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252.田埂解难,农技传帮
春分刚过,田埂上的冻土彻底化透,一脚踩下去能陷进半指深的泥里。
清晨的雾还没散,林晓峰扛着锄头往自家责任田走,就见村东头的林德生队长蹲在田埂上抽烟,烟杆“吧嗒吧嗒”响,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德生叔,咋不趁早下种?”
林晓峰走过去,把锄头往地上一戳,溅起几点泥星子。
林德生吐了口烟圈,指了指旁边空荡荡的牛棚。
“家里那头老黄牛昨儿夜里倒了,兽医来看过,说是年纪大了撑不住。这地里的麦子要翻耕,没牛咋弄?总不能靠人拉犁吧?”
他声音里满是愁绪,烟杆上的火星子随着手势晃了晃。
林晓峰心里咯噔一下。
春耕就靠耕牛,没牛确实难办。
他往村里望去,隐约看见赵青江老头背着个竹筐往田埂走,筐里装着些干瘪的麦种,走几步就停下来叹口气。
“青江叔,您这种子够播几亩地?”
林晓峰迎上去问。
赵青江掀开筐盖,露出里面颗粒不均的麦种,苦笑一声。
“就这半筐,还是去年省下来的。本来想着开春能换点新种,谁知道公社粮站的种子不够分,俺家三亩地,这点种子撒下去跟撒盐似的。”
他用粗糙的手指捻起一粒种子,轻轻一捏就碎了。
“这老种子出芽率低,今年收成怕是悬了。”
林晓峰接过那粒碎种子,放在手心捻了捻。
重生前他在农科院待过,知道种子对收成的重要性,这种陈年老种确实难有好收成。
正想着,就见林明远扛着犁铧匆匆走过,犁铧上还沾着去年的干泥。
“明远哥,你家牛还能用?”
林晓峰喊住他。
林明远停下脚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能用是能用,就是瘦得厉害,去年冬天没喂好。俺家五亩地,要是一天耕一亩,牛怕是撑不住。晓峰,你家有多余的种子不?俺想跟你换点。”
林晓峰摇了摇头。
“俺家种子也只够自家三亩地用。明远哥,你先别急,我想想办法。”
看着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林晓峰心里不是滋味。
他重生回来,不仅想让自家过上好日子,也想帮村里乡亲解决难处。
春耕是一年的指望,要是误了农时,村民们今年的日子就难了。
他扛着锄头往公社走,路上琢磨着怎么解决耕牛和种子的问题。
公社兽医站说不定有能临时借用的牛?
还有种子,或许能去邻村的种子站问问,或者跟公社粮站的人通融一下。
走到公社门口,就见刘主任正跟几个干部说话。
刘主任看见林晓峰,笑着走过来。
“晓峰,刚想找你,昨天烈士葬礼办得好,公社领导都夸你呢。”
“刘主任,葬礼是大家一起办的,不算俺一个人的功劳。”
林晓峰挠了挠头,话锋一转。
“俺今天来是想跟您说个事,村里好几户人家缺耕牛和种子,春耕怕是要误了。”
刘主任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叹了口气。
“这事我也知道,公社粮站今年调过来的种子少,耕牛也不够用。兽医站有两头牛,一头病着,另一头要留着给公社直属的试验田用。”
林晓峰心里一沉。
“那邻村呢?比如王家村,他们去年收成好,说不定有多余的种子和牛。”
刘主任眼睛一亮。
“你倒是提醒我了,王家村的种子站去年留了不少优质麦种,他们村耕牛也多。不过你去借的话,得好好跟他们村长商量,毕竟都是各村的资源。”
林晓峰连忙道谢,转身往王家村走。
王家村离他们村有十里地,全是土路,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
王家村村长王松山正在村口的打谷场上晒种子,看见林晓峰,热情地迎了上来。
“晓峰,你咋来了?是不是来跟俺们借种子?”
