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建文朝结束,去永乐朝看永乐大帝?

为了这一历史时刻。

不仅马皇后,就连监国的朱标也来到永乐新朝。

登基大典的事很多,这份热闹独属于朱棣,老朱象征性出面就回来了。

坤宁宫格外安静,许易四人在宫里待着,等着大典结束。

朱标对朱允炆母子没多少感情,见面反而是祸事,故而作罢。

可朱棣…

长兄如父,朱标这个大哥总是要见见的。

“你们盯着我干什么?”

被三双眼睛盯着有些发毛,许易随手给三人发了一爪五香瓜子。

咳——

朱标笑了笑,开口岔开注意力,毕竟那事还得看许易愿不愿意。

“老四永乐一朝有不少能臣,高炽这孩子治国能力也不错,稳得住局面。”

“老四频频御驾亲征,还能打造出盛世王朝,令国家繁荣,属实不简单。”

说实在的,永乐盛世真让朱标感受到了压力。

汉武帝穷兵黩武,征伐是靠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好底子。

可频频征战还是令“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武帝晚年下罪己诏调整政策,后有昭、宣二帝,这才稳定大汉局势。

朱棣六次北征、疏通运河、下西洋、修永乐大典,每一项都属于大工程。

隋朝隋炀帝杨广,其建东都、开运河、征高丽,民间苦不堪言,被定为“滥用民力”的暴君。

(ps:朱元璋将隋炀帝杨广与夏桀、商纣王、秦始皇并列,令臣子整理四人暴政事迹,达到“政欲知其丧乱之由,以为之戒”的目的。)

朱棣和杨广很像,二人都大兴土木、连年征战,可隋朝二世而亡,朱棣却稳住局面。

这还是四年靖难后,大明国力被内耗削弱的前提下,朱棣开创出来的功绩。

没有靖难之役…

加之后世经验和技术的加持…

君臣戮力同心,永乐一朝的成就定会无比惊人。

朱元璋“呸”吐出瓜子壳,眉宇间散发得意之色。

“咱的立国举措长久不行,但短时间之内还是利国利民的。”

“要不是咱留下大量的钱粮,大明哪禁得住他们这般挥霍?”

朱元璋又加了一句,“马上天子征天下,朝内太子安社稷,嗯,朱棣和高炽的搭配确实不错。”

“爱打战的去打战,懂治国的去治国,老大你说是吧?”

朱元璋眼神颇有深意。

“……”。朱标默然不应,他有点怕哪天醒来,发现身上多了一件龙袍,他人还躺在龙椅上。

…末将朱元璋,恭请太子登基?

许易眼睛乜斜,投来古怪的眼神,皇帝和太子组队打2v2?

朱元璋和朱标vs朱棣和朱高炽?

前者赢了——

老朱:老四,你儿子没我儿子给力!

后者赢了——

朱棣:父皇,你儿子没我儿子给力!

朱元璋:嗯,老四你确实差远了,多亏高炽带你。

马皇后没好气掐了朱元璋软肋一把。

嘶~

“妹子,你这是作甚?”

马皇后没好气剜了他一眼,“如今老四名正言正当了皇帝,靖难之役的事算是解决了。”

“老四能安心当皇帝,咱们也能放心,算起来算是皆大欢喜。

“洪武朝不能没有皇帝,重八,你该回去了。”

潜台词——

老实当你的皇帝,别成天想着折腾标儿!

“……”。朱元璋悻悻然继续嗑瓜子,不敢搭话。

啧啧啧——

老朱,你也有今天啊~

许易不禁朝老朱投去怜悯的眼神,然后又朝朱标也投去同样的目光。

朱标愣了愣神,“易哥,你这眼神是啥意思?”

“没什么~”

许易摆了摆手,嘴角却勾起了一抹深意的笑容。

“该说不说,你们父子三人还挺像…”

“一个被娘娘,一个被常氏,一个被徐氏…”

“啧,父子三个人,硬是没一个不怕老婆的。”

“胡说!”朱元璋大怒瞪来,本想展现一下雄风。

可见马皇后正盯着他,他气势立马弱了半截。

“咱何时怕过妹子?”

“我和妹子那是相敬如宾,哪有怕不怕一说?”

