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共商大计
第325章 共商大计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那座曾经象征着绝对权威的督军府内,此刻正回荡着一声气急败坏的咆哮。
“瓜娃子欺人太甚!”
身穿深色长褂的阎锡山,将手中那份薄薄的电报纸狠狠地拍在黄梨木的办公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那张平日里精于算计的脸涨得通红,额角的青筋一跳一跳,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像一头被激怒的老狮子。
“三千万大洋!他是怎么喊得出口滴还是他认为我阎某人,离了他就不行了”
他的咆哮声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回荡,然而,站在他面前的杨爱源等几名晋绥军高级将领,却一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不敢说话,因为阎锡山说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们,离了那个姓苏的瓜娃子,还真就不行。
此刻的太原城,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从娘子关和忻口溃败下来的数万晋绥军,像无头苍蝇一样拥挤在城内的大街小巷。
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建制。往日里还算威严的将军们,此刻六神无主;而那些大头兵,更是到处乱窜,将恐慌像瘟疫一样散播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日本人已经打到娘子关了!”
“听说北边的口子也被撕开了,我们被包围了!”
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无论军官们如何声嘶力竭地辟谣,都无法阻止恐慌的蔓延。
士兵们开始抢夺食物,城中的商铺纷纷关门,一些富户已经开始偷偷向城外逃窜。
整个太原,已经是一座即将失控的火药桶。
正是因为如此,阎锡山才会彻底放下了自己“山西王”的面子,近乎哀求地向八路军和山西民团求援。
毕竟,活到他这个岁数,早就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跟自己的老命比起来,面子算个屁!
可是……
道理是道理,明白是明白……
当他看到苏耀阳那份清单上,开篇第一条就是“军费赞助:三千万现大洋”时,那种刻在晋商骨子里的、对金钱的敏感和吝啬,还是让他瞬间血压飙升,产生了一种几乎要当场晕厥过去的生理性不适。
那不是三千,也不是三十万,而是三千万啊!
那可是能把他阎家家底都掏空的数字!
那个瓜娃子,不是在要钱,他是在割自己的肉,喝自己的血!
呼……呼……呼……”
阎锡山剧烈地喘息着,胸口像是拉着一个破旧的风箱。他死死撑着桌子,努力不让自己因为愤怒和心痛而真的倒下去。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杨爱源等人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再刺激到这位已经处在爆发边缘的长官。
过了许久,阎锡山那急促的喘息声才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缓缓地直起身,通红的脸色也慢慢褪去,转为一种铁青。
他没有再看那份让他心如刀割的电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混乱的喧嚣声。那是他的城市,他的地盘,他经营了几十年的根基,而现在,这一切都摇摇欲坠。
星如……”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在……长官。”一直低着头的杨爱源猛地抬头应道。
“你说……你说那个苏耀阳,他昨晚真的动手了”阎锡山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像是在自言自语。
“是……是的,长官。”杨爱源连忙回答,“根据我们昨晚收到的零星情报,五台县方向有大批飞机起降,动静很大。
而且……而且今天一早,我们派往正太线侦察的人回报,说……说在阳泉方向,山西民团的飞机已经跟日本人的飞机交上手了。”
阎锡山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这些。
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加痛苦。
那个瓜娃子,一边给他发来那封“静观其变”的电报,一边却已经悄无声息地动手了。
他玩了一辈子权谋,平衡了一辈子各方势力,可在这个姓苏的年轻人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拿着大刀长矛的古代将军,面对着一架开着机关枪的坦克。
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算计,都变得苍白无力。
对方根本不跟你玩虚的,直接用绝对的实力碾压过来。
他缓缓地转过身,目光扫过面前这几个心腹爱将。他们一个个低着头,脸上写满了无能为力。
他知道,指望他们来解太原之围,无异于痴人说梦。
最终,他颓然地坐回了椅子上,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三千万大洋,那可是他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底啊,一旦交了出去,虽然不能说会变得一贫如洗,但至少会让他元气大伤。
终于,他睁开了眼睛,低声道:“给……给五台县回电……”
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就说……我……我答应了……”
五台县山西民团指挥部的办公室里
皮若愚快步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的兴奋,径直走到苏耀阳身边,将一封刚刚译好的电报递了过去。
“总座,阎长官的回电。”
苏耀阳接过电报,甚至没有避讳对面的客人,当着左副参谋长的面就展开看了起来。
电文很短,只有寥寥几个字。
“悉听尊意,盼速亲赴太原共商退敌大计。”
“好!”
苏耀阳满意地将电报纸折好,随手放在了餐盘旁边,仿佛那不是一份决定山西未来的协议,而只是一张擦嘴的餐巾纸。
他抬起头,再次看向左副参谋长,脸上的笑容比刚才更加灿烂真诚。
“左参谋长,您看,生意上门了。
这样吧,您连续几天都在赶路,想必也累了。
先在这里歇息一天,明天一早我们就动身去太原,您要是不嫌弃就和我一起坐飞机去,如何
等到了太原,当着阎长官的面,把所有事情一次性谈妥。
我想,这次阎长官应该不会再给我甩脸子了吧”
左副参谋长看着苏耀阳,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惊讶。
他来之前,已经设想过无数种谈判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苏耀阳竟然当着他的面,完成了从敲竹杠到取得成功的过程。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点了点头:“既然苏团长盛情相邀,那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一架银白色的dc-3双引擎运输机离开了地面,朝着太原的方向飞去。
在它的两侧,六架涂着鲨鱼嘴涂装、翼下还挂着几枚火箭弹的f4u“海盗”战斗机,正在周围为它护航。
机舱内,左副参谋长透过舷窗,看着下方飞速掠过的贫瘠山川,又看了看旁边护航的战斗机,心中百感交集。
他也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苏耀阳那强大的实力。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便抵达太原,飞机刚一停下,一辆挂着青天白日小旗的黑色轿车直接开到了舷梯下。
时隔半个多月,苏耀阳重新踏上了太原的土地。
只是这座城市里的气氛比上次来时更加压抑和混乱,车队在民团士兵的护卫下,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向了第二战区司令部。
当车队停在司令部大门口时,苏耀阳看到,阎锡山竟然亲自带着一群将领,站在台阶上迎接。
“哈哈哈哈……明曦、叔仁!你们总算是来了!”
