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很管用
张青山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见江明回来,立刻站起身。
“江先生,您可算回来了!求您救救我那小病人,再拖下去,孩子就危险了!”
江明见他神色慌张,微微蹙眉。
“张老先生别急,慢慢说,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张青山平复了些情绪,才详细解释。
“那孩子叫小石头,今年六岁,是郊区农户家的娃。”
“半个月前突然开始浑身发冷,就算裹着厚被子,手脚还是冰得像块铁,体温却一直正常。”
“一开始以为是着凉,吃了退烧药也没用,后来孩子连饭都吃不下,浑身没力气,只能躺在床上哼哼。”
他顿了顿,叹了一口气,道:“农户家穷,带着孩子去县医院查了好几次,抽血拍片子,啥也没查出来。”
“后来听人说我治疑难杂症还行,就抱着孩子找到我中药馆。”
“我看孩子脉沉细,像是风寒入体,开了三副驱寒的方子,可喝了之后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更严重了。”
“昨天孩子开始说胡话,手脚还时不时抽搐!”
江明皱起眉,这种症状,确实不常见
“孩子发病前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去过什么偏僻的地方?”
张青山仔细回忆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对了!孩子爹说,发病前几天,小石头在山上挖野菜时,捡过一只受伤的小狐狸,还抱回家养了两天,后来小狐狸跑了。”
“会不会是被狐狸传染了什么病?”
“不好说。”江明站起身,“光听描述我也判断不准,咱们现在就去看看孩子。”
白宇靖和王语嫣也想跟着去,江明却让他们留在全聚楼。
“你们盯着店里,我跟张老先生去就行,有情况我随时联系你们。”
两人驱车往郊区赶,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小石头家。
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院子里堆着晒干的玉米秆,一股中药味混杂着霉味。
小石头躺在里屋的土炕上,盖着两床厚被子,小脸惨白,嘴唇泛着青紫色,眼睛紧闭着。
他娘坐在炕边,不停地抹眼泪,见张青山带了人来,赶紧起身。
“张大夫,您可来了!孩子刚才又抽了一次,您快救救他!”
江明走到炕边,轻轻掀开被子,握住小石头的手腕。
指尖刚碰到孩子的皮肤,就感觉到一股寒意。
他仔细搭着脉,脉相沉细无力,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气血运行的通道。
接着,他又掀开孩子的眼皮,瞳孔大小正常,再看舌苔,除了白腻,舌尖还藏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暗紫色。
江明心里有了些底,又问孩子娘。
“孩子抽的时候,是不是手脚会往一起缩,像抽筋一样?”
孩子娘连连点头:“对对!就是这样!”
“抽的时候身子还会发抖,喊他也没反应,过个几分钟才好。”
江明站起身,对张青山说:“不是风寒,也不是传染病,是寒凝血瘀,而且瘀血堵在了经络里。”
“那小狐狸说不定不是普通的狐狸,身上带着寒气,孩子抱了它之后,寒气顺着皮肤钻进经络。”
“又加上孩子体质弱,气血运行慢,寒气排不出去,就淤积在经脉里,导致手脚冰凉抽搐。”
张青山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
“难怪我用驱寒的方子没用!我只想着驱表寒,没料到寒气钻进了经络!”
“可这寒凝血瘀该怎么治?我之前学的方子,对付普通的瘀血还行,这种经络里的寒气,我实在没把握。”
江明取出银针。
“得用针灸通经络,再配着药膏外敷,把经络里的寒气逼出来。”
“你帮我搭把手,按住孩子的胳膊,别让他抽搐的时候乱动。”
孩子娘赶紧上前,轻轻按住小石头的胳膊,张青山则按住孩子的腿。
江明拿出一根三寸长的银针,对准孩子手腕内侧的穴位轻轻刺入。
他手指捏着银针尾端,轻轻捻转,没过多久,原本紧闭双眼的小石头突然哼了一声,眉头皱了起来。
江明心里松了口气,有反应,说明针灸起作用了。
大约一刻钟后,江明拔出银针,又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瓷瓶,倒出一些淡黄色的药膏,均匀地涂抹在孩子的手脚和胸口。
“这是我配的温经膏,能温通经络。
”“每天涂三次,配合针灸,三天就能见效。”
他又写了一个药方递给张青山。
“这个方子是补气血的,每天给孩子喝一碗,等孩子能吃饭了,再加点瘦肉进去,补补营养。”
孩子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江明连连磕头。
“谢谢大夫!谢谢大夫!您就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啊!”
江明赶紧扶起她:“别客气,孩子还得好好照顾。”
“明天我再过来扎一次针,后天应该就能好转。”
离开小石头家时,张青山看着江明,满眼敬佩。
“江先生,您这医术真是神了!我行医三十年,都没见过这么精准的诊断,更别说用针灸通经络的手法了。”
“您这温经膏,能不能给我讲讲配方?以后再遇到这种病人,我也能帮上忙。”
江明笑了笑:“配方没问题,不过这药膏得用陈年艾叶,还得加一味阳起石磨成的粉,才能增强温通的效果。”
“等回头我把配方写下来给你,不过用的时候得注意,阳起石性烈,小孩和孕妇不能多用。”
张青山连连点头,心里对江明更是佩服。
不仅医术高超,还不藏私,这种胸襟,在行医界真是少见。
第二天一早,江明准时赶到小石头家。
刚进门,就听到屋里传来孩子的笑声,比昨天的死气沉沉判若两人。
小石头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馒头,正吃得香。
看到江明进来,还咧嘴笑了笑:“大夫叔叔!”
孩子娘激动得眼泪直流:“江先生,您的药膏太管用了!”
“昨天晚上孩子就不抽了,今天早上还主动要吃的,手脚也没那么冰了!”
江明走到炕边,摸了摸小石头的手,虽然还有点凉,但已经有了温度,再搭脉,脉相也比昨天有力多了。
他又给孩子扎了一次针,用来疏通气血。
扎完针,江明刚想收拾东西,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