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给太子授课
两人带着孩子一前一后进了酒楼雅间,将外人隔绝在外后,木秋亲自给宋应知沏了壶茶。
一旁小小的木榕把一切看在眼里,不由地偷看了一眼宋应知。
这人是谁?除了皇帝表哥和爷爷,他可从未见爹给谁沏过茶。
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木榕却将这一幕记在心底,再看宋文弃时,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讨厌了。
“不知不觉,咱俩十几年没见过了,哈哈!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木秋一边感叹,一边将茶递给宋应知。
“当年,我姐夫莫名其妙的就把我派任去巴里时,我还一脸生气,想不通自己是哪里惹到了他,如今看来,姐夫的眼光果然毒辣!”
要不是有宋应知这波助力,他根本坐不到今天的这个位置。
如今兵权在手,手握首辅位置,可谓是权倾朝野。
宋应知接过茶盏,轻抿一口,放下后才笑着接话道:
“木大人不必谢我,若没有你背后的权力支持,往巴里运送各种物资,巴里也起不来,你我共事,本就是互相成就。”
当年任巴里知县时,他势单力薄,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要让巴里起色,最少也需要十年。
是木秋的无条件支持,才让他短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换成其他的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成功。
木秋身份太特殊了,一来,他是亲军卫的千户,身后有庞大的亲军卫信息链,能够快速快递消息,二来,他是皇帝的小舅子,他的要求谁敢不照做?
“你有句话还真没说错,皇上他眼光的确毒辣。”
二人对视一笑,心中皆是明白,只怕从那刻开始,景君尧便有意将皇位传给太子,只有母族强大,太子登基的可能才会增加。
茶过三巡,俩孩子竟然玩在了一起,只见宋文弃正满眼兴奋地用筷子夹着面前的肉丸子。
好不容易夹了起来,竟被一双筷子突然打落。
他抬头,见木榕一脸得意地看着他,“我也要吃!”
宋文弃翻了个白眼,“要吃自己夹,幼稚!”
说完继续夹肉丸,木榕面色一怒,扬起筷子加入肉丸大战中。
两个大人看着,又是相视一笑。
看着两个孩子玩闹,木秋笑着对宋应知说:
“没想到俩孩子这么快就玩到一块儿去了,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宋应知点头,对宋文弃的表现很是满意。
“孩子之间的情谊就是这么纯粹,希望他们以后也能一直保持这份纯真挚,弃哥儿年幼有一段不愉快的记忆,性格比较敏感,我还担心他入了私塾没朋友,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小孩子嘛!打闹很正常,你就别担心了!”
木秋摆了摆手,看着两个孩子说:“榕哥儿平日里被她娘宠坏了,在后院待久了人也跟着娇纵,口无遮拦的,你知道了,妇人就爱八卦,准是他又从丫鬟们嘴里听到了些流言蜚语,才会……”
提起这事,木秋就有些尴尬,毕竟男人不行这事是真的难以启齿。
“应知兄,这事是我管教不严,还望您别介意。”
宋应知微微摇头,拿起公筷给自己夹了一道肉菜,品尝过后才道:
“我的事想必你也知道,我行不行你还不了解吗?”
“再说了。”宋应知放下筷子,意味不明的看了宋应知一眼。
“这个谣言要是在京城传来,对你们木府不也是有好处的吗?”
当年,他当着文武百官在太和殿拒绝赐婚圣旨,让木侯爷的嫡孙女沦为京城笑话。
如今自己不行的谣言传入京城,大家反而庆幸木婉清当年没嫁给他,不然一辈子都给毁了。
“嗐!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谁还在意。”
木秋随手吃了口菜,满不在乎道。
“当年我爹的确对这事心怀怨恨,不过后来我大哥把事情告诉他了,加上我大侄女婚后也过得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得知木老侯爷是带着真相离世,宋应知总算解开心中一个心结。
“当年我曾求过木老侯爷为钱家一事说两句好话,拒绝圣旨后,还真怕他老人家想不开。”
若是木老侯爷是被他气死的,宋应知这次还真不敢面对木秋。
“这事,我大哥还得谢你呢!这次请你吃饭,就是为了这事而来。”
京中权贵,哪家后宅不是三妻四妾通房无数的?
可木碗清嫁给大理寺卿多年,不仅后宅干净,连一个同房都没有。
如今,放眼整个京城,哪个妇人谁提起木婉清不是一脸羡慕的?
“这事啊,虽说是曾九千对不住你,不过我们木府也得好好感谢你一番,这顿饭,就当我替我大哥请的。”
说罢,对方又给宋应知沏了杯茶。
“明日还得上值,今儿就不饮酒了,应知兄,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宋应知连忙端起茶,与木秋碰杯,两人一饮而尽,一番畅谈之后,相继离场。
回到宅院,想起文家那小子辱骂宋文弃的话,宋应知便带着宋文弃进入书房,趁着自己现在公务不忙。
多抽空教教孩子识字。
宋文弃这小子也争气,为了不被私塾里的小伙伴看扁,咬着牙跟宋应知学了一下午。
之后的日子里,宋应知早上在礼部处理公务,下午一有空便回宅院教孩子读书认字。
每到给太子讲课时,他便把宋文弃带上一起。
虽然他自己是个举人出身,学问赶不上其他人,但宋应知只负责英文这门课。
除了太子一人,宗室的孩子以及皇子、陪读都在,这么多孩子的情况下,宋应知教课路上重重险阻。
这些可都是金疙瘩,打不得骂不得,外语这门课对他们而言着实有难度。
很长这段时间,孩子们的进度都只停留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上。
为了能快速让孩子们适应外语这门课,宋应知连夜效仿后世的英文课本撰写英文书籍,交由相关部门复刻数本。
有了书,孩子们总算对这门课有了实际性的了解。
年底大考时,这群毛孩子总算给宋应知交上了及格卷。
要说这些权贵的孩子自尊心也强,门门课都是拔尖儿,就数这门夷人语言次次不合格。
到最后,不仅是宋应知努力写书,孩子们私底下也暗自跟这门课较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