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于莉得偿所愿,秦淮茹不甘
暮春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点。于莉蹲在院角的水龙头旁,正仔细地刷洗着一块新布料,靛蓝色的粗布在水里泡得发亮,她的嘴角噙着一丝藏不住的笑意,连指尖搓揉布料的动作都带着轻快的节奏。
“于莉,洗啥呢?这么高兴。”秦淮茹端着个木盆从旁边经过,盆里是刚拆下来的被单,她的目光落在那块布料上,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于莉抬起头,脸上的红晕还没褪去:“秦姐,你看,这是我用攒的布票扯的,想给大茂做件新褂子。”她把布料拎起来,阳光透过布面,能看到细密的纹理,“前儿他修好了电影院那台进口放映机,厂里奖了他二十块钱,还说要给他转正呢。”
“是吗?那可真要恭喜你们了。”秦淮茹的声音听着热络,手里拧被单的力道却重了些,水珠溅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许大茂这次可算熬出头了。”
于莉没听出她话里的异样,只顾着高兴:“可不是嘛,他现在天天念叨,说多亏了叶师傅当初指点他,不然哪有这好事。”她往叶辰家的方向看了眼,“等我把褂子做好了,让他穿上给叶师傅道谢去。”
秦淮茹“嗯”了一声,端着木盆转身往中院走,脚步却不像往常那样轻快。她想起昨天去街道办领补助时,听见马书记跟人说,许大茂因为技术过硬,被调到了厂里的维修组,工资涨了不少,于莉还托人在厂门口租了间小铺子,打算开个缝补摊,日子眼看着就红火起来了。
“哼,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吗。”她心里暗暗嘀咕,走到自家门口时,正好看见傻柱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条新鲜的鲫鱼。
“淮茹,看我给你带啥了?”傻柱笑得一脸憨直,“刚从护城河钓的,给你家棒梗炖汤喝。”
秦淮茹接过网兜,脸上挤出个笑:“又让你破费了。”她把鱼放进盆里,眼神却飘向了中院——叶辰正在给聋老太修藤椅,阳光照在他专注的侧脸,手里的刨子划过木头,发出沙沙的轻响,那沉稳的样子,让她心里莫名地有些发堵。
她想起前阵子,自己想让叶辰帮忙给棒梗做个新书桌,特意蒸了锅白面馒头送去,可叶辰只是收下馒头,说“书桌我抽空做,不用这么客气”,转头就把馒头分给了院里的孩子,连句热乎话都没多说。可他对於莉呢?不仅手把手教许大茂修机器,还帮着于莉找铺子的房源,听说连租金都帮着砍了不少。
“叶师傅这手艺,真是没的说。”秦淮茹走到藤椅旁,装作看叶辰干活,“前儿我娘家嫂子还说,想请你去给她打个衣柜呢。”
“行啊,等我把老太这藤椅修好就去看看。”叶辰头也没抬,手里的砂纸打磨着藤椅的扶手,“不过得等忙完这阵,老街区那边还有几户等着修房呢。”
“不急,不急。”秦淮茹的声音放软了些,“你先忙你的。对了,我刚看见于莉在洗布料,说是要给许大茂做新褂子?”
“嗯,许大茂转正了,于莉高兴坏了。”叶辰笑了笑,“这两口子总算熬出头了,于莉这些年不容易。”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扎在秦淮茹心上。她垂下眼,看着自己洗得发白的袖口:“是啊,不容易。不像我,就守着这点死工资,棒梗还要上学,真是愁人。”她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委屈,“要是我家老贾还在就好了,也不至于让我一个人撑着。”
叶辰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了她一眼:“秦姐,别太熬着自己。要是缺钱缺力,跟院里人说一声,大家都会帮忙的。”
“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秦淮茹的眼圈红了,“可总麻烦你们,我心里过意不去。不像于莉,有许大茂能指望,我……”
她的话没说完,就被于莉的声音打断了:“叶师傅,秦姐,你们看我这布料剪得咋样?”于莉手里拿着把剪刀,正小心翼翼地沿着粉线剪布料,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我照着画报上的样式画的,你看这领口,是不是比原来的好看?”
叶辰凑过去看了看:“挺不错的,这样式利落,适合许大茂干活穿。”
“真的?”于莉更高兴了,“那我赶明儿就缝,争取让他礼拜天就能穿上。”她说着,从兜里掏出块水果糖递给叶辰,“这个给你,前儿大茂厂里发的,水果味的。”
叶辰接过来,笑着道谢。秦淮茹看着那糖纸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心里的火气莫名地就上来了——于莉凭什么?凭什么她就能顺顺利利的,不仅男人有了出息,还能得到叶辰的帮衬?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拉扯着棒梗,却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凭什么好日子都让于莉占了?
