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钟楼与时空稳定的内在联系
清晨的阳光透过研究室的窗户,洒在三维模型投影屏幕上,那些闪烁的符号节点在光影中仿佛有了生命,不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江浅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却依旧紧盯着屏幕上的“时空坐标网”,手指在虚拟界面上不断滑动,试图找到符号阵法与时空能量流动的深层关联。周明远和李建国也早早赶来,两人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建筑结构数据,站在江浅身旁,眼神中满是期待。
“江老师,根据我们昨晚对建筑结构的重新测算,发现钟楼八芒星状的承重柱与地基九层石盘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能量循环系统。”周明远将一份数据报告递到江浅手中,“承重柱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时空能量,通过砖石间的螺旋通道传输到地基石盘,而石盘上的几何图案则能将这些能量储存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蓄电池’。”
江浅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眉头逐渐舒展:“这个发现太关键了!结合之前符号解读的结果,符号阵法能够感知时空能量的变化,而建筑结构则负责吸收、储存能量,两者结合,钟楼很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时空调节系统。李师傅,您爷爷留下的图纸里,有没有关于钟楼在特殊时期出现异常现象的记载?”
李建国低头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俺爷爷的日记里提到过,民国二十六年夏天,咱们这一带出现过‘白昼变黑夜’的怪事,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还伴随着剧烈的大风。可奇怪的是,钟楼周围半里地内,却依旧阳光明媚,风平浪静。当时村里人都以为是钟楼显灵了,纷纷来这里烧香祈福。现在想来,那或许就是时空出现异常波动,钟楼发挥了稳定作用!”
江浅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案例!小林,你立刻调取民国二十六年当地的气象记录和历史文献,看看有没有关于这次‘白昼变黑夜’的详细记载,同时对比一下当时钟楼的能量波动数据。”
小林点点头,快速操作电脑。没过多久,屏幕上就显示出相关的资料: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当地出现了一次持续约半小时的异常天象,天空突然变暗,气温骤降,同时伴有强烈的磁场紊乱现象。而根据钟楼金属圆环上符号的能量记录(通过现代技术对符号涂层残留能量的分析),在同一时间段,钟楼的能量输出达到了历史峰值,符号表面的亮度也提升到了最高值。
“数据完全吻合!”小林激动地喊道,“当时的磁场紊乱正是时空异常波动的表现,而钟楼在同一时间释放出大量能量,显然是在调节时空能量,稳定时空秩序。”
为了进一步验证钟楼的时空稳定功能,江浅决定进行一场模拟实验。她让技术团队搭建了一个微型钟楼模型,按照真实钟楼的比例还原了建筑结构和符号装饰,并在模型周围设置了多个时空能量探测器。随后,技术人员通过特殊设备,在模型周围制造出小规模的时空能量波动。
实验开始后,所有人都紧盯着探测器的数据屏幕。起初,微型模型周围的时空能量波动剧烈,探测器的指针疯狂摆动。但没过多久,模型上的符号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承重柱与地基石盘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能量屏障。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波动逐渐减弱,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
“成功了!”江浅兴奋地站起身,“微型模型完美模拟了钟楼的时空稳定功能!你们看,当时空能量出现波动时,符号阵法首先感知到变化,随后建筑结构中的能量循环系统启动,释放储存的能量,调节波动的时空能量,最终实现时空稳定。”
周明远看着实验数据,眼中满是惊叹:“这座钟楼的设计太精妙了!它不仅能被动地应对时空异常,还能主动吸收、储存时空能量,就像一个智能的‘时空稳定器’。而且从建筑结构和符号装饰的配合来看,建造者对时空能量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赵博士和陈教授也赶到了实验现场,看到实验结果后,赵博士忍不住说道:“结合我们之前在青铜棺和古老文献中发现的线索,这个神秘组织很可能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在守护着地球的时空秩序。他们通过不断改良符号体系和建筑技术,建造出钟楼这样强大的时空稳定器,以应对各种时空危机。”
陈教授补充道:“我在整理《天工秘录》残卷时,还发现了一段关于‘时空裂隙’的记载。上面说,每隔一段时间,宇宙中的时空就会出现‘裂隙’,导致时空能量泄漏,引发各种异常现象。而‘界之塔’(很可能指的就是钟楼)能够‘补天之隙,定地之序’,也就是修复时空裂隙,稳定时空秩序。”
江浅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来,历史上那些记载的异常天象,很可能都是时空裂隙引发的。而钟楼每次都能及时发挥作用,修复裂隙,稳定时空。只是不知道,这个神秘组织是如何预知时空裂隙的出现,又是如何确保钟楼能够持续运行的?”
李建国这时突然说道:“俺爷爷的日记里还提到,钟楼的铜钟每到特定的节气,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而且声音的频率和时长都不一样。有一次,铜钟连续响了三个时辰,之后村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怪事。当时村里人都说是‘钟神’在‘镇邪’,现在想来,那或许是钟楼在修复较大的时空裂隙,需要持续释放能量,所以铜钟才会一直响。”
江浅立刻让小林调取铜钟在不同节气的发声记录,并与时空能量波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每当铜钟自动发声时,当地的时空能量波动都处于异常状态,而铜钟发声的频率恰好与时空能量波动的频率相反,能够起到“抵消”波动的作用。
“原来铜钟还是一个‘能量调节装置’!”江浅恍然大悟,“当时空能量波动较小时,钟楼通过建筑结构和符号阵法就能自行调节;当波动较大时,铜钟就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辅助调节能量,确保时空稳定。这座钟楼简直就是一个集‘感知、吸收、储存、调节’于一体的全能时空稳定系统!”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关于钟楼与时空稳定的内在联系被逐渐揭示。学者们发现,钟楼的建筑结构不仅遵循数学和物理原理,还与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紧密相关,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宇宙中的时空能量;符号装饰形成的“时空坐标网”,则能精准定位时空异常的位置,引导能量进行针对性调节。
在一次深入钟楼地基的探测中,李建国发现了一个隐藏在九层石盘之下的“能量核心”——一个由未知金属制成的球形装置,表面刻满了与钟楼符号一致的纹路,散发着微弱的蓝光。通过检测,学者们确定这个能量核心是钟楼的“心脏”,能够将吸收的时空能量转化为稳定的能量源,为整个时空稳定系统提供持续的动力。
“这个能量核心的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前的认知。”周明远看着能量核心的检测报告,感慨地说道,“它能够自行修复损伤,还能根据时空能量的变化调整输出功率,是整个钟楼稳定系统能够运行数百年的关键所在。”
江浅看着眼前的能量核心,心中充满了对神秘组织的敬佩:“这个神秘组织不仅拥有先进的时空知识和建造技术,还具备长远的眼光。他们建造的钟楼,不仅在历史上多次守护了时空秩序,还为我们研究时空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样本。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钟楼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掌握时空能量的规律,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新的方向。”
夜色再次降临,研究室内依旧灯火通明。学者们围绕着能量核心的检测数据,热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江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矗立在夜色中的钟楼,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了数百年,默默守护着时空的平衡与稳定。而江浅知道,关于钟楼的秘密还有很多,他们的探索之路,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