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借字问道

“那可是咱们这洞庭湖一带的活神仙,相宅点穴,测字解卦,就没他算不准的!”

茶博士说到此处,顿时来了精神,他将肩上的抹布往桌上一甩,压低了声音,更加眉飞色舞说道:

“就前些日子,城东的王员外家闹邪祟,请了多少和尚道士都没用,最后还是胡先生去走了一遭,只在院里挪了块石头,当晚就清净了。{小±说??宅* ?@免??费d?<阅?.读#~”

边说边比划着名,仿佛亲眼所见。

“您几位要是想请他老人家看风水,可得赶早,去晚了,怕是又要被哪家大户用八抬大轿给请走了!”

一旁的老洋人听得直撇嘴,他对这套神神叨叨的东西,向来是信一半疑一半。

“说得这么玄乎,别是个江湖骗子吧?”

花灵也眨着大眼睛,好奇的看向封思启,不明白为何要在一个风水先生身上耽搁时间。

他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找到苦无寺的了尘长老。

唯有鹧鸪哨,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他只是静静地喝着茶,等着封思启的下文。

封思启将茶杯轻轻放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世上,敢打着风水旗号,还能闯出名堂的,无非两种人。”

“一种,是只懂些皮毛,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糊弄人的江湖骗子。”

他的声音顿了顿,视线扫过众人。

“而另一种,便是真有本事的奇人。”

“咱们此行本就要寻访摸金校尉,这等人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交集,去探一探虚实,总归没有坏处。”

“或许,能让对方为咱们指点一二。”

鹧鸪哨闻言,缓缓点头,算是认可了封思启的提议。

他深知寻龙问脉之术的博大精深,搬山术法虽强,却也有其局限,多听听旁人的见解,并非坏事。¢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一行人不再耽搁,问明了那风水大家的住处,便离开了茶馆。

穿过几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子,他们很快便找到了一处临水的普通民居。

院门虚掩,里面隐约传来交谈声。

封思启示意众人稍安勿躁,他独自上前,通过门缝向里望去。

只见院中石桌旁,坐着两人。

一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留着一撇八字胡,身穿一件半旧的青布长衫,气质儒雅,想来便是那胡国华。

他对面,则是一个身形富态,满身绫罗绸缎的富商,此刻正一脸紧张地看着胡国华。

“胡先生,您就给句准话,我这批货,走南闯北,到底是吉是凶?”

胡国华端着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沫,却不急着回答,反而问道:“员外可是姓黄?”

富商一愣,忙点头:“正是。”

胡国华这才微微一笑。

“黄员外,你这姓氏,上草下田,乃丰收之相。”

“而你今日所求,又与货字有关,货者,化贝为珍也。”

“你且放心南下,此行虽有波折,但最终必能化险为夷,满载而归。”

一番话说得玄机暗藏,那黄员外听罢,先是愣了片刻,随即抚掌大笑,脸上的忧色一扫而空。

“妙!妙啊!”

“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当即从怀中掏出一沓厚厚的银票,恭躬敬敬地推到胡国华面前。

“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先生务必收下!”

胡国华也不推辞,只是淡淡一笑,将银票收入袖中,起身相送。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院门,嘴里还客套着,正巧与等侯在外的封思启一行人撞了个正着。~看¢书-屋\小_说~网` -免^费¨阅!读`

那黄员外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便匆匆离去。

胡国华的脚步,却在看到他们一行人的瞬间,猛的顿住了。

他的视线,如同两把锐利的刀子,在封思启,鹧鸪哨几人身上来回扫过,最后,落在了他们脚边的尘土与身后那头神骏异常的巴山猿狖身上。

胡国华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他对着几人一抱拳,并未询问来意,反而用着一口纯熟的江湖黑话,沉声开口。

“几位爷,身上这股子土腥夹着铜锈味,可不是寻常的买卖人。”

“看这风尘仆仆的架势,想必是不久从坑里爬出来的吧。”

此言一出,老洋人与花灵脸色皆是一变,对方竟只用一眼,便道破了他们的身份。

这人,确实有些真本事!

