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

第760章 瑶华宫走出的女尧舜

元佑七年冬,汴梁皇宫的雪下得密,坤宁宫的窗棂上结着冰花。孟皇后坐在床边,看着女儿福庆公主烧得通红的小脸,指尖抖得厉害。太医院的太医来了三拨,开的药喝了一碗又一碗,公主的体温却半点没降,哭声弱得像只快断气的小猫。

“皇后娘娘,奴婢听说城西有位老嬷嬷,会用符水治急症,要不……”贴身宫女春桃压低声音,话没说完就被孟皇后打断。她攥着帕子,擦了擦公主额角的汗,目光落在桌上的佛经上——入宫三年,她一向谨守规矩,从不碰这些旁门左道,可眼下,女儿的命比什么都重要。

“去请。”孟皇后的声音沙哑,春桃应声跑了出去,雪粒子打在她的宫装裙摆上,簌簌响。

半个时辰后,老嬷嬷揣着个布包进了宫。她掏出黄纸,在烛火上烧了,灰烬混在温水里,兑成一碗浑浊的符水。孟皇后亲自端着碗,小心翼翼地喂给公主,符水刚进嘴,殿门就被“哐当”撞开。

刘婕妤披着件狐裘,带着十几个太监宫女闯进来,手里的银簪指着那碗符水,尖声喊:“好啊!皇后竟敢在行巫蛊之术!想咒杀公主,还是想咒杀陛下?”

孟皇后脸色瞬间惨白,手里的碗“啪”地掉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宋哲宗赵煦紧跟着走进来,看见地上的符水,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刘婕妤立刻扑过去,跪在他脚边哭:“陛下您看,皇后娘娘用符水害人,臣妾要是晚来一步,不知道还要出什么事!”

老嬷嬷吓得瘫在地上,话都说不利索。孟皇后想解释,可喉咙像被堵住,只能看着哲宗的眼神从疑惑变成冷硬。当天下午,御史就递上奏折,说皇后行巫蛊之术,秽乱宫廷,请求废后。哲宗没多问,下旨把孟皇后送进了瑶华宫——那是座废弃的宫苑,墙皮都掉了,院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

瑶华宫的日子苦得很。没有炭火,孟皇后只能裹着件旧棉袍,夜里冻得睡不着;没有像样的饭菜,每天只有一碗糙米饭和咸菜。春桃跟着她过来,每天天不亮就去院里拾柴,手上冻得全是裂口。可孟皇后没抱怨,每天坐在窗边缝衣服,缝好的棉衣送给宫门口的老太监,缝好的鞋子送给附近的小宫女。

有天夜里,雪下得特别大,瑶华宫的门被风吹得“吱呀”响。春桃冻得直哭,说想回坤宁宫。孟皇后却拿出件刚缝好的小棉袄,笑着说:“这是给福庆公主缝的,等开春了,说不定能送进去。”她不知道,公主早在她被废后没几天,就病逝了。

元符三年,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登基。刘婕妤想做皇后,可大臣们都反对,说她当年陷害孟皇后,德行有亏。徽宗没办法,只能把孟皇后从瑶华宫接出来,恢复了皇后身份。可没两年,刘婕妤又在徽宗面前说坏话,孟皇后再次被送回瑶华宫,这次连春桃都被赶走了。

瑶华宫的门再次关上时,孟皇后站在院里,看着满院的荒草,弯腰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圈——她想,不管多苦,都要活下去。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梁,徽宗、钦宗被掳走,后宫的妃嫔、公主全成了俘虏。刘婕妤想讨好金兵,主动送上门,结果被金兵当成玩物,没几天就被折磨死了。而孟皇后因为住在废弃的瑶华宫,金兵没注意到她,竟逃过一劫。

金兵撤走后,汴梁成了座空城,到处是烧塌的房子和饿死的百姓。孟皇后穿着件粗布衣裳,从瑶华宫走出来,看见几个金兵在抢粮食,立刻捡起块石头冲过去,大喊:“住手!这是百姓的救命粮!”

金兵见她是个妇人,没当回事,挥着刀就过来。就在这时,都统制韩世忠带着一队宋军赶过来,杀退了金兵。韩世忠看见孟皇后,赶紧翻身下马,跪倒在地:“臣韩世忠,参见皇后娘娘!”