阎锡山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大步走下台阶,主动伸出双手。
苏耀阳一眼就发现,虽然只隔了十几天没见,但阎锡山的鬓角已经斑白了大半,眼窝深陷,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全靠一股气硬撑着。看来这些日子,他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阎长官,别来无恙。”
左副参谋长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与他握了握手。
苏耀阳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
他倒是没想到,左副参谋长和阎锡山,这两个看似势同水火的人,居然也认识,
在与左副参谋长短暂寒暄后,阎锡山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今天真正的主角……苏耀阳。
他的眼神极为复杂,混杂着忌惮、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得不低头的无奈。
他努力维持着脸上的笑容,但那笑容却极为复杂。
“明曦,我们又见面了。”他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干涩。
“是啊,阎长官,时隔半个月,我们又在太原见面了。”
苏耀阳摸了摸鼻子,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略带“不好意思”的表情。
他这副模样,落在阎锡山眼里,简直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极致表现。
他感觉自己的心口又开始隐隐作痛。
这个瓜娃子上次就从自己这里敲走了两百万大洋。
这才过去多久这次一张嘴,就要三千万!
这已经不是挖肉了,这是在用钝刀子凌迟他,偏偏他还只能忍着,甚至要笑脸相迎。
但其实,无论是阎锡山,还是旁边的左副参谋长,都无法真正理解苏耀阳的行为逻辑。
对于手握物质转换器的苏耀阳来说,钱财,真的只是一个数字。
别说三千万,就是三个亿,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动动手的事情。
他之所以要摆出这样一副贪婪的、近乎于敲诈勒索的姿态,完全是为了给自己涂上一层厚厚的保护色。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一个凭空崛起、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却又无欲无求的“圣人”,才是最可怕、最让人忌惮的存在。
那会让人怀疑他的动机,猜测他的目的,最终将他视为最大的威胁,联合起来对付他。
相反,一个贪财、好色、有明显欲望和弱点的军阀,反而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哦,原来他就是图钱图地盘啊。”
“原来他也就是个能力强点的普通人,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样的认知,会麻痹所有的潜在对手,让他们放松警惕。
苏耀阳就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我苏耀阳,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是什么野心家。
我就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我喜欢钱,喜欢漂亮女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以及弟兄们过得更好。
之前联合桂系的李白,向重庆方面贩卖盘尼西林,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
他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他苏耀阳,就是一个精于计算、唯利是图的“战争商人”。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掩盖金手指的存在,
门口虚伪的寒暄很快结束,阎锡山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苏耀阳和左副参谋长一行人迎进了司令部。
穿过长长的走廊,他们直接来到了作战室。
这里与外面大街上的混乱和颓丧截然不同,作战室里的气氛凝重而肃杀。
巨大的沙盘摆在房间中央,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代表着敌我双方的小旗。
几名参谋军官正紧张地在沙盘旁忙碌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阎锡山、杨爱源等一众晋绥军将领也没有再废话,省去了所有不必要的客套,直奔主题。
杨爱源亲自拿起指挥杆,站到了沙盘前。
“苏团长,左参谋长,请看。”
他用指挥杆指向了沙盘的东面,“目前,日军第三师团的主力,已经突破了我们在娘子关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先头部队距离阳泉不足二十公里。我军在娘子关方向的部队已经基本被打散,失去了建制。”
他的指挥杆缓缓移动,指向了沙盘的北面。
“北线,日军第二十师团,也已经攻占了忻口,正沿着同蒲铁路南下,前锋距离太原只有不到六十公里。我们在北线的防御同样岌岌可危。”
最后,他的指挥杆重重地点在了太原城的位置上。
“不瞒两位,现在的太原,就是一座孤城。城内虽然还有数万部队,但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城防工事年久失修,粮食弹药也只够维持最多一周。
我们……”
杨爱源说到这里,深吸一口气,用近乎哀求的目光看着苏耀阳和左副参谋长。
“我们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如果山西民团和八路军不能尽快出兵援助,我们……我们将不得不再度放弃太原!”
“再度放弃太原”这几个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作战室里每一个晋绥军将领的心头。
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痛苦和屈辱的神色。
随着杨爱源的介绍,作战室里的气氛变得愈发沉重。
左副参谋长一直站在沙盘边,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听着。
当他看到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像两把锋利的钳子,死死地钳住了代表太原的红色小旗时,他的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作为八路军的副参谋长,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旦太原失守,晋绥军必然遭到重创,届时日军就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大部分力量对付八路军。
到那时,整个山西的抗日局面,都遭到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