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逆茶渐浓

第351章 漏一人

  唉,放纵声色过度,就连判断力都不如先前敏锐了。
  看到天子曹叡眼中犹有疑惑,正在给他舀酒的夏侯惠心中不由有了这样的感慨,便又继续解释了句,“陛下,臣惠并非有异术,而是窃以为太尉与臣惠所见大抵相同,皆认为郭将军先前战绩不佳,并非将略不足,而乃时运不济耳。”
  “时运不济.时运不济呵呵呵~”
  喃喃复述了几声的天子曹叡,陡然面有恍然之色,也不由摇头苦笑了起来。
  确实,郭淮这些年的战绩不佳,还真就是“时运不济”。
  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明明魏国有兵力优势,且在境内作战坐拥地利与无忧补给,但就连已故大司马曹真与太尉司马懿都不免迎来败绩、遭受战略戏耍与搦战羞辱。如此情况下,何必苛责郭淮的战绩呢?
  笑了几声,曹叡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对于夏侯惠能猜到司马懿的建议,他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司马懿曾任职过雍凉都督,若不为旧部僚属周旋一二,那才是咄咄怪事。
  所以曹叡方才心有怪异,更多是在思虑夏侯惠提及司马懿的用意:该不会是在隐晦的诋毁司马懿有拥权之心吧?
  “既然太尉与稚权所见略同,朕便如言罢。但军中最忌赏罚不明,他兵败之过还是要论的。嗯就罚俸申责,以安他心罢。”
  将被打湿的袖子卷起,曹叡拿起酒盏轻抿一口,也将郭淮的处置一槌定音,随后又继续说道,“不过,雍凉现今无有都督,各部互不统筹、难以配合也是不争的事实。稚权以为,今我国可有人可胜任征西将军者否?”
  这个问题夏侯惠还真就没想过。
  因为是否要任命征西将军、以谁当选,这种事曹叡就该让庙堂诸公慢慢计议才对。
  这个职位权力太大了嘛~
  是宁缺毋滥的。
  当然了,现今天子问他,且都将他带来天渊池私议了,他自然也不会矫情的以职责有专司推辞。
  “嗯”
  轻作鼻音,耷眼拈须细细斟酌一番后,他才如此作答道,“臣惠斗胆,敢问陛下此时设立征西将军是为主征伐,抑或为安各部之心?”
  两者不都是征西将军的分内之事吗?
  曹叡微扬眉,默默的看着夏侯惠,略抬下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征西将军的职责范围夏侯惠肯定是知晓的,既然他这样问了,自然是有其他考量的。
  “今逆蜀式微,非三五年之后不能有入寇之举,此陛下亦知。故而,臣惠窃以为,若陛下是为主征伐而任命征西将军,现今时日尚早,且臣惠也无有人选。但若陛下是为都护雍凉各部、明申法令,臣惠倒是觉得只需补征蜀护军之缺、使持节代督各部即可。”
  果不其然,夏侯惠紧接着就解释了。
  征蜀护军是武帝曹操设置的官职。

 

  级别不算很高,但相当于“监军”且掌兵权,在战事爆发且无有雍凉都督的情况下,能临时代行都督事。
  最先是曹真出任,后为夏侯儒,夏侯儒转任荆州后是戴凌。
  在魏蜀五丈原对峙时,曹叡让秦朗领这个职位引兵去增援司马懿。待战事结束,秦朗归来洛阳复骁骑将军职后,这个职位便空缺了下来。
  也就是说,夏侯惠的建议是现今雍凉无有战事不宜设征西将军、以免权柄过炽而难制;若是庙堂担心雍凉各部难以制约,那就退而求其次罢。
  “嗯,稚权言之有理,现今确实为时过早。”
  轻轻颔首,曹叡眼中不吝赞许之色,“既然如此,稚权就当作后者,且说说是何人可胜任征蜀护军之人吧。”
  “唯。”
  应了声,夏侯惠斟酌了好一会儿才作答道,“陛下,仓促之间,臣惠也难以思虑周全,窃以为有二人或可胜任。一者乃尚书刘靖,另一则居家养病的桓范。”
  “范其人自矜、难容人物,就不作想了。靖其人其才倒适合,但却几无行伍履历,恐难节制郭等”
  先是不假思索就将桓范给否了,曹叡才蹙眉揉须沉吟起来。
  不敢打扰的夏侯惠,对此有些欢喜有些无奈。
  欢喜,自然就是听出来了,曹叡打算调整雍凉部署、空降一个人去节制各部将率,是想淡化司马懿在雍凉的威信;也就意味着,他那句上眼药的“所思与太尉略同”奏效了。
  是的,他此番过来就是想着给曹叡上眼药的。
  但吸取先前举荐弘农太守时耍心机被天子曹叡洞悉的教训后,他此番是反其道为之。
  曹叡很聪颖嘛~
  聪明的人最容易想多了。  
  若是夏侯惠不赞同司马懿的建议,他就会以为夏侯惠贼心不死,仍旧致力于诋毁司马懿是“圣人”;但若是夏侯惠赞同了,他就会多想了——就连谯沛子弟都觉得司马懿妥当了,那远在雍凉的司马懿旧部就更不用说了吧?所以,万一有什么事,他们是听司马懿还是听他这个天子?!
  无奈,则是叹桓范之不争。
  他所举的二人,尚书刘靖其实是用来凑数的。
  虽然刘靖是已故扬州刺史刘馥之子,忠贞无忧,且历任多地皆有政绩,但几乎没有涉及过军争之事,故而是不会被庙堂转去雍凉节制各部将率的。
  而桓范就很适合了。
  身份是魏室的桑梓故旧,军政之职都历任过,且还曾督镇一方,无论资历还是身份都能压得住郭淮。
  然而可惜了。
  前不久庙堂将他从兖州刺史转为冀州牧,他竟直接以病去职!
  不赴任的缘由,竟是因为镇北将军吕昭比他出仕更晚,他耻居在下、难忍被吕昭节制。
  如此作态,天子曹叡对他能有好感才怪了。
  哪怕是现今夏侯惠推举,都难以让曹叡对他改观、犹觉得他难堪大用。