“妹子,你说咱此话在不在理?”

朱元璋一脸大义凛然,想要拉上马皇后作证,他堂堂洪武大帝,怎可能惧内?

朱标也淡定笑了笑,“易哥你开什么玩笑,孤怎么可能惧内?”

许易眼睛半眯,“常姐…”

唰!

听到语气不对,朱标动作飞快,立马捂住许易的嘴,将后者到嘴的话塞了回去。

“咳,那个…”

面对二人,朱标满脸尴尬的讪笑,“父皇母后,易哥只是玩笑而已,切勿当真。”

“父皇对母后那是疼爱有加,哪来的惧怕一说?”

朱元璋给了朱标一个赞许的眼神,深以为然道:

“标儿聪慧,常氏贤惠,府中多有赖于他,夫妻二人天作之合,岂有惧怕之理?”

配合,满分!!

马皇后嗑着瓜子,脸上洋溢着发自肺腑的笑意。

看了看朱标二人,随后她将目光落回许易身上。

“婉儿碧玉年华,女子不及时婚嫁难免惹来闲话。”

“回去后,我便为你们赐婚,你什么时候娶他可以由你做主,但名份得先定下来。”

呃……

突袭总是来的措不及防,许易尴尬摸了摸鼻子。

“我二人年纪差的有点大,要不…再等一两年?”

等?

朱元璋冷哼道:“知道年纪差距大,常往西殿跑作甚?”

“腿长在你身上,怨得了别人??”

许易,“……”。

我不去…你们说她相思成疾,叫我去看看。

我去了…你们说我贪恋美色,始乱终弃不负责。

女儿果然是你们生的,拥有最终解释权!

许易叹了一口气,商量道:“赐婚可以,但婚嫁不急,等朱棣这事处理完再说吧。”

永乐新朝刚起步,他和朱棣达成了许多合作,要忙着处理这些事。

先前的别墅小了点,许易打算弄一个属于自己的庄园,这样更私密。

洪武和永乐新朝两个朝代的翡翠、宝石,他也得去变现。

他身上的钱…欧布,重担可不轻。

眼看许易妥协,马皇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老四这里倒是容易。”

“重八的洪武一朝已经做得差不多,到时候将那些东西匀部分过来,这样能省事不少。”

马皇后打量着许易,颇有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意思,连这事都考虑好了。

朱标也很满意,嘴角温润含笑,婉宁是他妹妹,那他应该就该叫许易妹夫,而不是易哥。

许易摇头道:“我的意思是,等朱棣的事完全解决了再说。”

嗯?

此话一出,马皇后和朱元璋都皱起了眉。

“完全解决?”

朱元璋气得攥紧了拳头,“朝廷那么多事,你小子莫不是准备赖在永乐朝,将婉儿丢在洪武朝苦等你?”

你不是不同意么,现在在这着啥急?

许易无语腹诽,随即迎着三人惊疑的目光,冷静解释道:

“你们难道忘了,我们来的是建文朝,是朱棣刚造反的时候。”

“有老朱你在,永乐新朝的朱棣没经历朝臣背离的大清洗,也没有叔侄不死不休的杀戮,身上更没有反贼的标签。”

许易目光认真看向朱元璋,“从国家层面,你应该来建文一朝。”

“可从家人父亲层面,你最该去的当是永乐一朝。”

“永乐朝的朱棣,他已经造反夺了皇位,一辈子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

“他想洗刷身上的污名,只能像唐太宗那般拥有帝王的伟大功绩。”

“说句不好听的,今天登基这事,永乐朝的朱棣做梦估计都会哭晕过去!”

建文朝的朱棣是幸运的…

永乐朝的朱棣才是真正的挣扎不得,心魔难消…

想到永乐大帝,许易目光里也难掩那股遗憾,“你们就不准备去看看,那个白发苍苍还在御驾亲征,最后死在榆木川,囔着“大好山河岂不叫人留恋?”的永乐大帝吗?”

