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欧洲的震惊
当第一批带有斑马纹的青花瓷从窑中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时,奥马尔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灵感的光芒。
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指,蘸取了旁边还未干透的釉料,然后在那光滑洁白的瓷盘上,开始描绘起他们部落世代相传的神秘图腾。
“这才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所在。”他一边画着,一边喃喃自语道,声音里充满了对本族文化的自豪与热爱。
这种独具匠心、将非洲本土元素巧妙融合进瓷器之中的创新作品,一经面世便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人们纷纷被这种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重新燃起了对瓷器的喜爱之情。
不仅如此,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瓷器还跨越了海洋的阻隔,被运往印度洋周边众多港口进行销售。
这样一来,摩加迪沙那些原本因传统瓷器市场饱和而陷入困境的陶工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谋生之路,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盼头。
有一位年迈的老陶工,他的双手因为常年与泥土和窑火打交道而布满老茧。
此刻,他正轻轻地抚摸着刚刚烧制出来的一个瓷盘,那上面绘制着栩栩如生的长颈鹿图案。
这图案灵动而富有生命力,仿佛要从瓷盘上跳跃而出。
随着指尖的触碰,他脸上原本如同沟壑般紧皱的皱纹渐渐舒展开来,就像春日里冰雪消融后的大地。
一抹久违的笑容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开来,那笑容是如此的温暖而明亮,其中蕴含着他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永汉的舰队沿着非洲沿岸开展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活动。
这些活动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威慑,也不仅仅是为了拓展贸易范围,它们更像是一场无声无息却影响深远的播种行动。
永汉人播下的种子种类繁多,其中有代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技术种子,有能够促进商品交换、推动经济发展的贸易种子,更有建立彼此信任、实现合作共赢的信任与合作种子。
当郑森率领着庞大的舰队缓缓驶离非洲西海岸,向着那更加遥远且神秘的大西洋进发的时候,他们身后的非洲大陆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桑给巴尔热闹非凡的奴隶市场上,曾经那些嚣张跋扈、以买卖奴隶为业的奴隶主们,如今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方式。
他们不再沉迷于贩卖人口这种不人道的交易,而是转而用珍贵的象牙去交换永汉那些精巧实用的轧棉机。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商业贸易内容的变化,更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进步。
而在蒙巴萨高耸入云的宣礼塔旁边,一座新建的学堂拔地而起。
学堂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清脆悦耳的读书声,他们正在认真地背诵着来自东方的《农桑要术》。
这本书中蕴含的丰富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
印度洋温暖湿润的海风轻柔地吹拂着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它就像一位温柔的使者,为这里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和发展机遇。
老易卜拉欣颤颤巍巍地站在重建后的香料码头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正在忙碌卸货的永汉商船。
只见船上装载着一台台崭新的印刷机,这些机器将在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然而,就在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这一切的时候,身体突然不受控制地剧烈咳嗽起来。
鲜红的血沫从他的口中喷涌而出,无情地溅在了码头那崭新平整的石板上。
这一幕不禁让人回想起十年前,他在账本上留下的那触目惊心的血渍,两者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遥远而又微妙的呼应关系。
而在这场深刻且意义重大的变革之中,永汉毫无疑问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的影响力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
永汉舰队在遥远的海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就像被赋予了飞翔的能力一般,以惊人的速度传回了欧洲大陆。
里斯本的香料交易所里,荷南商人的羊皮账簿突然散落一地,威尼斯贡多拉上的玻璃珠串因船工颤抖的手摔进亚得里亚海。
这消息宛如一颗极具破坏力的重磅炸弹,在欧洲各个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引发了极为强烈的震动。
鹰国国王查理二世刚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马上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
他正用银质咖啡勺搅动着牙买加咖啡,瓷杯突然在天鹅绒桌布上划出深色痕迹。
“把约克公爵和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叫来!“他对着镀金话筒咆哮,声音震落了壁炉上的青花瓷瓶。
在怀特霍尔宫的橡木长桌旁,财政大臣威廉·佩恩展开东印度公司的红皮账簿:“陛下,我们在孟买的棉布贸易已经下滑三成。”
海军上将乔治·蒙克突然将望远镜砸在海图上,黄铜镜筒在“马六甲“字样上砸出凹痕:“必须增派二十艘铁皮舰!那些黄皮猴子的铁甲舰根本不怕链弹!”