鹧鸪哨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他上前一步,同样抱拳回礼。

“先生好眼力。”

“我等搬山道人,今日冒昧到访,是有一事相求。”

胡国华将他们请入院中,重新沏上一壶新茶。

鹧鸪哨也不拐弯抹角,将他们准备要前往查找那黄沙掩埋下西夏黑水城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最后,他站起身,对着胡国华郑重一揖。

“我观先生风水造诣匪浅,想请先生出山,助我等一臂之力,前往大漠寻龙定穴,若能功成,搬山一脉,必有重谢!”

胡国华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神情却逐渐变得凝重。

当听到倒斗二字时,他的脸色更是微微一变。

他长长叹了口气,摆手道:“这位道长,请起。”

“并非胡某不愿相助,实在是……家师有命,不敢违背。”

他眼中流露出一丝追忆。

“胡某这一身微末道行,皆传自恩师,阴阳眼孙国辅。”

“恩师仙逝前,曾让我立下重誓,此生相宅看地可以,但绝不可再碰那发丘倒斗的行当,无论报酬多寡,都不能破戒。”

鹧鸪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也没有强求。

盗门中人,最重承诺与规矩,既然对方有师门之命,确实不好强人所难。

胡国华沉吟片刻,似乎有些不忍,又开口道:“不过,道长所说的苦无寺了尘长老,胡某倒确实有所耳闻。”

“传闻这位长老,在出家之前,曾是北派摸金一脉的魁首,一手天星风水术出神入化,尤其擅长在无垠之地观星辨象,寻龙定穴。”

“你们若能寻到他,此事或有转机。”

这番话,算是彻底证实了陈玉楼的消息。

鹧鸪哨师兄妹三人对视一眼,心中再度燃起了希望。

既然只能如此,也唯有作罢。

就在他们准备起身告辞之际,一直沉默的封思启,却忽然开口了。

“胡先生,既然正主难寻,可否劳烦先生,为我等此行,卜上一卦,测一测吉凶?”

说着,他取过桌上的纸笔,手腕微动,一个苍劲有力的献字,跃然纸上。

胡国华的视线,落在那“献”字上,久久没有移开。

院中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许久,胡国华才缓缓抬起头,他的表情变得异常复杂,既有惊疑,又有一丝了然。

他指着那个字,声音低沉。

“这个字,拆开来看,是为南犬。”

“犬者,大上一点,此为犬之大,亦是犬之小,一字之间,藏着祸福相依之变量。”

“献,本意为献祭,贡上。”

“此行,必有献祭之险,九死一生,但大凶之中,亦藏着一线生机,这便是你们的机缘所在。”

p>

鹧鸪哨听得眉头紧锁,不解其意。

胡国华却没有再解释,他的视线转向封思启,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话。

“不过,依此字卦象所示,你们真正所求之物,其所往之地,应是在山水交汇之际,而非你们眼前所见的单一景象。”

说完,他便端起茶杯,做出了送客的姿态。

鹧鸪哨满心困惑,山水交汇?他们要去的是西夏大漠,哪里来的水?

封思启却是心头一震,暗道这真老胡果然有两把刷子,他向胡国华郑重道谢,并塞了一张纸条给了对方,随即带着众人告辞离去。

走在返回的路上,老洋人还在琢磨那句“山水交汇”,百思不得其解。

封思启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胡国华这句看似不经意的点拨,究竟意味着什么。

西夏黑水城,是为大漠,属土。

而那真正藏着雮尘珠的云南虫谷,却是有山有水,瘴气弥漫,正应了那句山水交汇。

这位胡半仙,看来竟真窥得一丝天机!

看来,前往苦无寺,查找了尘长老,势在必行。

但或许,可以借了尘长老这条线,去打听另一位奇人,那位在黄河两岸到处踩盘子,精通数术的金算盘。

一边在心中暗自思忖,该如何才能在不暴露自己秘密的前提下,巧妙地将鹧鸪哨等人的视线,从那注定无功而返的西域大漠,引向那危机四伏却藏着真正希望的彩云之南。

或许,此行之后,自己多半要与他们分道扬镳,独自先行一步,去一趟那古蓝县。

而胡国华在家中打开了那张纸条,当即脸色一变,翌日后,当有人来寻时,才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胡半仙直接人间蒸发般的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