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宋大河离世

从宋家出来后,一路上宋应知忧心忡忡,心中隐隐不安。

因着心情不佳,在两国谈判上宋应知全程臭着个脸,没怎么说话,吓得对方使节不停地冒冷汗。

得知北夏狮子大开口要一千二百万两赔银时,对方表情瞬间失控。

“一千二百万两白银,你们凭什么要求我们赔偿这么多?”

只听一位使节愤怒地用英文指控着苏澜之。

对方头戴白帽,金发蓝瞳,显然是夷人的贵族血统,也难怪对方会理直气壮地指责苏澜之。

实际上,夷人打心底瞧不起北夏,这次谈判也只是走个过场,目的是让北夏放了那些人质。

看清楚对方的目的后,宋应知也懒得再周旋,直接用英文开口道:

“你们国家这些年一直热衷于殖民,一千二百万对于你们而言不过是小钱罢了,这钱不但要赔偿,且必须在一个月内付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你!”

夷人使节被宋应知说出的这些条件气得不轻。

“你们就不担心你们国家遭到报复吗?!”

“报复?!”宋应知冷笑一声,目光阴沉地看向对方。

“别以为你们殖民地多,就真把自己当日不落帝国了,这位……王子?是这么称呼吧?既然你们不是来投降的,那就回去吧,我北夏想要什么,会亲自派兵去取。”

宋应知停顿一瞬,玩昧笑道:“从里海到大西洋,也没多远。”

“你!你好大的口气!这就是你们谈判的态度吗?!我不接受!请北夏重新再派使节过来与我谈。”

到了现在,蓝瞳使节依旧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觉得宋应知这是不尊重他。

“苏大人!请你把这个人轰出去!”

“您还真是会说笑,这位使节官职可比我大,本官做不了主。”

苏澜之两手一摊,一副我也没办法的表情,将夷人气得不轻。

“既然北夏不是真心想与我们谈判,那这次会议就此作罢!”

说完,对方一众人快速起身,摔门而去。

夷人走后,宋应知后脚也快速随之离去,只留鸿胪寺一众官吏面面相觑。

“苏、苏大人,咱们现在要怎么办?”

“怎么办?”苏澜之神秘一笑,起身也收拾桌上的密件也准备走人。

“人都都走了,咱们也都走呗。”

“……”

官吏们傻眼了,见苏澜之真的不管,其中一位官吏急忙上前把人拉住。

“大人,这完不成皇上交代的事,咱回去可怎么交代啊!”

官吏急道。

“放心吧,两国谈判,哪是一次就能谈好的,过几日,夷人还会找上门来,你们就安心等着吧。”

苏澜之推开对方的手,提着东西就出了会议厅。

果不其然,正如苏澜之所料,五天后,夷人的使节再次带着人找上门来。

这一次,对方的态度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强硬,脸上甚至带着一丝焦急。

“苏大人、宋大人,上次是我们态度不对,还请两位大人原谅!”

为首的蓝瞳夷人微微欠身,语气里多了几分客气。

宋应知与苏澜之对视一眼,微微一笑,只听苏澜之说道:

“既然贵国诚意满满,那我们自然也愿意继续谈下去,不过,条件还是之前的那样,不更改。”

见苏澜之一副没得商量的表情,夷人使节再次动怒,只是这次对方却是压制住自己的脾气。

良久,才听对方用英文开口道:“苏大人,一千二百万白银实在太多了,我国难以承受,能否再降低一些?我们可以以其他条件交换。”

“交换条件?”

宋应知佯装对这个条件充满兴趣,目不转睛的看着夷人使节,说出的话却是让对方心情沉了又沉。

“那就赔偿一千万两,一个月内付清,另外,你们得同意我朝派人去你们国家学习知识,划出一个租界供我朝前去做生意和学习的子民居住。”

“什么?!”夷人使节再次暴跳如雷!

“想在我们国家划租界,不可能!”

“明明上次没有这个条款,你们怎么能行这么快变卦!”

“太欺负人了!”

“长官,咱们不谈了,这些北夏人压根就不想谈判!”

一群夷人,每人一口唾沫,喷得北夏这边的官吏纷纷拿起纸张遮挡面容。

这次夷人不选择摔门而去,而是留在厅堂与宋应知等人吵个没完没了。

最后的结果依旧是不欢而散。

接连半个月,两国谈判之事没有任何进展,反而是宋大河这边先撑不住了。

半个月后的某天早晨,宋应知如往常一样,起床后先去宋大河屋子里与对方说说话。

不想,才进屋就感觉不对,屋子里很安静,除了宋应明的呼吸声,再听不到其他动静。

……不对劲,宋应知快速跑到床边,发现宋大河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如纸,身子僵硬。

他伸手去探宋大河的鼻息,发现已经没了故意……

“爹!爹!”

宋应知颤着音大声呼喊,喊声把一旁的趴着的宋应明惊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这一幕也吓得大哭起来。

“爹!你快醒醒啊爹!孩儿不孝……是孩儿不孝……”

宋应明跪在地上,不停地自责。

宋大河走了,没有惊动任何人。

这天谈判,宋应知没能去成,随着太阳高悬,听闻噩耗的宋族人相继往宋应知家这边赶来。

这些时日,为了能让宋应知好好陪陪宋大河,族人都没有登门打扰。

如今宋大河离世,不仅是宋族的人,周边的百姓都赶来帮忙。

在大家热心的帮助下,灵堂很快布置起来,宋应知宋应明兄弟俩守在父亲的灵前,一旁的张氏哭得死去活来,钱氏在一旁边抹着泪边安慰婆婆。

没过多久,鸿胪寺的官吏与苏澜之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祭拜。

“宋兄节哀,这几日好好陪陪家人,夷人那边,有我。”

入仕多年,苏澜之再次以兄弟相称,宋应知不由地看了他一眼。

“谈判之事已到尾声,夷人那边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同意,剩下的事还需苏大人多加费心,皇上那边,本官已经递了辞官信。”

北夏律例,凡官员父母去世,需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即“丁忧”。

待守孝期满后,才会再次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