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婚燕尔

天刚蒙蒙亮薄薄的窗帘透进熹微的晨光,在新缝的碎花被面上洒下一片温柔。冉秋叶眨了眨眼,望着头顶陌生的白灰顶棚愣神了片刻,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嫁作人妇。耳边传来均匀的呼吸声,她微微侧过头,看着身旁还在熟睡的陈凡。

睡着的他眉宇舒展,褪去了平日里那份与年龄不符的老成持重,倒显出几分年轻人该有的模样。冉秋叶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轻手轻脚地挪动身子,生怕惊扰了他的好梦。

谁知她刚一动,陈凡搭在她腰间的手臂就下意识地紧了紧,眼睛也迷迷糊糊地睁开了:“几点了?“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却不忘伸手替她掖了掖被角。

“还早呢,“冉秋叶轻声说,“我起来做早饭。“

“一起。“陈凡说着就坐起身,利落地套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

小小的筒子楼顿时热闹起来。冉秋叶熟练地捅开小煤炉,坐上咕嘟冒泡的粥锅。陈凡拿起扫帚把昨晚撒落的彩纸屑打扫干净,又拧了抹布擦拭那张兼做书桌的旧桌子,顺手把散落的教案本整理齐整。

“今天煮几个鸡蛋?“冉秋叶从网兜里掏出鸡蛋问道。

“煮四个,“陈凡接过她手里的鸡蛋,“你吃两个,我吃两个。“

“我哪吃得了两个,“冉秋叶笑着嗔怪,“一个就够了。“

陈凡一边往锅里放鸡蛋一边说:“新媳妇过门头一天,得吃双数讨个吉利。“说完自己先笑了,“这都是老讲究了,不过多吃个鸡蛋总没坏处。“

粥香渐渐弥漫开来,冉秋叶切了一小碟咸菜丝,淋上香油。两人相对而坐,就着晨光吃起了新婚第一餐。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正好照在收音机上贴着的红双喜字上,格外喜庆。

“今天要调试龙门铣,估计得晚回。“陈凡喝完最后一口粥说道。

“知道了。下午我没课,正好把咱妈给的那块布料找出来,给你裁件新衬衫。“冉秋叶起身收拾碗筷。

陈凡抢先一步接过碗:“说好了我洗。以后早饭你做,碗我洗,分工明确。“看他挽起袖子站在水池前认真的样子,冉秋叶心里暖融融的。这就是她的新家了,虽然简陋,却处处透着温馨。

傍晚时分,陈凡推着自行车走进大院,车把上挂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块豆腐。

“回来了?“冉秋叶正在公共厨房炒菜,锅铲翻飞间香气四溢,“正好,白菜快出锅了,你把豆腐切一切,咱们烧个麻婆豆腐。“

陈凡洗了手,系上围裙开始切豆腐。隔壁刘大姐探进头来笑道:“哟,小两口这就过上日子了?真般配!“

冉秋叶脸一红:“刘大姐说笑了。“

吃饭时,冉秋叶说起学校的事:“班上那个王小虎,这次数学考了七十分,比上次进步了二十分呢。我奖励了他一支铅笔,孩子高兴得什么似的。“

“是该鼓励,“陈凡给她夹了块豆腐,“孩子就像小树苗,得多浇灌。我们车间那台龙门铣今天试运行,老王师傅急得直冒汗,我说机器跟人一样,都得慢慢磨合。“

晚饭后,陈凡在桌前铺开图纸,冉秋叶坐在对面批改作业。台灯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挨得紧紧的。批完最后一本作业,冉秋叶抬起头,看见陈凡正对着图纸皱眉,便轻手轻脚地给他倒了杯水。

“谢谢。“陈凡接过水杯,水温正好。他抬眼看着她,“累了吧?你先歇着。“

“不累,“冉秋叶重新坐下,拿出礼金本,“张工家随了二十块礼,还送了收音机,这份情太重了。听说他家小女儿下个月生日,咱们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陈凡放下铅笔想了想:“买套文具吧,笔记本、钢笔什么的,孩子上学用得着。“

“好主意,“冉秋叶认真记下,“还有李师傅家,随了十块钱还带了一包花生。他爱人不是喜欢织毛衣吗?下次看到好毛线,咱们买两斤送过去。“

“你想得真周到。“陈凡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里软成一片。他的秋叶不仅温柔体贴,持家也是一把好手。

日子就这样细水长流地过着。每天清晨总有一碗热粥等着他,每个夜晚总有一盏灯为他点亮。周末他们一起去菜市场,陈凡负责砍价拎菜,冉秋叶仔细挑选着新鲜的蔬菜。偶尔去看场电影,散场后手牵手散步回家,讨论着剧情。

这天晚上,陈凡洗完脚,看见冉秋叶正在摆弄那台收音机,想调个戏曲频道却总是杂音不断。

“我来试试。“陈凡接过旋钮,轻轻转动两下,清晰的京剧唱腔立刻流淌出来。

“你真行!“冉秋叶惊喜地说,“我弄了半天都是杂音。“

“这玩意儿得找准位置,“陈凡含糊其辞,总不能说前世修过不少老电器。他在她身旁坐下,“爱听戏?“

“嗯,我妈爱听,从小耳濡目染。“冉秋叶眯着眼,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陈凡看着她恬静的侧脸,心里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填满。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有技术可以钻研,有爱人相伴左右,平淡却踏实,简单却温暖。他轻轻握住冉秋叶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听着收音机里婉转的唱腔。筒子楼的隔音不好,邻居家的说笑声、孩子的哭闹声隐约可闻,却让这个新婚的小家更添了几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