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黎塞留号战列舰

第1048章 索洛维约夫出使清朝算是圆满成功

第1052章 索洛维约夫出使清朝算是圆满成功

索洛维约夫考察过后,阮元在两广总督府又设宴招待。,w?d-s-h,u`c^h·e.n·g,.\c¢o/m~

除了感谢俄国使臣提供了四方炮台与沙角虎门炮台的改进方案,也是昭梿等人此次“宣慰”欧洲各国,当然了,去法国和俄国还是平等关系,其馀的小国么,这个等级上索洛维约夫也都说明了欧洲的事情。

大概就是小国的君主都要起身迎接诏书,大国的坐在那里等着使者行礼就好了。

昭梿的级别又比较高,他这个亲王,对于某些公国来说,爵位等级比人家还高,而且文化水平又是拉满。

至于今天这一次,也算是宾主尽兴,但写诗的部分,索洛维约夫拒绝了。

“若是制台再要我写诗,怕是也无几分才情,只是此番南去,海外并无故人。对我来说,。倒是返乡之路。”

索洛维约夫对阮元的提议,并没有给出正面回复。

但是这个意思也很明白了,就是给昭梿壮行的。

这次出使,也不是西出阳关,而是南下。

但在清朝这边,海外侨民这个事儿是不存在的。

还是以前乾隆的一些说法,而嘉庆此次派昭梿出使,在这方面倒也没有什么指示。

而索洛维约夫看穿了东南亚这些地方的本质,他是不主张有任何活动的。

在越南、暹罗和高棉,还有亚齐素檀国,以至于缅甸,中间要走哪条路线,此时也是个问题。

他返程的时候,还是想要看看印度的。

没错,就是那个神奇的印度。

这样的话,大概也会有清朝在海外出使的过程当中,第一次和英国殖民地当局的接触。

英属印度的首都,此时还在加尔各答,而孟买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印度的情况,也关系到索洛维约夫的整个战略。

他要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就在那里,其实只要在加尔各答坐下来,看看英国人的态度,大概就知道了。

甚至对于清朝官员来说,还是第一次距离鸦片原产地这么近。

东印度公司到时候,弄不好都会头大。

毕竟俄国军队也跟着过来,甚至船上还有八旗兵。

虽说英国和俄国是盟友,索洛维约夫和摄政王父女私交也不错,还给夏洛特公主当了大媒人。

然而有时候一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这一路上,事情也会很多。`j^i`n*j′i*a¢n-g/w?x-c¨.,c`o~m\

