思,一半是为了江山体面,一半是为了帝王心结。您去硬拦,只会让他觉得您小家子气,反而更要去。属下倒觉得,不如顺水推舟,您越是劝他保重龙体,不必亲去,他越会觉得您体恤他,反而可能对您多几分信任。” 他凑近一步,眼底闪过阴翳:“真正要做的,不是拦着他去,是让他去得成,回不来。 赵衡心头一惊,这才想起下毒的事,那慢性毒药已在陛下汤药里掺了一个月,本该下月发作,若他离了京城,太医随行,饮食起居全换了人,之前的功夫不就全白费了, 他烦躁地踱步:“那怎么办? “殿下放心,”周延之冷笑一声,“属下早有准备……” “陛下此行只带勋国公和三千羽林卫,太医署只许了李太医随行,此人……是咱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