轰——

此话宛如晴天霹雳,彻底惊醒了梦中之人。

就连朱元璋手臂都忍不住轻轻颤栗,内心极不平静。

“老四他…”马皇后本高兴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这位慈母的眼瞳泛起痛红色泽。

他们都沉浸在永乐新朝朱棣登基的喜悦与自我解脱之中。

似乎忘了,永乐朝的朱棣才是最煎熬的那个人。

英年丧母…

壮年兄死父丧…

起兵造反,最后统兵攻入金陵…

徐氏早逝后,朱棣未立过皇后…

永乐朝的朱棣,俨然就是朱元璋另一个翻版…

许易最早想去的就是永乐朝的,可永乐朝未开启,这才来建文朝。

可现在…

他已经可以去永乐朝。

“好了,妹子。”朱元璋轻揽住了马皇后的肩膀,勉强欢笑道:

“这小子肯定要去永乐朝的,老四下西洋带回来那么多金银珠宝,他坐得住才怪。”

“等他探明情况之后,咱们就去见见老四。”

“咱正好亲眼看看,他这永乐大帝是不是名副其实。”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道:“到时候儿臣陪着母后去。”

“嗯。”马皇后释然点头。

在一阵复杂的沉默的中,三人定下了这事,都不带过问一下某人的意见。

许易叹了一口气,无力吐槽:

“合着就没人搭理我的死活是吗?”

“万一我去永乐朝时出现什么意外…”

声音戛然而止,许易呸了一口,好端端咒自己干嘛?

“无妨。”朱元璋眸光戏谑,脸色和语气看起来又极度认真。

“你不是喜欢黄金么…”

“到时候咱用黄金给你立一座衣冠冢,上面就写大明财迷王之墓。”

咳——

马皇后和朱标憋不住笑了。

生怕许易多想,二人又连忙解释起来。

“那个,许易,我并非笑你,实在有些忍不住…”

“易哥,咳,你知道的,我一般不会这般放浪形骸…”

许易:“……”。

在几人闲聊中,登基大典终于结束了。

第一时间,朱棣领着皇后徐氏和朱高炽来到坤宁宫。

“你…你是大哥?!”

见到朱标的第一时间朱棣就愣住了,玉珠后,眸光呈现出复杂的神色。

“见过父皇母后,见过太子殿下。”贵为皇后的徐妙云当即行礼道。

一旁的朱高炽也立马回神,拱手行礼,“高炽见过皇爷爷,皇奶奶,还有大伯父。”

唰!

二人这般,也让朱棣瞬间反应过来。

不过在他要行礼之时,却被朱标的手死死抬住。

朱棣:“大哥…”

朱标展颜生笑,如沐春风:“老四,你如今是大明皇帝,哪有向我行礼的道理?”

见朱棣还想再劝说,朱标当即抬手打断他,兄长的威严不容反驳。

“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兄弟之间,再多俗礼就太见外了。”

一旁的马皇后招了招手,“老四,过来,让母后看看你登基这身衣服。”

“父皇,母后。”

朱元璋颔首,马皇后则上下打量着朱棣身上的衮冕,满脸都是欣慰的笑容。

“不错,这身衣服倒是合适,有你爹登基时的威风模样。”

“好好当这个皇帝,大明的江山社稷,这幅担子可不轻,不要让苍生失望。”

迎着马皇后仁慈而又期待的眼神,朱棣笑着重重点头,他也不会父皇母后失望。

朱标也让许易将那些红薯、土豆和水稻种子拿了出来,作为贺礼送给朱棣。

“老四,你登基为帝,兄长也没什么好送你的。”

“这是我自己写的有关土豆的番薯种植经验,希望你我兄弟再见之时,永乐一朝的百姓再无饥荒之苦。”

“大哥,你们这就要走?”朱棣瞬间反应过来,掀开了冠冕的玉珠,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满是慌张。

朱标重重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大明总得有人看着,这里交给你,我们都很安心。”

“放心,等有空我们会随时过来看你的。”

马皇后给朱棣说了一下永乐朝的事。

听到自己那般凄惨,朱棣将所有不舍统统憋了回去,郑重其事道:“若是可以,儿臣也想去看看。”

朱元璋点头同意,朱棣过去再合适不过。

不多时。

许易架好了相机。

马皇后笑着招手道:“许易,你也过来吧。”

朱元璋没说话,目光撇去了一旁。

许易怔了一下。

咔——

一张跨越时代的帝后、太子合影,在阳光下缓缓展露。

上面,带着许易斜斜的半张滑稽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