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无非是水

无咎愕然抬头,只见一位身着寻常青布儒衫、却气度雍容的中年人坐于马上。~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

他赶忙低头行礼:“严先生言重了,小僧不敢。”

严先生目光平静地看着他:“不敢,那便让开去路吧。”

无咎面色变幻,迟疑了数息,终究不敢同时拂逆秦王与文坛宗师的意志,缓缓退到了一旁,让开了通道。

“哎——慢着。”秦王忽然又开口了,他慵懒地伸了个懒腰,仿佛看戏没看过瘾,“本王大老远跑来,热闹没赶上,就看了个尾巴,没劲。既然无咎法师意犹未尽,严先生也在此间,不如这样——”

他笑眯眯地看向许舟,仿佛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许舟是吧?刚才既然是你赢了,那这最后一题,便由你来出。不拘是问道还是问佛,出题嘛,总归容易些。也让本王瞧瞧,能赢无咎法师的人,出的题目有多刁钻。如何?”

无咎法师闻言,微微挑眉,双手合十刚想开口:“秦王殿下,是小僧有一题……”

秦王直接打断他,浑不在意地挥挥手:“哎呀,反正都是辩经,重要的是辩论的过程,谁出题不都一样?就这么定了!许舟,你出题吧。¨6+1~墈¨书·蛧* .庚¢新/嶵.全/”

许舟有些意外,抬头看了秦王一眼,只见秦王嘴角极快地向上扯了一下,递过一个“你懂的”眼神。他顿时明白,秦王这是故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这赢了的人再来个“收官”,彻底杀一杀佛门的威风,也算是变相给他出气,卖个人情。

可他本意并不想再出这个风头。

正当许舟沉吟,思索如何婉拒或出一个无关痛痒的题目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旁边石桌上文人雅士们留下的、尚未撤去的茶点,其中有一碟精致的糯米糕,做得形似官帽,名为“状元及第糕”。

鬼使神差地,他随手拈起一块“状元糕”,仿佛只是随口闲聊般,看向无咎法师,漫不经心地问道:

“法师方才说,见我身具佛性,邀我入佛门?”

他咬了一口糕点,细细咀嚼着,似乎在品尝味道,也似乎在组织语言。

无咎法师微笑颔首,双手合十,语气诚恳:“正是。我佛眼中,众生平等,皆具佛性。便是一阐提人,亦能成佛。施主慧根深种,若能皈依,必能早证菩提。”

许舟咽下口中的糕点,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抬眼看向无咎,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提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疑问:

“哦?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淡:

“如此之人,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吗?”

“若他也能成佛,那佛之一字,究竟是何含义?度化之意,又度化了什么?”

此话一出,初听似乎只是延续先前“众生能否成佛”的讨论,甚至有些老生常谈。

但在场如严先生、无咎、李长风这等智慧超绝之人,却在瞬间瞳孔微缩!

此问看似平常,实则其锋刃,已悄然转向了一个更极致、更尖锐、更撼动根基的方向——它不再纠缠于“能否”成佛的技术问题,而是直接质问“成佛”本身的伦理价值和终极意义!

这已不是在辩经,这是在……质疑“佛”的实在性了!

无咎法师神情骤然一肃,周身气度为之一变。

天空中,方才停歇不久的春雨竟似被他周身无形的气场所引,又渐渐沥沥地下了起来,雨丝细密,将整个道场笼罩在一片朦胧水汽之中。?他不顾周遭众人疑惑、惊诧的目光,缓步走至道场中央,于那阴阳鱼眼之一的蒲团上安然坐下。当其坐下之时,身上那月白色的袈裟下摆如水银泻地般铺展开来,竟无一丝褶皱,远远望去,当真如一朵纯净莲花于雨中悄然盛放,宝相庄严。

许舟见状,嘴角亦勾起一抹难以言喻的弧度,似是无奈,又似是接受了某种命运的邀约。?他并未多言,同样缓步上前,拂衣坐下,落在了另一只蒲团之上。两人动作皆从容不迫,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全场寂静,唯有雨声沙沙。所有目光都聚焦于这二人身上,仿佛他们天生便是这方天地的中心。

春雨之下,一人身着月白僧衣,洁净出尘;一人黑衣大襟,沉稳如山。

二人相对而坐,神色皆平静无波,无悲无喜,竟透出一种奇异的和谐,仿佛并非初次辩经的对手,而是命运早已注定的宿敌。

李长风忽然低声开口,打破了这片刻的沉寂:“开始了。”

直到他出声,旁观众人才恍然惊觉——原来许舟与无咎法师这看似平静的对坐,其间的思辨交锋已然无声无息地展开!

无咎盘坐于蒲团上,手中缓缓捻动那串星月菩提念珠,双手合十,目光诚恳地看向许舟,开口却是一句看似不相干的话:“许施主,于小僧而言,”

他抬眼望了望天上的细雨,“此刻虽只是牛毛细雨,然在我心湖之内,已是波澜万丈,犹如天河倒泻。”?

许舟闻言,目光似乎有些飘远,仿佛透过雨幕看到了别处,片刻后才轻轻叹了一声,回应道:“于我而言,”

他声音平淡,“心湖早已枯竭,唯见真实,不见波澜。雨大雨小,无非是水。”

人群中,林慕白猛地拎起衣摆,快步在场边寻了一处尚有油布遮顶的空桌案坐下,毫不客气地从书童手中抢过笔墨纸砚,提笔便蘸墨疾书。

旁边有相熟的士子好奇问道:“林兄,你这是做什么?”

林慕白头也不抬,笔下不停,语速极快地说道:“自然是抢录今日这场旷世之辩!诸位,这可是许公子与无咎法师的二度交锋!无论胜负,明日其内容必传遍京畿,你我身临其境,岂非天大机缘?若后世之人得见这场辩经全貌,说不定还会记得是由我林慕白今日记录下来的!对不住了诸位,这青史留名的便宜,林某可要抢先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