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守孝

从宋应知向京城递交辞官信开始,谈判一事便与自己无关了。

北夏以孝治国,除非是圣旨亲临,不然宋应知就得守孝。

对于他的做法,苏澜之余一行官吏都能理解。

“宋兄放心,后面的事我会处理好,绝不让宋兄这短时间的努力白费。”

闻言,宋应知微微点头,随后开始赶人。

“家中事务繁忙,宋某就先失陪了。”

他还得去给宋大河守灵,陪客的事都是族人来帮忙。

宋家满院白色的挽帐,来祭拜的亲朋好友脸上一片悲戚。

虽然宋大河生前没做过什么贡献,但他有一个身为巴里首富的二儿子,一个对巴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小儿子。

光凭这两点,全城百姓几乎都赶来吊唁。

前来吊唁之人众多,守灵期间,即便有族人帮忙,宋应知与宋应明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期间不乏有一些别有用心之辈,借着吊唁的理由趁机与宋应知宋应明套近乎,大家在巴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兄弟俩虽心中厌烦,但面上依旧礼数周全。

头七一过,宋大河很快便被安葬在宋族早前选好的祖地处。

出丧结束后,宋应知强撑了几天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把张氏与宋应明吓得不知所措。

“娘!你在家照顾石头,我去叫大夫。”

宋应明心急如焚,爹才刚走,石头可千万别再出意外了。

“河生,你站住。”

眼看宋应明已经跑出院外,张氏连忙大声把人叫住。

“你弟弟这是老毛病了,叫大夫来也看不好,去你爹屋子的床底下找药出来,熬给石头喝。”

这些年,即便宋应知没回过巴里,但宋大河依旧习惯性的把土方子的药给孩子备着,每隔一段时间还不放心地差人送去给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今宋应知当真又病倒,这药也用上了,只是备药的人已经不在……

往日宋应知这病只要一发作,宋大河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如今人不在了,一家人都慌了神。

好在最后,张氏想起来了。

经张氏这么一说,宋应明这才恍惚,于是快速进屋把药翻出来熬制。

连续七日,宋应知这才渐渐恢复神志,好长时间没犯过病,这次发作起来竟是要了他半条命。

“二哥,我是不是老了?”

这天,宋应明端药进来时,宋应知靠在床上,虚弱地开口问道。

闻言,宋应明把药放在桌上,坐到床边,对着弟弟翻了一个白眼。

“你这说的什么话?你要是老了,我算什么?”

要知道,他比石头大四岁,要是弟弟都老了,那他岂不是还杵拐杖了?

“你不过就是这段时间没好好休息,累着了,等养好身子,还和从前一样!”

见宋应知面色红润不少,人也精神了,宋应知放心同时,张口问道:

“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太多,一直没空问你,这次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弟妹人呢?”

提起王氏,宋应知眉头一蹙,这件事家里人迟早都会知道,如今宋大河已经入土为安,张氏不会左右他的决定……

也该是告知他们真相的时候了。

宋应知轻咳一声,微微动唇:“二哥,王氏已经死了。”

“……你说什么?”宋应明没反应过来。

“我任职南阳知府那年,路上遭遇了劫匪,逃亡过程中我与小满分散了,等再找到人的时候,已经是河中一具枯骨……”

“……”

宋应明不由地瞪大了眼睛,深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盯着宋应知。

“石头……你给二哥开玩笑吧?!好好的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这不可能!”

一想到宋应知做了鳏夫七八年,他只觉得两眼一黑。

“二哥,奶奶去世那年,王氏就不在了。”

宋应知耐着性子解释:“当时奶奶才走,爹娘要是知道小满的事,身体哪承受得住?我就没让李游告诉你们。”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宋应明食指微微颤抖,显然被这个消息震的不轻。

二人沉默良久,才听他继续问:“这事都过了这么多年,你怎么现在才说?!”

“二哥,你知道的,我这人忙起来家都没空回,给你们说了,以爹娘的性子,保准准会擅自给我娶个媳妇回来。”

宋应知无奈一笑,“这不是耽误人家吗?”

宋应明一听,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哎……”

“可你这样一个人,也不是办法,以后谁来继承你的衣钵?”

此时此刻,宋应明有些后悔经商了,这样,他的孩子还能在仕途上有个好的前程。

“放心吧二哥,我已经有后人了。”

见他一脸忧愁,宋应知便把宋大花的遭遇和沈离君去世的事细细道来。

听到妹妹命运多舛,宋应明整个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是好了。

“都怪我,这些年一直在巴里,也没能及时去廉州看看大花,她受了委屈也不知道……”

宋应明心中自责万分,自从老周氏去世后,父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宋应知四处为官不能轻易回来。

他只能把走商的活儿交给儿子,自己则是与钱氏留在巴里照顾爹娘,一旦人隔得远了,消息自然没那么灵通。

“如今她一个人在廉州怎么能行,我这就让儿子去把她接回巴里。”

正好张氏一个人在巴里也苦闷,宋大花回来也能陪张氏解解闷。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宋应知给拒绝,“二哥,姐姐在廉州养殖珍珠,她现在哪都不想去。”

宋应知哭笑不得。

“你也不用担心她,我派人一直暗中保护她,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养殖珍珠?这能行吗?”宋应明有些怀疑。

珍珠还能养殖?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能行,已经出第一批货了。”宋应知把人工养殖珍珠的法子讲给宋应明听。

宋应明听得眼睛都直了,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法子真是神了!大花有这活计傍身,娘也能安心些了。”

“是啊。”

宋应知跟着点头,“再过一个月,姐姐应该能到巴里,到那时,你再仔细问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