孟皇后扶起他,指着满城的废墟说:“现在不是行礼的时候,得赶紧找个地方,重建朝廷,收拢百姓。”她跟着韩世忠去了应天府,下旨让康王赵构登基——那是徽宗的儿子,当时正在济州避祸。

赵构接到旨意,犹豫了半天,怕金兵追过来。孟皇后又亲笔写了封信,让韩世忠送过去,信里说:“如今国破家亡,只有你能撑起大宋的江山,若你不肯来,百姓就真的没活路了。”赵构看了信,终于下定决心,在应天府登基,是为宋高宗。

可没过多久,金兵又追过来,赵构吓得往扬州跑,连传国玉玺都丢了。孟皇后留在应天府,主持朝政,每天接待大臣,安抚百姓,还派人去各地招募士兵。有天,粮库的粮食快空了,士兵们闹着要哗变。孟皇后亲自去粮库,打开所有粮仓,说:“粮食虽然少,但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大家。”士兵们见她这样,都安静下来,愿意跟着她守应天府。

后来,赵构在临安站稳脚跟,派人接孟皇后过去。可刚到临安,苗傅、刘正彦就发动兵变,逼着赵构退位,让他三岁的儿子做皇帝。孟皇后被软禁在宫中,苗傅派人来逼她下旨,承认兵变合法。孟皇后却不肯,说:“我是大宋的皇后,岂能做乱臣贼子的帮凶?”

苗傅恼羞成怒,威胁要杀了她。孟皇后却一点不怕,每天照样在宫里读书,还偷偷派太监给韩世忠、张俊送信,让他们赶紧带兵来救驾。韩世忠接到信,立刻带着大军往临安赶,杀退了苗傅的人,把赵构救了出来。

赵构复位后,拉着孟皇后的手哭:“若不是娘娘,朕早就成了乱臣的刀下鬼,大宋也完了。”他下旨尊孟皇后为皇太后,还说要把她的事迹写进史书,让后人都知道她的功劳。

可孟皇后没居功,依旧住在普通的宫苑里,每天粗茶淡饭,穿的衣服还是自己缝的。有次,赵构想给她盖座新宫殿,她却拒绝了,说:“现在百姓还在受苦,将士们还在打仗,我怎么能铺张浪费?”她还经常劝赵构,要重用韩世忠、岳飞这样的忠臣,要赶紧收复中原,救回二帝。

绍兴五年,孟皇后病重。赵构亲自守在床边,给她喂药。孟皇后看着他,轻声说:“我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大事,只希望大宋能好起来,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她去世那天,临安的百姓都哭了,自发地站在路边,送她的灵柩出城。

后来,有人在史书上写下:“孟太后两度临危,挽救宋室,功比尧舜,堪称女中尧舜。”而瑶华宫的那座小院,也被后人修缮好,院里种上了桃树,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像片云霞——就像孟皇后的一生,虽然有过寒冬,却最终开出了温暖的花,照亮了大宋的半壁江山。

很多年后,韩世忠的儿子韩彦直路过瑶华宫,看见院里的桃花,想起当年孟皇后在应天府指挥若定的模样,想起她在临安城拒绝盖新宫殿的模样,忍不住感叹:“太后娘娘不是仙女,却比仙女还厉害,是她把大宋从灭国的边缘拉了回来。”

宫里的老太监还说,孟皇后去世前,把春桃找回来,给了她一包银子,让她回老家过日子。春桃不肯走,说要陪着太后。孟皇后却笑着说:“我走了,你也该有自己的日子。记住,不管遇到什么难,都别放弃,好好活下去。”

春桃后来回了老家,开了家小绣坊,教村里的姑娘缝衣服。她经常给姑娘们讲孟皇后的故事,讲瑶华宫的日子,讲太后如何救大宋。姑娘们听了,都把孟皇后当成榜样,说要做个像她那样坚强、善良的人。

而孟皇后的故事,也像瑶华宫的桃花,一年又一年地开着,传到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传到了大宋的每一寸土地,让后人知道,曾经有位皇后,从废弃的宫苑里走出来,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国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