“我还有事,先回去了。”秦淮茹放下手里的盆,转身就走,脚步快得像是在赌气。
于莉愣了愣,不解地问叶辰:“秦姐这是咋了?好像不高兴了。”
叶辰也觉得奇怪,摇了摇头:“不知道,可能是家里有事吧。”他把注意力转回藤椅上,“你这布料剪得确实好,比我上次见供销社卖的成衣样式还好看,回头让许大茂多给你买点料子,你也做件新的。”
于莉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继续剪布料,嘴角却弯得更厉害了:“我不用,能给他做就高兴了。”
傍晚的时候,于莉的缝补摊开张了。许大茂特意请了半天假,帮她把缝纫机搬到铺子里,又在门口挂了块红布,上面是阎解放帮忙写的“于莉缝补店”五个字,笔锋娟秀,看着就透着股亲切劲儿。
院里的人都去道贺。聋老太送了个新做的针线笸箩,里面装着她攒的顶针和剪刀;傻柱拎来两斤水果糖,说是给来做活的人添喜;就连平时爱计较的阎埠贵,都送了卷新线轴,嘴里说着“祝你生意兴隆,以后给我补衣服可得便宜点”。
于莉忙前忙后地招呼着,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叶辰帮她把缝纫机调试好,试踩了几针,线迹均匀得很:“这机器挺好,以后够你用的了。”
“多亏你帮我挑的。”于莉感激地说,“上次你说这台是进口的,劲儿足,果然没说错。”
秦淮茹也来了,手里拿着件棒梗的旧衣服,说是要补补。她看着铺子里热闹的景象,看着于莉被众人围着的样子,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堵得难受。她故意大声说:“于莉啊,你这铺子是不错,可缝补能赚几个钱?不如跟我学学,去菜市场倒腾点蔬菜,那才来钱快呢。”
于莉愣了愣,笑着说:“我没那本事,还是缝补踏实。”
“踏实能当饭吃?”秦淮茹的声音更高了些,“你看人家叶辰,又会修房子又会做家具,那才叫有本事。许大茂虽说转正了,可终究只是个维修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这话一出,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些。许大茂的脸沉了下来:“秦姐这话啥意思?我家于莉开铺子咋就不如倒腾蔬菜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秦淮茹见许大茂动了气,连忙打圆场,“我就是想让于莉多赚点钱,好心当成驴肝肺。”
“行了,秦姐也是好意。”于莉拉了拉许大茂的胳膊,又对秦淮茹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觉得缝补挺好的,慢慢做,总能好起来的。”她的声音不大,却透着股韧劲,像她手里那根穿了线的针,细却结实。
秦淮茹看着于莉那双带着薄茧却稳稳当当捏着针线的手,突然觉得自己输了。她输的不是日子的好坏,而是于莉那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的劲儿——于莉想要的,不过是男人有个正经活,自己有个能糊口的营生,这些她都一点点得到了,这就是她的“得偿所愿”。而自己呢?总想着走捷径,总觉得别人的日子比自己好,永远在不甘里打转,反倒把自己困住了。
从铺子里出来,秦淮茹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拂着她的头发,心里竟莫名地松快了些。她看着天边的晚霞,红得像块刚染好的布料,忽然想起刚嫁过来时,老贾也说要给她扯块这样的红布做件新褂子,只是还没来得及,人就没了。
“妈,你咋才回来?”棒梗从院里跑出来,手里拿着颗糖,“于莉阿姨给的,可甜了。她说等我放暑假,教我钉扣子呢。”
秦淮茹摸了摸儿子的头,看着院里那棵老槐树,树叶绿得发亮。她忽然笑了笑,牵着棒梗的手往家走:“走,妈给你包饺子吃,用傻柱叔叔送来的鲫鱼做馅儿。”
铺子里的缝纫机还在“嗒嗒”作响,于莉正低头给人补裤子,许大茂坐在旁边,帮她整理着线团,两人时不时对视一笑,眼里的光比门口的红灯笼还亮。叶辰站在院门口看着这光景,觉得这暮春的傍晚,比往常都要暖些。
日子啊,就像于莉手里的针线,一针一线,看似慢,却总能把零碎的日子缝缀成结实的布,而那些不甘和羡慕,终究抵不过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