 

  “稚权所举二人虽良士,却皆难任雍凉之职。”
  没思虑多久,曹叡将尚书刘靖也给否掉了,且还笑吟吟的问道,“虽是仓促间思虑难以周全,但稚权是否还漏了一人?”
  我漏了一人?
  闻言,夏侯惠微愕,心中也细细盘算起来。
  从天子曹叡的语气之中,他不难猜出,这个人不外乎是指诸夏侯曹之一。
  但现今在京师洛阳的曹爽、夏侯献都不适合啊!
  不是夏侯惠看不起曹爽,而是其才情连天子曹叡都知道,他若是出任征蜀护军,能不能压制得了雍凉各部未可知,但绝对会被郭淮给牵着走。
  而夏侯献嘛,先前天子曹叡不是明言过,此后不让他在军中任职了嘛~
  是谁呢.去除这两个人之后,也没有其他人了啊,总不能是将在河套任职没多久的秦朗给调回来吧?
  等等!
  难道是?!
  心中陡然咯噔了一下,夏侯惠有些不敢置信的昂起头,试声问道,“陛下之意,是乃让臣惠自荐?”
  “然也!”
  顿时,曹叡拊掌大笑,“今稚权智迟矣!哈哈哈~”
  他似是很享受这种看到夏侯惠吃惊神情的感觉,笑得异常畅快。
  听到肯定答复的夏侯惠,一时呆若木鸡,心中尽是作茧自缚、苦酒自酿的懊恼。
  先前出于日后抢班夺权的绸缪,他费尽心思鼓动天子曹叡将秦朗、曹肇给踢出京师洛阳了,且现今还在汲汲思虑着如何将夏侯献给按进泥潭里呢!
  哪料到,竟也促成了曹叡打算将自己也外放的心思?
  这不就是自己将自己给踢出洛阳了嘛!
  有一说一,从曹叡的角度出发,征蜀护军的人选,确实没有比夏侯惠更合适的了。
  不管是身份还是功绩,夏侯惠都能压制得住以郭淮为首的雍凉各部将率。
  至于年龄与履历.
  笑话!
  先前夏侯尚出任征南将军节制徐晃、曹休出任征东将军节制张辽,有谁敢以年龄与履历质疑吗?
  且犹如文帝曹丕在位时,分别以曹休、曹真与夏侯尚出任淮南、雍凉与荆襄三大战区的都督一样,曹叡现今让夏侯惠前去雍凉任职,就是对日后都督之选的绸缪。
  而淮南与荆襄都督人选的储备,也基本确定了。
  如今在海东征伐的毌丘俭在功成之后、前去河套积累都督经历的秦朗在数年之后,皆能胜任。
  效仿先帝曹丕时的“三子镇边”,以宗室谯沛子弟或潜邸故旧掌兵权拱卫京师,并为日后灭蜀吞吴作准备,曹叡这个安排是很妥当的。
  也是对夏侯惠的不吝信重。
  要知道,以节制的兵力、管辖疆域与民众等算,如今淮南与荆襄两地加起来,都不如雍凉一地多。
  所以夏侯惠此刻心中也是挺感动的。
  然而,现今都是景初二年(238年)的暮秋九月了,他是真不能离开京师洛阳啊!
  要是曹叡有如武帝曹操那样的寿命.哦不,只需要延寿十年,早在司马懿卸任雍凉都督归京的时候,他就用尽一切办法手段,即使撒泼耍赖、哭着喊着也要去雍凉了!哪需要等到现在曹叡主动开口啊~
  小亭持续了好久的寂静。
  连曹叡都觉得夏侯惠的“震惊”有些久了,遂还很奇怪的问了句。
  “怎么,稚权不愿意去雍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