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推行夷人礼仪
礼部,其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北夏朝的礼仪、教化以及外交事务等工作。
礼仪、祭祀、宗教、教育、科举、外交、重大宴席等活动都归于礼部。
礼部之下共设有四司:
礼制司、祭祀司、主客司、精膳司。
除了这些在,还有一些小司也属于礼部管理的范畴,比如教坊司、铸印局等。
因为有不少工作和鸿胪寺重叠,所以宋应知与鸿胪寺卿苏澜之碰面是不可避免。
有当年在巴里一同谈判的经历,如今再次共事,宋应知内心已无任何波澜。
清明过后,为了一些礼仪问题,礼部众位官员与鸿胪寺的人再次聚在一起商讨。
当众人听到宋应知提出推行各地方官学学习夷人礼仪时,众人纷纷出声反驳。
“大人,下官以为,推行夷人礼仪不妥,此举岂不是涨夷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等鸿胪寺的人开口,礼部左侍郎龙墨临率先拒绝道。
右侍郎冷澈晨紧随其后附和:
“是啊!大人,咱们北夏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要学,也是夷人学习我们的礼仪!”
二人话音落下,整个厅堂陷入诡异得沉默之中,底下得官员们纷纷低着头,不敢轻易表态。
如今宋应知地位非比寻常,背后还有木首辅的支持,官级稍微低一点的都不敢出声反驳,唯有左右侍郎还能说说话。
宋应知与苏澜之各坐在左右主位上,神色自若地打量一众官员。
其他人虽不表态,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结果早在宋应知的预料之内,他放下茶杯,微微侧头,问苏澜之:
“苏大人,你怎么看?”
苏澜之这会儿正把玩着手中的珠串,听到宋应知开口,他迟疑一瞬,随即道:
“这些年,本官常与夷人打交道,他们对我们的礼仪了如指掌,我们却对他们少有了解,每次会面,都会面临被嘲的过程。”
苏澜之这话可算是说到鸿胪寺一众官员的心坎里去了。
礼部一向只负责制定各种礼仪规则,具体的礼仪事项都是鸿胪寺的人着手操办。
在与夷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人常常因为不懂夷人的礼仪,在交涉过程中常常被对方肆意嘲笑,苦不堪言。
“我们大人说的对,虽然夷人打不过咱们北夏,每次开北夏用的也是咱们的礼仪,但他们那嘲笑的眼神,我看着就不舒服。”
“是啊是啊,咱可以不用夷人的礼仪,但不能不知道啊,这一旦闹了笑话,丢人的都是咱们。”
“是啊,是啊……”
与礼部的态度相反,鸿胪寺这边的官员对宋应知的提议多数持赞成态度。
宋应知将目光转到礼部这边,只见龙侍郎脸色涨红,拔高音量怒怼鸿胪寺的人。
“夷人野蛮无礼,他们的礼仪有什么可学的,这要是传出去,让天下的百姓怎么看我们?!”
“龙大人说的是,还请尚书大人三思。”
冷侍郎在一旁帮腔,其他人虽没说话,却已有不少人点头,抬头却看见宋应知眼含冷意盯着他们,忙不迭又低头装鹌鹑。
“廉州条约的内容,大家应该知道,其中一条便是每三年会派二百名学子去学西洋学习,如果不提前学习夷人礼仪,到了夷人的地盘,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龙冷二人不禁开始犹豫起来。
“咱们现在是强,可夷人速度也不慢,再过五年、十年,局势便会发生转变,两位大人,咱们北夏该睁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宋应知是经历过战争的人,他知道战场上武器落后于对方的结果。
所以才会让北夏的才子出国留学,而在官学推行夷人礼仪,也是为了才子们出国打定基础。
“龙大人,听说,这第一批出海赴西洋学习的第一批人里,也有你儿子?”
听宋应知这么问,龙侍郎不说话了,这名额,还是他花了不少力气给孩子争取的。
“诸位,世界已经变了,咱们若是不跟着改变,迟早有一天就会沦为挨打的对象,廉州沦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廉州沦陷,是北夏的耻辱,若是老皇帝还在,不得亲自领兵打到夷人本土去?
提及廉州,众人皆是神色黯然,厅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陷入沉思。
良久,才听冷侍郎开口道:
“宋大人,您所言有理,只是要在官学里推行此事,得有夷人做导师才行,这花费……”
毕竟了解夷人的,只有夷人自己。
“冷大人,这不是问题,通知各府学教谕进京,统一聘请一个夷人教导礼仪,再有府学教导各县,如此,便能省下这笔费用。”
洋人的礼仪没有北夏繁琐,多花钱另请完全没必要。
“大人,此行关乎朝廷脸面,还请大人慎重定夺。”
即便宋应知理由说尽,冷侍郎依旧油盐不进,事情谈到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然而,宋应知既然已经提出改革,又岂会轻易放弃。
隔天早朝,待大臣们参拜完毕,新皇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众人后问道: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启奏?”
新帝名景由炽,年二十有五,正值精力充沛之际。
景君尧在位时,好战事,其多数奏折都是太子与首辅协同处理,后来首辅钱子秋倒下后,太子一人独大。
登基后,景由炽对处理朝政一事信手拈来,也从不假手于人,偶尔会问问内阁的意见。
“回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在新帝话音落下,宋应知便很快出列。
“皇上,臣以为,现如今我朝与夷人交往日益频繁,然我朝官员多不了解夷人礼仪,在外交中常闹笑话,有损国威,因此,臣提议在各地方官学推行学习夷人礼仪。”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大臣蹙起眉头。
“回皇上,不可!我北夏泱泱大国,怎么能推行夷人的东西呢?!”
“就是啊!夷人的礼仪都上不了台面,那能和咱们北夏比?”
“宋大人,你这又是派人去西洋学习,又是让才子们学习他们的礼仪,你这是想干嘛?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北夏了?!”
接二连三的指责纷纷落在宋应知的头上,此事,往日格外听话的礼部官员,今日没一个愿意出来替他说一句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