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调虎离山

第698章 调虎离山

陈石头举了举手:“教头,那毛竹实在不顶用。#?兰°?e兰d文?t学<o u无u错?¢内#?.容(枝杈刷人脸顶多让人晃一下,遇上狠角色,顶着竹枝就冲过来了。我想架开他们的斧头,竹杆软得跟面条似的,几下就被砍秃了,还差点被斧子劈着。”

许舟解释:“按规制,这毛竹该用桐油泡过三个月,前端镶铁矛尖,枝杈缠上铁丝——咱们临时找的竹子没处理过,自然脆。再者北方毛竹短,最长才一丈二,比南方的短了四尺,威慑力本就差一截。”

柳清安沉吟道:“那就换铁枪头。去库房领三十副铁矛尖,今晚就给毛竹装上,再用麻绳缠紧枝杈,好歹能顶住斧头。”

任敖接口道:“库房还有些锈迹斑斑的旧箭簇,捡些锋利的绑在枝杈上 —— 虽比不得砒霜见血封喉,扎进肉里也够他们疼上十天半月。”

许舟点头:“明日再带些石灰包,用细麻绳缠在毛竹中段。对方若还敢硬冲,就抖腕撒灰迷他们眼,也算补了竹子太软的亏空。”

角落里,江听潮忽然嘟囔一句:“那不如直接换成铁的?”

陈石头眼睛猛地一亮,直起身道:“这主意好!”

许舟却没放过这话,低头盘算:“一丈六尺的狭长铁器,得有多重?”

任敖接口道:“实心熟铁打造,少说九十斤;若是空心铁管,三十二斤足够,但此刻要打空心的,铁匠铺连夜赶工也来不及。”

“九十斤……”许舟扬声问,“军中谁能使得如意?”

话音未落,陈石头、孙勇率先举手,江听潮犹豫了一下也跟着抬起手。许舟数了数,总共七人——在三十余名羽林军中,竟是不到三成能驾驭这般重器。

可真要换上铁制长杆,鼓楼帮的把棍怕是要吃大亏了。

许舟看向那七人,好奇问道:“你们能修到炼心境,按理说家境不一般,怎么军中只有这几人有此境界?”

陈石头挠了挠头:“教头有所不知,修行法门金贵得很。我们手里的法门,都是家里从潘家园鬼市淘来的,几百两银子一套,神藏境以前,练着也就比寻常武夫壮实些。}??3£?#8`?>看?°~书%¢3网<? ?已@*发,)?布,最£新~¥¢章t节?真要往深了修,就得砸银子买丹药、请师父——我们能摸到炼心境的边,全是家里堆出来的。”

孙勇苦笑补充:“我们虽是富家子弟,却多是家族旁支,哪能跟嫡子比?好法门、好药材轮不到我们,能修到这步,已是侥幸了。”

柳清安看了眼窗外天色,打断道:“不早了,都回去歇着吧。明日不用带兵刃,我让人备妥就是。”

众人应声散去,院中火盆渐渐转弱,只剩下许舟与柳清安对着舆图出神。铁制长杆的事,终究没说死——九十斤的分量,纵是炼心境,久战之下也难撑住,可若真能用,对付那些把棍,倒的确是事半功倍。

……

……

第二日亥时,六架马车再次停在羽林军卫署门前。羽林军将士们熟门熟路地上了车,蒙好灰布,在车厢里闭目养神。马车行至长安街便分了岔,分别从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出了内城,最终在西河沿街旁一条窄胡同里汇合。

车刚停稳,胡同深处一户人家便开了门。柳清安一边低声念着经文,一边招手让众人进院。她掀开院角地窖的木盖,许舟探头一看,里面码着齐刷刷的长矛、藤盾,还有十几杆缠了铁矛尖的硬木杆,牛筋弹弓和石灰包分装在几个竹筐里,一目了然。

羽林军将士们扛起家伙出了院,趁着夜色往正西坊的八大胡同摸去。

此时李纱帽胡同里,佛爷正对着墙根站桩,身形悬空寸许,头顶竟隐隐有白气蒸腾,像笼着团淡雾。

这气团刚聚得稳妥,就见个把棍慌慌张张跑来,老远就喊:“佛爷!”

那团白气“噗”地散了,佛爷闭着眼没好气地问:“找到了?”

把棍耷拉着脑袋:“外城的胡同翻了个底朝天,连粪场都瞧了,影都没见着。”

佛爷缓缓吐了口气:“整个外城能藏下这伙人的,不是袍泽社的旧部窝点,就是漕帮的船坞……再不然,就是钻了内城哪位大人的袖子里。”

把棍压低声音:“龙头今儿发了三回火,说再让这群蒙面人折腾下去,咱们鼓楼帮在韩家潭的姑娘面前都抬不起头,连个毛竹队都摆不平,传出去能让人笑掉大牙。”

佛爷眼皮抬了抬:“龙头呢?让他来跟我说。”

把棍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半天:“龙头……龙头去了崇南坊的妙音庵,说是最近庵里新来的那位师父,讲经比说书先生还热闹……”

“混账!”佛爷低喝一声,又憋住气,“这种话也是你能说的?”

把棍缩着脖子往后退:“是您问的嘛……那咱们现在咋办?总不能在胡同里站到天亮吧?”

佛爷盯着墙根的青苔,又缓缓闭上眼睛:“去把铁牛那帮人叫回来,别在百顺胡同蹲点了——今晚他们要是敢来,我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竹杆开花’。”

话音未落,有把棍连滚带爬穿过窄巷,嗓子都喊劈了:“佛爷!不好了!朱家胡同遭了!兄弟们被打懵了!”

佛爷猛地睁眼起身:“糟了,中了调虎离山计!”

把棍急得跺脚:“佛爷,现在咋办?”

佛爷扬声喝道:“都抄家伙!去朱家胡同!记着昨日的法子——先劈断他们的毛竹,没了长家伙,看他们还怎么横!”

刹那间,李纱帽胡同两侧的青楼里涌出黑压压的把棍,这些人本在楼上埋伏,等着蒙面人自投罗网,谁料对方竟绕去别处动手,这下全成了后知后觉的援兵。

此时朱家胡同里,三队鸳鸯阵正如三把尖刀往胡同深处突进,身后已躺了二十一个哼哼唧唧的把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