查理二世的手指在议会法案上划出深深折痕,表情严肃地说:“我们必须要重新对我们针对东方所制定的政策进行全面的评估,不然的话,我们将遭遇巨大的挑战和严重的危机。”
腐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也同样敏锐地觉察到了局势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凡尔赛宫的镜厅里,他正用羽毛笔在密信上加盖鸢尾花火漆,丝绸睡袍上的金线刺绣被烛火映得发烫。
“永汉人的电报机比信鸽快十倍。”
外交大臣德·托尔西突然掀开天鹅绒窗帘,晨光中可见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正围着永汉钟表争论不休。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状况,他果断地做出了派遣密使前往永汉帝国京师的决定。
这位密使就是曾在耶稣会学习汉语的神父让·马兰,怀揣着嵌有微型密信的十字架踏上驿道。
当他在广州十三行用闽南语与商人讨价还价时,路易十四的亲笔信正在镀金信筒里发酵——信中用委婉的言辞表达了希望通过与永汉结成联盟,从而共同对抗鹰国和荷南的意愿。
“告诉那位东方皇帝,我们可以用毛皮换取他们的蒸汽机图纸。”
路易十四突然将钻石戒指按在地球仪的“印度“位置,宝石在檀木表面压出浅坑。
这一行为充分展示出腐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
相比之下,荷南的反应是最为紧张且激烈的。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郁金香期货价格在三天内暴跌五成,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如同秋叶般簌簌坠落。
他们在东方历经多年苦心经营才获取的巨大利益,如今正遭受着永汉势力不断扩张所带来的直接威胁。
在巴达维亚总督府的大理石会议桌旁,董事会成员们的假发上还沾着爪哇的香料气息。
“去年从摩鹿加群岛运回的丁香,现在只能在仓库里发霉!”
首席执行官彼得·范·迪克将胡椒袋摔在地图上,黑色颗粒滚进“好望角“的标注里。
军事顾问雅各布突然拔出军刀劈向橡木椅扶手:“我们有二十四艘盖伦船!可以在桌湾设伏!”
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们一个个都面色阴沉,他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做出了一个异常坚决的决定:“我们必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来阻止永汉人进入好望角!这里是我们最后的防线,一旦这条防线被突破,那么所产生的后果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当这个决定传到开普敦要塞时,荷南守军正在给青铜炮披挂黑纱——那是模仿中世纪对付瘟疫的仪式,希望能吓退永汉的“钢铁怪物“。
在永汉统元二十七年的春天,伴随着温暖和煦的春风,由郑森率领的舰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好望角。
此时的好望角已经成为了荷南在海外的重要战略据点,这里的防御工事建造得极为坚固,守备力量也十分强大,整个区域戒备森严。
荷南哨兵扬·亨德里克在了望塔上突然打翻了望远镜,镜筒里“镇海号“的龙旗正撕裂晨雾。
郑森的指挥刀突然指向西南方向:“那里有暗礁群。”
参谋林文澜迅速展开海图,鹅毛笔在“厄加勒斯角”标注旁画了个圈:“元帅,绕行会多走三天航程。”
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情况,“绕过去。”郑森出人意料地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
他的声音虽然听起来很平静,但是却蕴含着一股坚定无比的力量,“我们的目标是要向整个世界展示我们所拥有的强大实力,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就急于发动战争。”
炮手老王突然敲响了警钟——三艘荷南纵火船正从雾中冲出,船帆上画着血色骷髅。
“放信号弹!”郑森的令旗在硝烟中划出弧线,永汉舰队如同游龙般转向,铁甲舰的螺旋桨搅起浑浊的浪花。
于是,这支庞大的舰队依照命令绕过了好望角,继续向着大西洋的深处驶去。
在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航行任务之后,舰队又折返向东行驶,当“镇海号“的龙旗再次出现在马六甲时,随船携带的向日葵种子已经在好望角生根发芽。
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环球航行壮举。
这次伟大的航行不仅充分彰显了永汉卓越非凡的航海技术,更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永汉作为一个新兴强国的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