王松山性格直爽,开门见山地问。
林晓峰笑了笑。
“王村长,您真是火眼金睛。俺们村好几户人家缺种子和耕牛,想跟您借点,等秋收了,俺们加倍还。”
王松山领着他走到种子堆前,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种。
“这是俺们村去年自己留的优质种,出芽率能到九成。俺们村耕牛有五头,能借你们两头,不过得派个人跟着,怕牛被累着。”
林晓峰喜出望外。
“谢谢王村长!您放心,俺们肯定好好喂牛,秋收后不仅还种子和牛,还会给您送十斤俺们村打的野猪肉。”
王松山哈哈大笑。
“行,就冲你这话,俺信你。你先把种子拉回去,下午俺让村里的老周把牛送过去,老周会赶牛,也懂怎么喂。”
林晓峰谢过王松山,找了辆手推车,装了两袋种子往回走。
路上,他心里盘算着,种子有了,耕牛也有了,接下来要帮村民们把地种好。
他想起自己重生前学过的耕种技术,比如合理密植、深耕土地,这些都能提高收成。
回到村里,林晓峰先把种子送到赵青江家。
赵青江正在家磨镰刀,看见林晓峰扛着种子进来,激动得手都抖了。
“晓峰,你真把种子借来了?”
赵青江接过种子袋,打开一看,里面的麦种颗粒饱满,比自家的老种子强太多了。
“青江叔,这是王家村的优质种,出芽率高。您播种的时候,一亩地撒三十斤就行,别撒太多,不然苗长得密,收成反而不好。”
林晓峰蹲下身,跟赵青江讲解播种的注意事项。
赵青江连连点头。
“俺记住了,晓峰,你真是帮了俺大忙了。要是今年收成好,俺一定给你送袋新麦面。”
林晓峰又把另一袋种子送到林明远家,林明远正在给牛喂草,看见种子,高兴得直拍大腿。
“晓峰,你可真是及时雨!俺家牛要是撑不住,俺正愁没人帮忙呢。”
“明远哥,下午王家村会送两头牛过来,还有个叫老周的会跟着,他懂怎么赶牛。你到时候跟老周多学学,以后赶牛也能熟练点。”
林晓峰说。
林明远笑着说。
“那敢情好,俺正想找个人学学呢。晓峰,晚上来俺家吃饭,俺让你嫂子杀只鸡。”
林晓峰婉拒了。
“不了明远哥,俺还得去德生叔家看看,他家没牛,俺得帮他想想办法。”
走到林德生家,就见林德生正坐在门槛上发愁,他媳妇在一旁抹眼泪。
林晓峰走进去,把借到牛的事说了一遍。
林德生猛地站起来。
“真的?晓峰,你真借到牛了?”
“嗯,下午王家村会送两头牛过来,到时候先给您家耕地。德生叔,您家地多,俺下午也来帮您,咱们争取两天把地耕完。”
林晓峰说。
林德生眼眶红了。
“晓峰,俺都不知道该咋谢你了。你帮村里办了葬礼,现在又帮俺们借牛借种子,你真是个好孩子。”
林晓峰笑了笑。
“德生叔,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俺娘常说,做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多帮衬乡亲。”
下午,王家村的老周赶着两头黄牛来了,牛身上还披着布帘,怕路上受了凉。
老周五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全是老茧,一看就是常年跟农活打交道的人。
“晓峰,这两头牛温顺得很,就是有点认生,你让村民们别吓着它们。”
老周把牛绳递给林晓峰,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
“这是喂牛的注意事项,你让他们照着做,别给牛喂太多,也别喂太凉的水。”
林晓峰接过本子,认真看了看。
“谢谢周叔,俺记住了。您要是不着急回去,晚上在俺家吃饭,俺让俺娘做几个菜。”
老周摆了摆手。
“不了,俺还得赶回去,家里还有事。你们要是有啥问题,就去王家村找俺。”
送走老周,林晓峰把牛赶到林德生家的田里。
林德生已经扛着犁铧在田里等着了,看见牛,激动得直搓手。
林晓峰帮着把犁铧套在牛身上,又跟林德生讲解怎么赶牛、怎么控制犁的深度。
“德生叔,赶牛的时候要轻轻喊‘驾’,想让牛停下就喊‘吁’,转弯的时候要慢慢拉缰绳,别太用力。”
林晓峰一边说,一边示范给林德生看。
林德生跟着学了几遍,慢慢找到了感觉。
牛拉着犁铧在田里走,翻起的泥土带着新鲜的气息,林德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林明远和赵青江也过来帮忙,林明远跟着林德生学赶牛,赵青江则在一旁整理田埂。
几个人说说笑笑,田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晓峰,你看俺这样赶对不对?”
林明远拉着缰绳,小心翼翼地喊了声“驾”,牛果然慢慢往前走了。
林晓峰笑着点头。
“对,明远哥,就是这样,别紧张,牛能感觉到你的情绪。”
赵青江在田埂上喊道。
“晓峰,俺家种子已经泡上了,明天就能播种,你到时候来帮俺看看呗?”
