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380章 含怨

毕竟被牵扯的人许多都是亲戚,人家上门来托付点什么,一定很难推却。

特别是如今这个情形,宁老太君旧病不起,沈氏也病卧在凤澜院。

虽说何家、沈家这两门亲戚,都已被宁国府得罪的差不多了。

可临江侯何家夫妻探望姑母,沈家夫人给亲女儿探病,总不能往外轰?

一旦让人上门来了,就免不得聊起这桩案子,为自家人喊冤。

凡是牵扯进来的人,要说冤都有点冤,没人觉得自己犯了杀头灭族的罪。

他们都觉得自己只是倒霉,赶在万岁爷心烦的时候了。

只要宁国公审案时高抬贵手,还是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宁国府闭门谢客的日子里,大门外请见的帖子,那是雪片似得飞来。

那几家亲戚不好亲自写信或派人前来,却可以想尽办法托人上门。

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中秋节这两天,连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来。

拿宁老太君病重静养为由,不但不办中秋家宴,一并就连秋祭都免了。

全然不给任何人上门说话递帖子的机会,免得让人说他处事不公。

梨月已好些天没出门,双柳小筑的生意,全都交给蒋家母女料理。

隔两天托人出去问,听说那边街面还算平稳,生意也是不好不坏。

中秋佳节是大节,梨月的本意,想隆重推出几色月饼,好好赚上一笔。

可事到如今,京师被城门揭帖案闹得沸反盈天,中秋灯节也免了。

市面上时不时就有官差走动,无论是御街还是市井,都显得萧条。

看来这案子不审结,别说是生意买卖,整个京城都好不了。

中秋节当天傍晚,国公爷甚至没进内宅,独自在外院书房查看案卷。

覃乐瑶让梨月做了几样宵夜点心,亲自给他送到书房。

梨月提着食盒子,跟着覃乐瑶一起过去,在院里等着没进屋。

仰头看着晴朗幽深的夜空,柳树梢头挂着玉盘似得皎洁圆月。优品小税旺 追罪辛璋踕

去年这个时候,府里各房正为了中秋节的家宴,吵嚷的闹哄哄的。

原以为今年理顺了家务,能好好过个团圆节日,谁知竟比去年还难。

月亮越看越是圆,可梨月心里却想起那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话。

前些年间,总听到宁老太君与几房太太们,张口闭口说起别的人家。

许多勋贵世家豪门贵府,人丁稀少族人不和,渐渐落魄走了下坡路。

梨月隐隐觉得,仿佛宁国府自己也正在止不住的,往这条下坡路上滑。

书房屋里,覃乐瑶陪着宁元竣吃宵夜,劝他不要太过烦忧。

起码万岁爷不顾避嫌,把这桩案子交给宁元竣来审,总还是信任的意思。

如今朝廷上党争,正闹得如火如荼,万岁爷也不是睁眼瞎子。

春天科举大考后,沈阁老的清流党把持新科进士授官,正在得意非凡。

吕公公的阉党瞧着他们不顺眼,在京查时闹出了大动静。

贪墨内帑的事儿,是内廷二十四衙门的太监,盯了许久才爆出来的。

原本是想借此机会,将沈阁老操纵内阁六部,违规授官的事挑出来。

可没想到的是,哪个不知死的东西,竟然趁势在城门上贴揭帖!

帖子上的话语朝廷上下官员都看过,绝对是落地举子穷酸秀才的手笔。

在京师打听到些宫廷秘闻,就洋洋洒洒的编排万岁爷的宫闱之事。

万岁爷宠爱出身微贱“妖妃”的安婕妤,“贤德”的何昭仪失宠。

这事儿是小魏探花写《闺阁淑训》初稿时,泄露出去的。

挪用国库给“妖妃”生的儿子建寺祈福,这事是户部提举官说出去的。

这两个混账论起来,一个是沈阁老女婿,一个是沈阁老门生。

谁不知沈阁老在内廷中,辅佐的是何昭仪五皇子母子?

这下闹得个百口莫辩,内阁首辅的座位都长了刺,想坐也坐不住。

吕公公率领的阉党,早就信心满

满,要扶持安婕妤和刚满周岁的九皇子。

若将案子交给司礼监审,立刻就能牵扯沈阁老,连何昭仪被废都有可能。

可他偏偏在万岁爷跟前撇清,让宁元竣来审这桩案子。

摆明了是手上不想沾血,还想彻底将宁国府拖到阉党这边。

书房外间的廊下等着,窗棂四外开着,梨月能听见他们两个说话。

覃乐瑶已得了家里送来的信,不知是她兄长写的,还是吕公公亲笔写的。

这宁国府虽然大门紧闭,但覃家的信还是能送进来。

梨月觉得覃乐瑶这么晚还过来送晚膳,定是有要紧的话要对宁元竣说。

谁知他们两个吃完了宵夜,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提。

梨月进去收拾餐具的时候,宁元竣在里间与覃乐瑶轻声闲谈。

“今天朝会过后,万岁爷私下召见我,问我此案打算如何审。我对万岁爷说,有人胆敢妖言惑众,不过是因为东宫虚悬的缘故,请陛下择贤早立太子。万岁爷对我说:皇子们不肖,老五轻狂无知,其余幼子稚弱,不堪为东宫。若勉强择选其一,将来难免子幼母壮,江山难以支撑。叹息了许久又说,若宁淑妃生的老三还活着,朕哪怕今日死,都没有后顾之忧。”

“万岁爷老了,不似年轻的时候心狠。事关爱妃与皇子,他不忍心下重手。吕公公的心意我知道,可沈阁老终究是我岳父,拿下他于我百害无一利,我不可能现在就对付沈家。这桩案子到此为止,不会再攀扯任何一人。至于牵扯其中的人,也不必再喊冤,只能怪他们命不好。”