甚至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开眼界。

昭梿在私人笔记当中也提到,这次是到闻所未闻之地去,又蒙圣眷,当然是责任重大。

至于不曾见之新奇事,作为大清八卦王,他自然也有责任记述。

宴会以后,就是两广总督欢送俄国使者,以及礼亲王为首的宣慰使团。

这个场面,可以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看热闹的广州市民倒也有不少。

至于六百八旗兵也跟着出发,在大清历史上倒也是头一次。

算是昭梿的仪仗队,总是要在外壮壮声势。

虽说还是棉甲行头,但是很有气势。

如果只是列队的话,因为刀枪林立,每人都携带弓箭,气势上是看不出来战斗力的,甚至可能有点唬人。

毕竟福康安去廓尔喀折腾了一圈,馀威犹在。

而另一侧的俄军则是黑色和绿色制服都有,还有一部分是海军步兵。

看起来也是队列整齐,之前在琉球一战,也算是让俄军第一次见识了东亚地区此时是什么战斗力。

以后可能是怪物房,但现在幕府下面一个强藩的战斗力,看起来倒是有点弱鸡。

反而是清军,虽然没有起到主要作用,不过俄军方面一致认为,这些小规模作战的清军队伍,保护侧翼和袭扰敌人还是合格的。

但因为索洛维约夫的排兵布阵问题,确实也没看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战斗力。

或许回去的路上,能够见识一下。

索洛维约夫这一路回去,还是会遇到不少非洲部落和印度土邦的。

一些地方,甚至可能对于欧洲人来说,并不友好。

弄不好,在经过阿拉伯海的时候,海岸在线某个地方,真的能够打一架。

只是他们到达阿拉伯半岛的时候,正是气候最炎热的时候。

但素檀和埃米尔们的宫殿,还是个不错的去处。

舰队出发的时候,除了絮库夫的武装商船,也都在这里了。

昭梿此时才意识到,仅仅一支俄国分舰队,都是个什么水平。

德麟和安成,虽然对于步战还有点信心。

但这个俄国水师,在欧洲还不是第一,也就知道英夷都是凭借什么来横行四海了。

从广州出发,不前往越南,也是索洛维约夫的安排。-x_i/n^r′c*y_.^c-o¨m′

阮朝此时和法国有些关系,清廷虽然知道,但是也没有干预的意愿。

而且对于嘉庆来说,他又不是乾隆。

更何况当年征安南时对面的西山朝已经灭亡,如今的阮朝还是嘉庆赐名,阮朝本身比较恭顺,也不会折腾出什么大活来。

第一个去处,最后还是定在了巴达维亚。

昭梿来到巴达维亚以后,也惊叹于这里的建筑。

欧洲水城的东南亚版本,甚至当地还有不少华人。

索洛维约夫甚至还隐晦的提到了兰芳,不过昭梿对于这种化外割据的行为,倒也没发表什么意见。

只是索洛维约夫这种地图填色的选手,他看着兰芳的控制区就比较别扭。

只不过他的任务是出使,俄国一向在东南亚也没有什么利益。就是俄国在海外的殖民计划,也没有在东南亚有什么部署。

这地方,就不适合俄国方面活动。

更何况和荷兰还有姻亲关系,安娜嫁到荷兰去当太子妃,甚至还要保护荷兰好不容易拿回来的好望角。

至于锡兰,那里归了英国人,在茶叶市场上,怕是对清朝还有些威胁。

到时候俄国舰队也会经过亭可马里,转向往阿拉伯海航行。

至于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也是盛情招待,令这些清朝王公大臣非常满意。

索洛维约夫也要佩服荷兰人,他们不愧是欧洲最会做正经生意的,当然了杀人越货的事情一样熟练,把潜在客户伺候的那叫一个舒服,不得不给一个五星好评。

到了巴达维亚以后,清朝的各位也注意到了,此处已是日南之地。

汉朝的日南郡,也是这么来的,虽说那指的是越南。

从巴达维亚往西而去,就要离开中国传统能够影响到的势力范围了。

也就可能的经停缅甸,算是还在中华文化圈和朝贡外交的关系网当中。

明朝的朝贡,不少还是来骗贸易的,占个编制。

虽说清朝也拉胯,好歹也是知道哪个箩卜占了哪个坑的。

明朝可能会朝贡贸易的时候,对方拿了别人家的证件来冒贡,他们都一点不带察觉的。

而且,这种事情还不止一次。

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

反正是难说。

至于舰队西行期间,昭梿也是很好奇沿途的景色,与两广都大不相同。

也就是这里是热带了,从马六甲海峡一路西行,就要往印度而去。

索洛维约夫根据别林斯高晋的报告,也清楚最近的风向,还是有利于俄国舰队快速到达加尔各答的。

往缅甸而去,那是有些眈误时间。

索洛维约夫于是下令,全舰队向加尔各答航行。

对于黑斯廷斯侯爵来说,他当了威廉堡总督,事实上也就是印度总督,此时也有四个年头了。

在他的任期内,英国取得了廓尔喀战争的胜利,把廓尔喀从周围土邦获得的土地变成了英国殖民地。

除此以外,还在完成最后对马拉塔的征服,以及在他任内的1819年,购买了新加坡成为了英国的一个重要殖民地。

他本人于1817年初,也就是索洛维约夫一行人还在北京过年的时候,就已经率领军队前往印度斯坦的腹地。

此时总督本人并不在加尔各答,对于俄国舰队的到来,他们也是一点准备也没有。

就是因为一点准备也没有,索洛维约夫才比较方便发挥。

英国方面之前也知道一些情况,俄国居然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朝贡舰队前往广州,至于之后的情况,显然要比阿美士德使团顺利的多。