“没问题,青江叔,明天一早俺就去你家。”
林晓峰应道。
夕阳西下,田里已经耕了一大半。
林德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林晓峰说。
“晓峰,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不然俺家地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耕完。晚上去俺家吃饭,俺让你婶子做你爱吃的贴饼子。”
林晓峰实在推脱不过,就答应了。
回到林德生家,林德生的媳妇已经做好了饭,桌上摆着贴饼子、炒鸡蛋,还有一碗咸菜。
林德生拿出一瓶白酒,给林晓峰倒了一杯。
“晓峰,尝尝俺这酒,是去年自家酿的玉米酒。”
林晓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劲不大,带着玉米的清香。
“德生叔,这酒真好喝。”
林德生笑着说。
“好喝你就多喝点。晓峰,俺跟你说,村里现在都夸你呢,说你是个有本事又热心的孩子。以后村里有啥大事,俺们都听你的。”
林晓峰放下酒杯。
“德生叔,俺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村里的事得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出力,才能把日子过好。”
吃完饭,林晓峰往家走。
路上,他看见村民们都在自家田里忙活,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泡种子,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
他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第二天一早,林晓峰先去了赵青江家。
赵青江正在往田里运种子,林晓峰跟着他一起去了田里,教他怎么播种。
“青江叔,播种的时候要均匀,每行之间留一尺的距离,这样苗长出来才有足够的空间。”
林晓峰拿起一把种子,示范着撒了起来,种子落在土里,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赵青江学着林晓峰的样子撒种子,一开始撒得不均匀,撒了几行后,慢慢熟练起来。
“晓峰,还是你有办法,俺以前撒种子总是东多西少的。”
“多练练就好了,青江叔。”
林晓峰说。
“撒完种子后,要在上面盖一层薄土,别盖太厚,不然种子出不了芽。”
帮赵青江撒完种子,林晓峰又去了林明远家的田里。
林明远正跟老周学赶牛,老周在一旁指点着。
“明远,你拉缰绳的时候要顺着牛的劲儿,别跟牛较劲,牛要是不高兴了,就会耍脾气。”
林明远点点头,试着拉了拉缰绳,牛果然温顺地跟着走了。
看见林晓峰,林明远笑着说。
“晓峰,你看俺学得咋样?老周叔说俺有天赋呢。”
老周笑着说。
“明远是个聪明人,一学就会。晓峰,你们村的人都很实在,跟你们打交道俺放心。”
林晓峰说。
“周叔,谢谢您这么耐心教明远哥。等春耕结束,俺让村里给您送点土特产。”
老周摆了摆手。
“不用不用,都是应该的。俺跟你们村长是老相识,帮这点忙不算啥。”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峰每天都在田里忙活,帮村民们耕地、播种。
他不仅教村民们耕种技术,还跟他们分享自己重生前知道的农业知识,比如怎么防治病虫害、怎么给庄稼施肥。
林德生看着自家耕好的田地,心里乐开了花。
“晓峰,听你说的那些知识,俺觉得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好。到时候俺们村的粮食够吃了,还能卖点钱,给孩子们买新衣服。”
林明远也说。
“是啊,晓峰,你教俺们的合理密植,俺算了算,一亩地能多收一百多斤粮食呢。俺家五亩地,就能多收五百多斤,这可不是小数目。”
赵青江拿着刚出芽的麦苗,高兴地对林晓峰说。
“晓峰,你看这麦苗,多壮实!比俺去年种的好多了。俺家老婆子说,今年要是收成好,就给你做件新棉袄。”
林晓峰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不仅能帮村民们解决眼前的困难,还能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这天晚上,林晓峰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琢磨着接下来的计划。
春耕结束后,他想去山里打次猎,给家里添点肉,也给帮忙的村民们送点野味。
还有,他想跟村长商量,在村里办个农业技术培训班,教村民们更多的耕种知识,让村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晓峰,在想啥呢?”
他娘端着一碗热水走过来,递给林晓峰。
林晓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
“娘,俺在想,春耕结束后去山里打次猎,给您和爹买点新东西。还有,俺想在村里办个农业技术培训班,教乡亲们更多种地的本事。”
他娘笑着说。
“你这孩子,总是为别人着想。不过你说得对,乡亲们日子过好了,咱们村才会好。你爹要是知道你这么有出息,肯定高兴。”
林晓峰看着娘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自己重生回来,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让村里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这不仅是他的心愿,也是他对这个年代、对这片土地的一份责任。ru2029
u2029传农技谋发展,尽显担当与乡土温情。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