阿美士德在路上遇到了大麻烦,他们的船搁浅以后遭遇海盗,最终的结果也是船只被焚毁,阿美士德等人前往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地才算脱险,此后继续返回的旅程。

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俄国方面的活动。

加之舰队的损失,阿美士德此时不得不留在加尔各答。

索洛维约夫此时还在安排“恩典”号进入加尔各答港口的事宜,他和英国的殖民地官员扯皮了很长时间。

最后把接待的殖民地官僚都给搞崩溃了,一个说英语的俄国上将,长难句用的也很好,导致自己想要兜圈子,对面就会上一个更大的圈子。

英国人也担心俄国舰队的动向,因此也希望他们只有补给舰和小型船只进入加尔各答。

比起来当初在法兰西岛压制了法国海军的三级舰“光辉”号,俄国的三艘战列舰,是两艘一等舰和一艘二等舰。

就是这艘二等舰,之前横在虎门炮台和英国军舰之间,也避免了一系列的事端。

对于殖民地的皇家海军来说,这就是个巨大的威胁。

不过俄国人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们只是沿途补给上岸,还要在加尔各答停留几天。

如果黑斯廷斯侯爵能回来,有一次见面也未尝不可。

甚至还有让英国人特别破防的事情,那就是俄国和清朝方面签了贸易协定,在广州也有了俄国商馆。

甚至中国皇帝还非常满意,派遣以“亲王之首”的礼亲王昭梿为首的外交使团,登上俄国军舰,对欧洲各国进行友好访问。

阿美士德在加尔各答,他要是敢出来的话,索洛维约夫是想要好好的在他面前蹦迪的。

毕竟任务完成了,清朝方面还有大量的回赠,甚至还有个使团和六百人的近卫军仪仗跟随。

当然了,索洛维约夫下船的时候,也不知道阿美士德在这里。

至于身穿官服,头上顶戴,部分还有花翎的清朝王公和官员下船的时候,他们也看到了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此时究竟是个什么样。

“不想英夷之兵,不逊于索军门的兵将。”

德麟和安成对于索洛维约夫还是很服气的,打仗的调度很厉害,虽然不象是他们阿玛还带头冲锋,不过这个运筹惟幄的水平,指挥几万人的大军也是有如臂使。

俄军在琉球的表现也是,他们的炮兵也好,步兵队列也好,突出的就是一个火力强大。

这二位也都是名将之子,最后也就是跟在后面补刀的。

除了萨摩藩那些杂兵反击的时候,吃了一波弓箭雨,也就是这样了。

而英夷在码头列阵的军队,也是号令整齐。

除了英夷的“真夷”以外,还有当地土兵组成的“缠头夷”辅兵。

这二位看到列队的英军时,也知道不是一般对手。

这也是清军将佐第一次见到大规模的英夷军队,旁边的大炮和马队也意味着,这些军队也都是精锐。

等他们两个给昭梿说了以后,这位亲王也点头称是。

反正东印度公司大班以下,也就小斯当东可能听懂他们说什么。

而昭梿开口就是“子曰”,小斯当东的官话再怎么熟练,昭梿这里又要加强度,已经到了加密通话的范围了。

“既然如此,等到回国复命之时,二位都给皇上上个折子。本王并不知兵,二位都是久历行伍,平叛有功的战将,皇上见了,自然欣喜。”

但嘉庆要知道了德麟和安成的看法,怕是又要变身哭唧唧大胖子了。

英夷在印度,居然有这么多兵,还大量雇佣当地人添加殖民地军队。

也就是补给现在还不算顺畅,要不然英夷没准还真的能来找麻烦。

这个内核点,其实就在新加坡。

几年以后黑斯廷斯侯爵买下那里,英国人也就拥有了一个进入南海的跳板,对于东南亚的影响力也会上升。

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